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化学创新教育的实施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改变当前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困于题海战术的尴尬局面,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目,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对新课改理念下创新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其实施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内容的素质教育,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搭建具有创造性与探究性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参与和实践,主动思考与探究,萌发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使学生潜藏的创新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创新教育还包括创新能力素质、创新知识素质以及促进创新思维的情感及意志品质的发展。
  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内容的传授以及解题方法的灌输,忽视对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式接受,然后对结论性的知识进行消化与理解,缺乏探究的过程,久而久之就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兴趣,创新意识慢慢变得淡薄,禁锢了创新思维能力。从小处着眼不利于學生自身的发展,从长远利益来看,创新人才的匮乏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不符合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
  二、创新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首先要从营造教学氛围做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在班级中要倡导以人为本,师生平等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不能只是师对生的单向灌输,要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师生双向交流沟通,生生之间加强讨论。教师要消除学生课堂上拘谨、害怕出错闹笑话的心理,要引导学生只有将错误暴露出来,找到知识的薄弱环节,才能将其彻底消除。
  教师要提高自身觉悟,更新教学理念,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去学、怎样学得更好;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逐渐将创新意识渗透到学生思想中。如在教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时,让学生自己制取Fe(OH)3、Fe(OH)2。但在制取Fe(OH)2时,学生往往受到制取红褐色Fe(OH)3沉淀操作的影响,按常规操作滴加NaOH溶液。很显然学生忽视了Fe2 很容易被氧化的特点,操作失误。此时,教师不要急于指出学生的操作错误,而是启发学生根据Fe2 的性质如何避免其制取过程中被氧化。这样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舞。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兴趣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原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催化剂。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大脑中的学习神经细胞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也就是只要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那么就会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思维品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全新的视觉感受;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讲述酸碱中和时,可联系生活中如何除去烧水的水壶内厚厚的水垢,方法就是加上醋煮泡从而将水垢除去(CaCO3 2H =Ca2 CO2 H2O),这既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运用中渗透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利用焰色反应中产生的明亮绚丽的焰色,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
  3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验探究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优势。长期以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重结论轻实验探究过程的现象。学生往往做的是验证性实验,按照教科书上规定的仪器和操作步骤来做,没有考虑到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操作仪器,这个实验步骤为什么要这样做,产生思维惰性。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打破学生的思维壁垒,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抽象、归纳、推理和判断的方法来认识化学本质及其潜在规律,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如,在学习《钠的化合物》一节时,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实验引入Na2O2的性质教学;Na2CO3、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球中,由于产生的量不同,气球鼓起的大小也不同。通过这些现象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化学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探索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在教学中自觉推进教学改革。只要师生共同努力,一定能将创新教育提高到新的高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宝峰.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新课程学习,2011(5).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提出的"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这一重要命题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在全球化背景下,哲
油脂是一种高分子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它和蛋白质以及糖类都是人类合理营养的基础.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油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很多初中学校英语听力教学离新课标的要求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为了能尽快地走进新课程,教好新教材,我就如何开展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营造环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只有在有声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才会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英语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尽量为学生营造听说环境。这种环境既包括课内环境,也包括课外环境。比如,英语教师要坚持用英语讲课,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并用已学的
在新世纪,网络环境给图书馆采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图书馆采访人员,一要把角色定位好;二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职业理念;三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对现阶段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作些简要的分析研究,认为对中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改革应分为信息技术能力目标改革和培训内容改革。下面结合培训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一、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目标改革目前,从教师的整体情况而言,培训正向继续教育的方向发展;从教师的个人继续教育看,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以及全
在延吉城市旅游形象的诸要素中,民俗要素最为重要,因此,在对延吉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时,无论是从延吉城市形象的硬件上(如交通、餐饮),还是在城市旅游形象的软件上(如市民素
进入新世纪以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朝鲜半岛局势趋于缓和,南北经贸合作开始启动;中国已加入WTO;该地区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东北亚日趋成为亚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包括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新课改的要求,也对学好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方程与函数、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整体思想等.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教师,要对教材有完整的研究和分析,归纳和揭示其特殊性质和
高新技术的迅速物化、知识、产品更新周期的加速递缩,社会的经济支点、控制方式的变迁,网络空间对传统国家权力的削弱,"代沟"、两极分化与失业的三重压力以及家庭伦理的危机
通常人们认为美术课就是写写画画,其实美术课程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质、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美术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涵盖了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等门类。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  一、挖掘艺术意蕴,提升学生修养  美术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