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的“中东大棋局”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87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6日~17日,印度总理莫迪对阿联酋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自1981年英迪拉·甘地访问阿联酋后印度总理首次造访,也是莫迪上任后首次出访中东国家。访问期间,印度和阿联酋在经济、国防、安全、文化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并将两国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印度与中东地区互动注入“新能量”。除阿联酋外,莫迪政府高官已经或即将密集访问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以色列、埃及、伊朗等中东国家。随着莫迪政府与中东诸国的频繁互动,莫迪的中东政策——“西联”(Linking West)战略正式启动,与其面向亚太的“东干”(Acting East)政策遥相呼应。
  
  阿联酋是基石,也是跳板
  莫迪选择阿联酋作为印度“西联”战略的切入点,显然经过精心算计。
  首先,印度与阿联酋之间的经贸投资合作及人员往来十分密切。2014年,两国贸易额超过590亿美元,印度是阿联酋第二大贸易伙伴,阿联酋是印度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同时,阿联酋是印度第十大投资国。印度是阿联酋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买主,众多富裕的印度人选择在迪拜、阿布扎比等阿联酋都市定居,每周往返于印阿间的航班超过950架次。在中东地区的印度侨民及劳工人数高达700万,其中在阿联酋就有260万之众,每年从阿联酋寄回印度的侨汇约140亿美元。此外,占据中东首位的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财富总额为10785亿美元,其中最大的投资机构阿布扎比投资局的资金规模就高达8000亿美元,多年来一直让渴望外来投资的印度政府垂涎不已。为此,莫迪竭力向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推销印度“回报率极高的投资机会”和“日益改善的宏观投资环境”。
  其次,阿联酋在印度的能源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伴随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及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扩张,印度国内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攀升,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原油进口国。而阿联酋拥有978亿桶的石油储备,是印度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国之一。尤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印度正在筹划建立本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初步计划建立500万吨的地下石油储备库。2014年3月,印度和阿联酋达成协议,将通过双边合作在印度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最后,阿联酋和印度在安全领域拥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印度和阿联酋都面临着“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扩张的威胁,同时饱受阿拉伯海地区海盗活动的袭扰,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空间广大。莫迪访问阿联酋期间,两国承诺共同协调打击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有印度媒体认为,此举将有助于印度对该国“头号恐怖分子”达乌德·易卜拉欣等人的追捕。易卜拉欣是1993年孟买袭击案的制造者,被美国列入“全球恐怖分子”名单。此前有消息称,他藏身于巴基斯坦,并持有阿联酋国籍。印度舆论认为,争取到阿联酋对印度打击恐怖主义的支持是莫迪此次海湾之行的最重要收获。在充斥教派冲突和地缘政治竞争的中东地区,阿联酋能为印度提供一个“相对中性、稳定的立足之地”。
  “大中东战略”雏形初现
  莫迪提出的“西联”,是对新形势下印度如何加强接触与精耕中东的战略规划。从印度与阿联酋的互动看,莫迪的“大中东战略”已初具雏形。
  第一,显著提高中东在印度外交议程中的地位。在印度过去20年的全球外交实践中,尽管中东对印度极其重要,但新德里一直不愿把过多的政治及外交能量用于这一地区。在印度的外交重点地区中,西亚地区多年来排在第六位,位于东亚、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和中亚之后。印度在中东问题上一直保持某种程度的“游离”状态,尽力避免卷入中东乱局,也很少与美国、欧洲就中东问题进行对话。印度著名战略分析家拉贾·莫汉透露,在印度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政府执政的第一个任期中,辛格总理曾经提过“西望”(Look West)政策,但没有跟进措施。
  莫迪政府上台后,对中东外交成为印度外交三大优先之一,与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巩固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领导地位这两大日程并驾齐驱。莫迪在中东问题上表现更为积极,立场表达也更直接。2014年9月访问美国时,莫迪不仅会见了美国犹太人领袖,还与访问纽约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晤。访美期间,莫迪重点谈及打击恐怖主义、核扩散等议题,主张印美加强反恐合作,加强印美在中东等热点地区的磋商等。这一姿态被视为莫迪政府对印度传统中东政策的创新与改变。
