瓜州锁阳城死城中的宝藏形似男阳的“戈壁人参”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engfei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锁阳城是中国西部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唐古城之一,它因曾遍布一种名叫锁阳的药材而得名——锁阳又被称为“不老药”和“戈壁人参”,它形似男阳,传说在寒冬三九天,周围的积雪都会因它的阳气而融化。
  城内的土地下遍布宝藏,考古人员曾在此挖掘出“五铢”、“开元通宝”、“熙宁元宝”、“皇宋通宝”等古代钱币,甚至连牧羊人在城内摔了一跤,就捡拾到了几枚古代铜钱。
  
  在漫长的岁月中,甘肃瓜州地区的锁阳城曾经是一片鼓角争鸣的古战场。然而,因为种种神秘的原因,它已经被荒废了数百年,成为了一座“死城”。尽管如此,但时至今日,这里依然保留着众多的文化遗产,比如古城址、寺院、石窟、墓葬、引水渠道、古垦区等。
  最为神奇的是,这里生长着一种叫做“锁阳”的植物。在药学上,锁阳有壮阳作用,所以又被称为“不老药”和“戈壁人参”。传说在寒冬三九天,它周围的积雪都会因为它的鼎盛阳气而融化——这时候挖出的锁阳,才是最补的药材。
  那么,锁阳城对于封建王朝的历代统治者而言,有着怎样的政治、文化、军事意义?它是怎样消失的?人们又为何称它为“死城”?2012年的初夏,笔者怀着敬畏与疑问,踏入了这座古城……
  
  戈壁上的死城神秘围墙与海市蜃楼
  
  从现在的瓜州县城开车出发,出城之后,越野车就驶进了颠簸起伏的戈壁路面。笔者的向导老李,曾是北科大考古专业的高材生,他告诉笔者,只要到了县城东南方向约70公里的桥子乡,就大致进入当年锁阳城的辖区内了。
  在桥子乡,笔者首先见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旧城围子,这里除了堆有很多麦草垛之外,就再也看不到什么了,很像一个打麦场。向导老李解释说:“这里叫破城子,是和锁阳城相关联的古城池之一,但比起锁阳城的规模来,就要小很多了。”
  从破城子再往南,车轮下裹卷着浓浓的扬尘,四周渺无人烟,展现在视野里的除了偶尔掠过的丛丛红柳外,便是干涸的戈壁荒地。这一派景象,使笔者很难想象锁阳城曾经是一片绿洲沃地。半小时后,正前方很远处隐隐显露出来一溜城墙的影子,老李说:锁阳城到了。
  在锁阳城文管所门前眺望,除了文管所的房子,周围什么建筑都没有——尽管笔者知道,这里当年曾是驻扎军士的营地。或许是军营原本就建筑简陋,也或许是军人性格粗犷不重修饰,现在的这里,除了遗留下大片的土堆之外,再没有什么明显的建筑残迹。
  文管所的工作人员介绍:当年的锁阳城规模非常庞大,分内外两城,如果算上外城,整个面积大约有近80万平米。锁阳城始建于汉,兴于唐,其他各代都不同程度地进行过重修。据《汉书》记载:在汉代,锁阳城是敦煌郡所辖的六县之一。当时敦煌郡所辖的六县为: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其中的冥安就是现在的锁阳。此后,历朝历代都曾在这里设置郡县,锁阳城也逐步发展成为了一座边陲重地。
  那么,这座城市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死城的呢?文管所的工作人员拿着一张地图告诉笔者——这首先要从地理上谈起。地图上由东向西,嘉峪关、锁阳城、敦煌、玉门关、阳关依次排列,出了阳关则是“春风不度”的“无故人”之地。而锁阳城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大咽喉古城,也自然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许多政权都曾在此厮杀征战。
  锁阳城的荒废是从明朝开始的。当时,朝廷在这里设立了“罕东卫”,并对城池做了整修。明末,鞑靼人几经征战攻取了这座城,却不知该如何治理,他们不去耕地种田,也不修缮水利,致使千顷沃地逐渐荒弃。再加上上游昌马河(疏勒河)的大规模开发,导致下游锁阳城周边水源干涸,慢慢地形成了雅丹地貌——植被的破坏加上风沙侵蚀。很快,锁阳城就“死”了。
  站在锁阳城北城楼遗址上眺望,眼前多是成堆的石块,据说这些石块就是当年抵御外敌的滚石,而远处则是一片荒凉的戈壁。笔者问老李:“在这里能看见海市蜃楼吗?”老李微微一笑,说当然。随后,他还讲起了关于“蜃”的传说:“当地传说,蜃这种妖怪本来也是人,后来死在了戈壁里面,冤魂不散就在这里专门害人……”
  文管所的工作人员还告诉笔者,北城楼上还有两个神秘的围墙,许多专家都看过,但都没看出其作用。神秘感激起了内心的探寻思绪——我们疾步上前,果然,城门前方西侧有两个四方形的土墙围子,和城墙一般高,大约有10米,周长大概有200米左右,中间是空的,四周封闭,没有任何进出口。老李说:关于围墙是干什么用的,目前尚无定论,有人推断可能是囤积粮草的“仓库”,也人有说是放置犯人尸体的“停尸间”……
  
