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探析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jk3883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而且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从事音乐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和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音乐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重要性,然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校本音乐课程的内容,希望能推进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研究---以湘西南某高校为例;邵阳学院校级课题,课题编号:2015JG29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音乐工作者的探索和研究下,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不仅丰富了教育资源,传承了地方文化,而且对教育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音乐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组织成员自主研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较,更有特色,更有针对性。在研发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调查、分析、帅选编制而成,不仅体现了学校学生对音乐的需求、爱好,同时也体现了老师的意愿,更是一所高校个性化特征的重要体现。因此,一所高校要想办出特色,更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就要在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上下功夫。
  高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为区域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从学校的培养目标来说,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对地方高校来说,培养的学生就业大都固定在特定的区域之内,是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服务。而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就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区域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无论从理论层而言,还是从实践层而言,校本音乐课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内容的构建
  (一)从各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发挥地方特色。 每个人在儿童时期唱过的歌谣,是每个人在一生中最难以忘记的回忆之一,无时无刻地在耳边回响,每天若有各个地方的特色音乐能让学生耳濡目染,那是提高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的最佳切合点。因此开发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各个地方音乐和戏曲的特色,适当吸取各地的民歌精华,结合学生对音乐的实际需求进行这些教材的编写,从各地的民歌、戏曲、曲艺音乐中,选取一些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具有代表性选段作为校本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是编写这教材的必然需求。
  (二)把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曲艺文化融入高校课堂。曲艺文化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包括全部的各种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要想让民族戏曲进入高校课堂,那首先要编写出切实可行的课本,因此这需要编写的教材要符合高校学生的认知性和自身发展性。高校音乐教师进行编写教材时,应该设计成具有艺术性、欣赏性、表演性、趣味性、知识性融合于一体的教材。当地方曲艺引进高校校本教材后,不仅能丰富音乐内容,也可以提高课堂气氛,更可以增强学生浓厚兴趣。音乐教师在给高校学生上音乐课程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学生性,上课前通知学生查找相关的各地民族音乐资料,以充分发挥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观创造性,利用有关的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三)把地方民歌引入高校课堂,充分地增加课堂的活力。由于中国地大物博、有55个少数民族,因此民歌资源非常丰富,而作为民间音乐组成部分的民歌,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古朴优美,使居住在祖国四面八方的各族人民用他们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在歌唱着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充分地体现了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些民间歌曲均是来自于日常生活,是人民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其旋律、音调及表现手法等均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艺术的现实性很强,让高师学生在学习增加了更大的兴趣。从高校特色出发,国内部分学者认为,高师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应与地方特色教育理论紧密结合。高校要想真正办出自己教育特色,则必须在课程开发上进行深入的研究。高校为了突出自身的特点、特色,因此就必须重视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反过来,音乐校本课程的编制也应根据学校自身的性质、需要、特色和条件逐步地进行,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该根据高校的办学宗旨、精神面貌、自身条件来编写音乐校本教材,让学生唱出的歌声中,可以充分地展现出学校的具有特色,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树立学校的光辉形象。
  由于高校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校本课程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其开发主导者,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根据高校自身的特长进行音乐校本课程的编写,并体现出音乐校本教材的个性特征。这样促使高校相继涌现出一大批的新型音乐教师,那些有舞蹈特长的高校音乐教师也可以考虑把舞蹈引入课堂,搭配地方民歌特色,载歌载舞,以实现舞蹈与歌声同步的效果,包括学习基本舞蹈动作和成人舞蹈、定期进行各类舞蹈艺术鉴赏座谈、不定期举行各类班级集体舞比赛等各类课余专业活动;同时高校音乐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声乐、器乐的特长,可以分别开设音乐、器乐班,定期举行各类“音乐会”,相互切磋技艺,搜集古今中外著名音乐家的相关资料,进行各类专题欣赏等。
  (四)参与社会联合开发,使音乐的发展与社会同步。要想开发好高校音乐校本课程必须要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并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进行开发,汇聚社会音乐专业队伍力量的现实精华,结合高校音乐专业理论队伍的,打造成一支既有社会经验又有专业理论水平的音乐校本课程队伍,这样对高校音乐校本课程进行大力开发,充分挖掘地方、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这充分地体现了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只要这批高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队伍在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具有可行性,一定能促进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弘扬学生的个性,从而形成一支具有特色音乐的高校音乐师资队伍。
  (五)充分激发高校音乐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如何激励高校教师参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这是任何高校开发校本课程必须要严肃面对的问题。由于有些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脱不开身,这样导致高校音乐教师参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提前解决目前这一问题。这些参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高校音乐教师的动机主要有:首先,能体现自我荣誉,即高校音乐教师可以从参与高校音乐课程开发中获得的一种工作成就感;其次,可以获得外部的认可,即为参与音乐课程开发的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音乐专业水平,并提高他们在高校音乐教师队伍中的专业地位。从高校音乐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讲,参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正的学习需求,更好的提升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促进高校音乐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因此,开发高校校本音乐课程,我们要全方位的了解教师动机、需求,了解教师的具体处境和心里动态,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进程。
  总之,高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有关课程,并构建一些具有高校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将本地区、校内外的音乐资源融入到音乐其它的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文昊.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J].青海教育, 2006,(03):37-37
  [2]夏小玲.论高师音乐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J].北方音乐,2012,(05)
  [3]罗爱玲.大学生音乐选修课的素质浅探[J].成才之路,2010,(03)
  [4]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
  [5]刘然.民族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障碍与解决策略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2013
  [6]刘滢.校本音乐课程资源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25(2):71-74
  [7]谢嘉幸.中国学校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5-18
  [8]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音乐学,2004:1-22
其他文献
【摘要】人类用声乐抒发情感,而情感又是声乐艺术的灵魂。通过声乐教学实现声乐认知和情感的结合,达到声乐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让学生们更好理解声乐艺术。本文从声乐专业学生特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和声乐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出发研究如何最大程度上使用生动和形象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热爱音乐,掌握歌唱的技巧。  【关键词】声乐教学;声乐艺术;教学策略;艺术手段  一、音乐教学中声乐专业学生特点  (一)思维比较活跃 
摘要: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的艺术,有着鲜明的实践性特征。然而在当下的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普遍存有欠缺,不但成为了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鉴于此,本文从钢琴实践能力的含义谈起,对该种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 实践能力 提升途径  一、钢琴演奏实践能力的含义  钢琴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兼具的艺术,技术性表现为在钢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
摘要:就业市场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加综合性、应用性的人才,将科技和文化转变为经济的增长,音乐人才也不理例外。为了培养更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音乐专业学生,学校应该挖掘更深层的人才培养方式。文章主要分析了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的问题以及相对措施。  关键词:音乐专业 人才培养 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市场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加综合性、应用性的人才,将科技和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高校声乐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促进高校声乐教学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原则,进而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声乐教学;必要性;运用途径  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教学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