  近年来,中东地区大变局也迫使印度重新审视其中东外交。印度与中东在地理上相连,经贸关系密切,中东能源供应关乎印度国家安全。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极端宗教势力和恐怖主义趁乱坐大,不仅在中东地区兴风作浪,还将触角伸向南亚次大陆,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与“基地”组织、南亚本土恐怖组织争夺“全球圣战的主导权”。这种局面让印度倍感威胁,遂加大了对中东局势的参与和介入。同时,伴随自身国力的增强,印度希望突出其“有声有色的大国”地位,增强地区与国际影响力的欲望日益强烈。
  在上述背景下,莫迪政府对中东地区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活动。除访问阿联酋外,今年4月,莫迪接待了首次来访的卡塔尔埃米尔谢赫塔米姆·阿勒萨尼,两国在信息技术合作、罪犯引渡等方面达成六项协议。7月,莫迪在俄罗斯乌法金砖国家峰会期间会见了伊朗总统鲁哈尼,8月会见伊朗外长扎里夫,承诺坚定援建伊朗的恰巴哈尔港,并探讨伊朗核协议达成后拓展印度在伊朗存在和影响的方案。9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将访问印度,莫迪则计划11月前往土耳其参加G20峰会,并于今年底访问沙特。印度总统慕克吉10月将访问以色列,莫迪将于明年对以色列进行国事访问,而印度和以色列自1992年正式建交以来,尚未有印度总理访问过以色列。可见,2015至2016年,印度中东外交将“全面开花”,其对亚洲乃至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值得关注。
  第二,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四位一体,以阿联酋、沙特、伊朗、以色列为主要支点,多管齐下拉紧与中东各国关系。无论是中东的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还是海湾地区的充裕资本和地缘政治杠杆,抑或是西亚地区的巨大市场和庞大的印度侨民资源,印度政府都想要。其中,军品贸易和安全防务合作是黏合印度与中东关系的“强力胶”。根据印度国防部2015年3月的报告,在过去三年中,印度甄选超过50个国家作为其国防出口对象,其中重点开拓的目标市场集中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和南美洲,以落实莫迪政府在国防工业领域的“印度制造”计划。   除了阿联酋,印度与沙特2010年签订了《利雅得宣言》,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在经贸投资、能源安全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在美欧制裁伊朗期间,印度顶着美国的巨大压力,坚持与伊朗开展合作,与伊朗的政治合作、能源合作及基础设施联通计划丝毫未受影响。此外,印度多年来一直是以色列最大的军火销售市场,两国间军用品销售额每年都在10亿~15亿美元。莫迪掌权半年内,印度已向以色列订购了410亿卢比(约合6.15亿美元)的武器,比此前三年印度向以色列购买的武器总额还要多。印度力图从以色列购买导弹、无人机、预警机、先进雷达等高技术武器装备,用以“监控边界地区和应付邻国以及恐怖分子的威胁”,其中针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意味甚浓。
  第三,摒弃传统意识形态束缚,同步推进与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从尼赫鲁时代开始,印度在阿拉伯—以色列问题上长期采取支持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的政策,目的是顺从印度国内众多穆斯林的意愿,赢得阿拉伯国家的资金和资源,打磨印度在第三世界中的领袖地位,并稀释和抵消宿敌巴基斯坦在穆斯林世界的影响力。直至莫迪政府的前任印度国大党政府,为避免得罪国内穆斯林选民,仍一直低调地处理同以色列的联系。但是,2014年以“印度教民族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印度人民党在大选中大获全胜后,印度政府公开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同以色列之间的双边关系。
  当然,莫迪团队也强调,与以色列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印度必须降格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因为“从能源安全到打击恐怖主义,新德里在阿拉伯世界有着巨大的利害关系”。在与以色列合作时,印度亦不因以色列与伊朗的敌对关系而放弃与伊朗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在印度“大中东战略”中,莫迪政府试图左右逢源,两头通吃。
  莫迪的现实考量
  上任第二年,莫迪就积极经略中东,谋篇布局,除长远战略考量外,也有以下现实诉求:
  第一,争取穆斯林选民支持,为下次大选打基础。早在上台之前,莫迪就被视为“印度教民族主义分子”,颇不受印度国内穆斯林待见。2002年发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种族暴乱导致1000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穆斯林,时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莫迪因未能阻止杀戮而遭到了强烈指责。莫迪在当选总理之前,还因此被美欧等国吊销入境签证。为了改善个人形象,莫迪通过访问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中东国家,以争取本国穆斯林和海外侨民的支持,加强与中东地区的反恐和安全合作,为下届大选成功连任铺路。
  第二,争取印度侨民和侨汇,助推莫迪经济改革计划。据统计,目前在中东地区生活和工作的印度人口高达700万,占印度海外劳工总人口的90%左右。数量庞大且工资相对低廉的印度劳工填补了中东国家的劳动力空缺,为中东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支撑,也因此成为连接印度与中东国家的重要人文纽带。莫迪政府希望从侨民入手,增进与中东之间的沟通交流,维持侨汇持续流入,解决印度资本和投资不足的问题。莫迪政府还希望借力中东国家,落实“印度制造”、“智能城市”等计划,利用来自中东地区的大额直接投资助推“莫迪新政”。此外 ,中东是印度主要石油来源地,其能源供应的稳定与否攸关印度能源安全与经济稳定。