  寻找“不老药”形状如男性阳具的“戈壁人参”
  
  接下来,正当笔者准备进入锁阳城内城去探访的时候,老李却建议先在外城周围做一个“寻宝游戏”——挖锁阳。
  锁阳是一味药材,它因为在一场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被永远镌刻在了这座古城的历史上。史料记载,锁阳城的本名其实叫苦峪城,唐代高宗龙朔年间(公元661-663年),名将薛仁贵奉命西征,开始一路顺利,可打到苦峪城的时候却中了埋伏,被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围困在城中。眼看城中粮草快要断绝,薛仁贵一边令唐军将士勒紧肚皮,一边亲自带人挖草根树皮充饥,以待援兵。也正在此时,他突然发现城里竟生长着一种叫做锁阳的植物可供食用,于是便命令将士挖出来充饥。就这样,将士们靠挖吃锁阳,一直坚持到朝廷救兵的到来。后来,为纪念锁阳解救全军性命一事,薛仁贵就把苦峪城改为了锁阳城。
  时至今日再回头看,当年的唐军士兵肯定不知道,他们吃的锁阳除了能充饥,还是一种神奇的壮阳药物。而老李则告诉笔者,在锁阳城如果不去寻找一下锁阳,就不算来过这里。
  于是,我们上路了。在锁阳城内城和外城的周围,路旁有许多动物粪便,太阳直射在这片荒凉的地方,让人不得不眯起眼睛——当年那么多唐军士兵要以锁阳为食,想来数量一定比现在多出许多,但是现在,由于挖掘的人太多,我们必须仔细转悠,才能在干得发白的土块之间发现它们。
  新鲜的锁阳,前些年瓜州地区的收购价也就是30元左右一斤,倘若有一天它们涨到一斤300元,那么这些野生锁阳将会被很快挖个干净。老李说我们只能寻找,找到了也不能挖,因为如今这锁阳城下的锁阳,已经被禁止采挖,盗采者要是被抓,将会被罚款的。
  锁阳城下的锁阳,大部分都是单头和双头的,但老李却想找个多头的。终于,在一个隐蔽处,一丛多头锁阳被他发现了。老李说,因为锁阳在药学中有壮阳作用,所以它又被称为“不老药”和“戈壁人参”。
  “但很多挖的人却不懂行,挖锁阳若只挖掘到根部以上,今后它就还能长出新的来,但如果一下全挖,这株锁阳的生命将就此完结”。为了让笔者更加了解锁阳,老李随后专门从药材贩子手里买来了一根。他老练地将这根锁阳拿在手中,找来一段干枯的红柳枝,拨去锁阳的外皮——不能用刀,因为金属会让锁阳氧化变黑。他将锁阳掰下一块递给笔者,让我试试味道——水分很足,但味道非常糟糕,等到嚼完吐渣,整个口腔已经涩得没有感觉了。
  笔者的难受表情让老李哈哈大笑。他说,有些地方产的锁阳就是涩,但有些地方的味道就不错,到了冬天,甚至还会有点甜。锁阳当地人基本不生吃,而是晒干了切片,在冷天泡茶喝。冬天一壶锁阳茶才是当地雷打不动的习惯——加一撮茶叶,再放一点枸杞、几片锁阳,开水泡了,喝起来稍微有些咸……
  
