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内容提升写作能力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三复习阶段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可以以复习单元的内容为基础,在单元复习中渗透写作能力的锻炼,将单元话题与高考写作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三复习;单元内容;话题写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1]。然而,在进入高三后,很多教师都会困惑于如何把新课程理念同高三的复习结合起来。首先,由于高三复习任务重、时间紧,使得很多教师在复习中不停赶进度,课堂出现满堂灌现象。其次,在频繁的考试影响下,很多教师把应试能力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当作两个对立面。为求短期的分数,本末倒置,削弱了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操练。再则,不少教师把高三复习等同于知识点的回顾,不注重知识点积累和写作能力的衔接过渡。为此,我们在高三复习时尝试以单元内容为基础,在单元复习中渗透语言运用能力训练,最后把单元复习和高考写作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下面,以一节借班上课的公开课为例,探讨在高三单元复习中如何立足单元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为NSEFC Book 8 Unit 3 Cloning。这个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克隆,具体涉及了什么是克隆、克隆的可能性、克隆羊多莉是如何诞生的、克隆的利弊等。因此,理解这个单元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该单元的主要语法知识是同位语从句。
  二、教学实施过程
  (一)在轻松气氛中导入话题
  在师生简单问候之后,教师先后抛出两个问题。
  Question 1: I hear that the students in this class are very friendly. Is it true?
  Question 2: Will you make friends with me?
  (在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后)
  T: As we are friends now,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one of my friends to you. He is Mr B. He has something to tell you.
  (教师呈现一个简短而有趣的flash。阿B是里面的人物,他用中文配合漫画介绍了什么是克隆)
  【设计说明】利用师生之间互不认识所造成的信息差,以学生是否friendly展开话题。经过问答,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老师觉得他们是friendly,所以会开心地给予肯定的回答。后面的flash形象生动,自然导入到了这个单元的话题。
  (二)在语言复现中展开运用
  T: Mr B has told you something about clone. But 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it, since we have learned it before.
  (给学生一两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让学生讲述关于克隆的知识)
  T: You really learned well. So according to what you learned,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s.
  Cloning is a way of making an e________ copy of another animal or plant. However, cloning plants d________ greatly from cloning animals. The former one is s_________, while the latter one is complicated. In 1996, there was a b_________—the cloning of Dolly.
  But Dolly only lived for six years, which made the scientists feel c________ down. Dolly’s appearance had a great i________ on the world. Some people suggest extinct animals be b_______ back to life by cloning.
  As for cloning human beings, governments are nervous and c_________. Religious leaders are worried about some m________ questions that may be raised. Some evil leaders want to a_______ their ambitions by cloning themselves.
  (答案:exact; differs; simple; breakthrough; cast; impact; brought; conservative; moral; attain)
  (学生填完并校对后)
  T: Do you want to clone yourselves, if possible? Why?
  (几个学生给出自己的想法)
  T: You have different ideas. But if I have a chance, I will clone myself. I will show you my reasons. Look at the passage, which one in the brackets should I choose? Give your reasons.
  1.我最喜欢的事是打篮球(what; adore)。
  2.我有一些一起打篮球的朋友(who)。
  3.一天,他们告诉我将不再和我一起玩(that)。
  4.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突然不喜欢我(idea)。
  5.后来,我发现是我的克隆在昨天的比赛中作弊(the truth)。
  6.但是我的朋友们并不相信我说的事实(the truth)。
  7.我的克隆昨天做的事情让我非常难过(what)。
  (参考答案:1.What I adore most is playing basketball. 2.I have some friends with whom I often play basketball together. 3.One day, they tell me that they would not play with me any longer. 4.I have no idea why they dislike me suddenly. 5.Later, I find the truth that my clone cheated in yesterday’s game. 6.But my friends do not believe the truth that I tell them. 7.What my clone did yesterday makes me very upset.)
  【设计说明】在以上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慢慢从课本转移到教师身上,但是话题没变,依然是克隆。学生通过翻译来复习同位语从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法实际运用能力。在翻译其中一些句子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讲出是什么从句,与其他句子有什么区别。例如,考虑到不少学生对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关系词的异同感到困惑,我们要求他们说出第3句和第5、6句中that的区别。
  (三)在写作练习中提升能力
  T: Unexpected things will happen when one is cloned. What unexpected things do you think may happen especially when one of these people is cloned?