  第三,“东干”、“西联”遥相呼应,完善印度大周边外交。莫迪上台以来,在亚太方向将“东看”政策升级为“东干”政策,在南部重新巩固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主导地位,向北积极推进“联通中亚政策”和扩大在阿富汗的战略投入,但唯独在西翼方向缺少明确的战略规划。因此,莫迪政府力图在“西联”政策框架内强化与中东各国的互动,以实现印度在东、西、南、北各战略方向“四翼齐飞”。
其他文献
如果说涉及台湾、西藏、人权的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传统性问题,是两国结构性矛盾长期以来的惯常表现形式,所造成的困扰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从未停止,那么两国结构性矛盾在新的时期必有新的体现。随着中国加速崛起,战略竞争开始在中美关系当中凸显。  奥巴马政府的一个既定方略是,对美国对外政策进行纠偏,扭转前任对亚洲的忽略和对反恐的过度倾斜。  2009年11月14日,奥巴马访问日本,在东京发表演讲说,美国是一个
此前已有研究指出人类智商75%由基因决定,剩余的25%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此前一直没有人能准确说出什么基因才是决定智商的。近日,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宣布,他们终于发现了两个能够决定人类智商的基因序列网络。  据报道,这些研究人员首次确定了大脑中与人类智力相关的基因集群——M1和M3,其很可能影响人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反应和推理能力。目前该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但研究人员将深入研究这
为庆祝中国农历猴年到来,澳大利亚邮局按照惯例发行猴年生肖邮票和猴年生肖纪念币。猴年邮票一套共两枚,面值分别为1澳元和3澳元,除了传统的邮票、小型张、首日封、纪念封套外,澳大利亚邮局还推出金银两种材质、四种不同面值的猴年生肖纪念币。  据悉,今年设计生肖邮票的是墨尔本华裔平面设计师潘德妮。她是第二位负责为澳大利亚邮局设计生肖邮票的华裔设计师,已经连续第九年为澳大利亚邮局设计生肖邮票。  随着来自中国
普京对国家不变的信心和俄内政外交变幻的危机、俄经济对油气出口不变的依赖和起起伏伏变幻的油价。正可谓是 “铁打的普京、流水的记者会”……  2015年12月17日,一年一度的普京年度记者会落幕。在俄罗斯2015年政权未动摇、集权未放松、经济未见底、复苏未有期、民心未涣散、外交未脱困的大背景下,普京在三小时八分钟的马拉松式记者会上挥洒自如、妙语连珠,一共回答了32名记者提出的45个问题。他时而热言热语
近日,牛津大学的心理学专家罗宾·邓巴及相关研究者发布了一份关于Facebook的研究报告。他们通过调查3375名英国Facebook用户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论人们的Facebook朋友圈中有多少人,真正与自己互动的只有四个朋友左右。  该报告显示,尽管受调查者每人平均拥有150个Facebook好友,但真正与自己互动交流的仅有四人。此数据也与此前邓巴发布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好友人数研究结果相似。所
【美】《外交事务》2017年5/6月  美总统及其高级决策层在就职伊始,往往对该国17个联邦情报机构知之甚少。但在很短时间内,他们就会极度依仗这些机构的独特科技、情报技术和专业分析。美情报机构的任务是向领导人提供最好最快的信息,助其对全球事务和国家安全问题作出决策。美总统是该国最高级别情报“消费者”,也是唯一一个可以授权秘密行动的人,其与情報机构需对彼此理解和信任。情报机构为总统提供的服务包括对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3月22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由于油价持续低迷冲击石油相关收入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中东和中亚地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报告指出,油价较长时间处于低位的新现实抑制了中东地区石油出口国的长期增长前景,使其以石油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变得难以维持。该地区的石油出口国不得不削减支出,并缩减原本受石油收入增长而膨胀的公共部门就业岗位,从而使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前景承压。 
所谓库尔德问题,主要是指居住在中东相关国家的库尔德人要求所在国政府尊重和承认其民族身份,保障和扩大其民族权利,平等参与国家事务和自主决定自己命运所引发的政治、安全和社会问题。库尔德问题至今已持续了近百年时间,其演化发展与国际和地区局势变化紧密相关,且相互影响。因为国情不同,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朗面临的库尔德问题也有所不同。土耳其库尔德人:抗争最激烈  在库尔德人主要的四个居住国中,土耳其库尔
3月29日,日本参院全体会议以执政党等多数赞成表决,最终通过了2016年度预算案。一般财政预算支出总额为96.7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预算中的最大一项——包括养老金与医疗在内的社保支出将达到纪录高位31.97万亿日元,占比达33%,此举意在应对日本社会加剧的老龄化现象;军费支出增长1.5%,首度超过5万亿日元;为实现安倍政府提出的“一亿总活跃社会”,预算案针对幼儿教育无偿化、扩充保育设施等总共列入
【日】《福布斯日本》12月刊(提前出版)  被各种未来科技包围着生活的主人公、不停制造“虚拟体验”的“假人”、唯一能够进行倾诉的对象竟然只剩下想要取走自己性命的杀手,这就是电影《银翼杀手》所描述的未来世界。然而与之相关的一些社会问题的苗头可能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社會层面不知不觉的“集群化”。  “集群化”本是计算机科学专业术语,引申到社会科学层面是指不同群体间因喜好、知识面、三观的不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