  废墟下的宝藏扒开土石,就能拾到古钱
  
  在简单休息之后,笔者终于能得以与老李一起,进入这座千年古城的内部走走。
  穿过瓮城遗址,再绕过壁墙进入城中,古城内极其安静,只剩下我们脚下的声音,连戈壁上的风的声音似乎也安静了。
  古城内至今仍留有许多房屋、院墙、门墩等建筑物塌陷后的遗存。脚下高矮不等的土堆曾经是官衙府邸,那些或方或长的平地,也曾经是绿轿官靴流连的街面。
  时至今日,笔者已经无法去想象这片废墟上曾有过多少大官驻留,也不知有多少历史名人下榻,只知道他们中间,就有那位著名的玄奘和尚。史料记载,玄奘西行时,在潜出长安后即被朝廷通缉(他违反了唐朝禁止国民私自出关的禁令),到了锁阳城,通缉公文早已在时任瓜州节度使的李昌桌上了。李昌找到了玄奘,却被他虔诚的信仰和一心想取真经的宏大志愿所感动,李昌不但没有捉拿玄奘,反而给了他盘缠、备了行装,送他继续西行。望着眼前偌大的一片房屋遗址,这位流芳千古的高僧,会不会当年就是在此驻足的呢?
  离开城中官府所在地的废墟,向西走去,地势也逐渐平坦起来。老李说,这一带曾经满地都是宝藏,牧羊人摔一跤就会捡拾到几枚古代铜钱,考古人员也曾在此挖掘出“五铢”、“开元通宝”、“熙宁元宝”、“皇宋通宝”等钱币。据此推断,这片地方可能是城里的商业贸易区——只不过,当年店铺林立、商幡飘荡的市井盛况已不复存在。而那些被挖掘出土的钱币,会不会是当年商贾富豪埋下的财富?答案无从寻找,但在今天,它们却成了这座古城年代和历史考究的佐证。
  “锁阳城的宝贝还有许多。”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老李意味深长地对笔者感叹。比如在古城东南方向8公里处还有一座古代的拦水坝遗址。水坝的建造年代没有记载,有人说是汉代,也有人说是唐代。“专家说它的作用是拦截当年昌马河的洪水冲击,在那古老的年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采用黄土中间夹柳条层筑造水坝工程的先进技术了(这种技术被视为现代钢筋混凝土技术的雏形)……”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语言类学科,随着英语的国际化趋势,对于英语学科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英语学科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作为考试科目来学习,机械、传统的题海战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本,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行为修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进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将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着重就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有效探究的意义,之后分别论述了构建设疑激趣、精读细思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突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巧妙置疑,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的有效性;合理运用多媒体,有效梳理、内化文本知识;设计有效的阅读活动,增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联系生活创设英语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传授阅读策略,提升学生自主阅读技能;开展小
在珠峰东坡环线,可以饱览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第四高峰洛子峰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的壮丽景观,享受世间最美的雪山盛宴。  嘎玛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山谷”,其最美的景色来自沟谷内的原始森林,林中瀑布溅出的水花形成一片片轻薄的水雾,雾气在林中飘渺,宛如仙境。  陈塘的夏尔巴人至今还保持着独特的生活习俗,善饮鸡爪谷酒,而最令人称道的,还是他们超乎常人的登山天赋。  一直以来,作为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玛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与灵异色彩的酒店:克拉克·盖博和卡罗尔·隆巴德曾在这里“长期性”偷情,盖博的妻子莉雅多次雇用私家侦探蹲点调查无果,因此酒店又被称为“通奸最佳地”;928号房时常会传出巨大的声响,电话听筒会神秘地从挂钩上掉下来,房中住的客人有时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有人在拍他们的肩膀,据说那是蒙哥马利的幽灵在游荡;玛丽莲·梦露用过的穿衣镜被收藏在酒店底层的电梯间旁,传说镜子里时常会有奇怪的影子……  19
公元862年,逃犯鲍德温在绑架了国王最心爱的女儿后,逃到了布鲁日。国王只好把这片土地封给了他,而鲍德温也从此痛改前非,大力改善当地的治安,最终这座城市连北欧海盗也不敢轻易涉足……  布鲁日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这里运河交织,桥梁众多,城墙环绕,步道纵横,漫步在中世纪的石子小道上,会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圣血教堂的水晶瓶里,收藏着耶稣受难时流下的血,被信徒们奉为“圣血”,据说每到某个特定的时刻
广州人什么都敢吃,蝙蝠、穿山甲、蝎子、海狗、沙蚕、水蟑螂……天上飞的,地上爬的,凡是能嚼碎的,他们都敢往嘴里送;广州的传媒业全国领先,和广州人本身的公民意识息息相关;广州人外柔内刚,他们孝顺尊长,但又绝不盲从于家长;他们骨子里流淌着百越蛮族祖先的豁达,却又务实,酷爱赏花……  芳村黄村杨箕村、冼村南村鹭江村,广州城中有一百多个村,许多老广州人在城里,实际上却住在村里。想要上街吃点心,他们会去北京路
冲天的火光照亮了人们兴奋的脸庞,欢快的舞步掀起了姑娘的长裙,整个西昌城成了火的天堂、歌的世界、舞的海洋。  火把跃动,唤醒了这个全球唯一可以玩火的城市,点燃了盛夏的激情,整个城市流淌着火一般的热情,涌动着独特的民俗风情。  斗牛比赛上,两头公牛怒目而视,相向冲来,一声怒吼中,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发出摧天坼地般的巨响。  2011年7月,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凉风习习,风景满园。主题为
【摘要】针对当前高中英语写作课堂存在的问题,笔者以“雨课堂”作为教学工具,有效运用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适合中国本土教育的对分课堂,初步探索其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升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知识内化的水平和写作综合能力。  【关键词】雨课堂;对分课堂;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孙瑞(1986–),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宝鸡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学生,中共党员,研究方向:学科教育英语。 
【摘要】随着目前网络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提倡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混合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自然拼读目前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单词。本文针对混合教学模式下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小学英语;自然拼读  【作者简介】高媛媛,延安实验小学
“保护刻不容缓!”  翁立达撰写的一份报告里,用这样的措辞来描述长江水生生物当前面临的危险。  正因如此,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在每年的4月1日中午12点至6月30日12点,长江葛洲坝以下至入海口(另外包括汉江以及洞庭湖、鄱阳湖等通江湖泊),除部分河段刀鲚在此期间实行专项特许捕捞外,禁止其他一切捕捞行为。  这是2002年以来,长江禁渔制度实施的第十一个年头。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每年三个多月的禁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