  (幻灯片上呈现六个人的照片:毛泽东、希特勒、孔子、爱因斯坦、刘翔以及他们的班主任)
  T: Now work in groups of three, and make a short story about what may happen if one of them is cloned. Try to use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this unit, at least fiv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三四分钟后,几组学生派代表把小故事讲出来)
其他文献
“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是美国著名的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此刻,优游在宽敞的办公室,青翠的绿竹伸展着笔直的腰身,鱼儿在水里自在的游来游去,靓丽的花瓶纳进了五彩的花朵,从里到外都展露着无限的美意。  一直很固执的相信这就是我想要的环境,这就是我期盼的工作。  1998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慵懒的在家睡着午觉,一个陌生的电话惊扰了我,也是这个电话成了我人生的一个转折。是杂志
倾诉:希望 倾听:鹏修哥哥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学习非常紧张,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他—— 一个我在网上认识的男生……  那时我刚中考完,因为考得还不错,可以顺利地升入高中,所以那段时间,我整天逛街、听音乐、上网,以此来犒劳自己中考那段没日没夜的努力。一天,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和我一样刚考完试的人,不过他是刚参加完高考,已经被兰州理工大学录取了。他不俗的谈吐、稳重的性格很快就吸引了我。我们
摘 要:在中考化学复习阶段,设计并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进阶类微课能有效解决复习课时紧张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两大困境,也能破解初中化学微课“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境地。以一节市级公开课为例,建构了进阶类微课个别化学习的一般模型与分层教学中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型,有效提升中考的复习效率,真正落实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关键词:学习进阶;分层教学;初中化学;复习微课;化学计算  一、 问题提出  (一) 中考化学复习
摘要: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以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微课可采用如下策略:利用微课针对性强的优点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利用微课使用方便的优点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利用微课生动形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课堂教学  微课,又称“微课程”,最早由美国学者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提出。它指的是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
摘 要:“热点评论”具有“新”“奇”“争”“议”等特点,可用于辅助论述类文章写作教学。教师可以归类整理“热点评论”,并以此为模本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理性思维流动过程,再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强化写作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促使他们写出情真理直的论述类文章。   关键词:写作教学;论述类文章;热点评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高中生要“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
这是最后的结局吗?我们的缘要如何继续……    去远方    考试那天天空下着雨,雨很大很大。  一阵长铃结束了考试,我撑着伞走出了考场,试图在考场外拥挤的人群里找到自己熟悉的面孔。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带伞,会不会淋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她们呢?!  “冉然!”谁在叫我?转过身,一张熟悉的面孔,是小静。她撑着伞站在不远处向我招手。太好啦,小静带伞了,她没有淋雨。  “嗨!”噢,伞下还站着另外
如果说芬芳的空气和充满着奶油味的巧克力糖是童年里最美最美的时光,那么,海报中这个跑得这么干脆利落的少年,为什么不找一家食品店随便喝上一杯无论是什么果味的饮料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嚷嚷着非要买一双手工定制的新皮鞋?我想,可能是后面有一只恶人家的疯狗在追?或者是他饥饿难忍偷了路边杂货店里刚刚出炉的香肠?  太喜欢这张电影海报了,那个少年跑得义无反顾、从不拖泥带水。电影《雾都孤儿》是根据查理·狄更斯享誉全球
(一)    17岁那年,我开始讨厌回家,虽然那时我正值青春期,横冲直撞如同一个失控的小火车头。但我不想回家,是因为我那争吵日渐凶猛的父母,正计划着要把家搞得瓦解分离,然后再各立门户。   后来他们果然成功了,离婚的第二天,爸爸便去另一个城市出差,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他们临走前都分别给了我一张卡,那里面存着足够我吃香喝辣的钱,他们也给了我大把大把突然出现的自由。   我开始迷恋上网,网络是个纸醉金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创设积极情境,提出恰当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在问题引领下,学生积极思考,在掌握知识和方法的同时,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孕育问题意识,养成数学化思考问题的习惯,感悟数学思想,培养理性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问题情境;理性思维;核心素养  情境教育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实践而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情境教育首倡者李吉林老师提出“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
摘 要:空间观念与时间观念共同构成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2017年历史高考对空间观念的考查具有层次性,涉及记忆、理解和综合分析等多种学习要求,具体包括空间位置的再现、交往轨迹的认知、环境因素的理解、區域差异的分析等。因此,历史教师应重视空间要素和观念的教学,并以连贯而开阔的空间视野设计教学情境,开展针对性教学。  关键词:历史高考;空间观念;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