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中的水墨“合作”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离不开笔、墨、纸、砚,但我们都知道,写字还少不了一个关键的催化剂——水。墨遇到水,颜色就丰富起来了,深、浅、浓、淡,这就有了变化。
  “浓”与“淡”
  瞧,这是宋朝黄庭坚的草书名作《李白忆旧游诗》(节选),被人称为狂草“神品”。你发现了吗?这幅作品中字的墨色有深有浅,这得归功于水与墨的“合作”。
  据说黄庭坚写字之前先用清水洗笔,然后蘸较浓的墨书写;写到后面,渐渐用上了笔腹上的清水,便越写越淡。整幅作品浓淡相间,既有水墨交融的滋润感,又显得跌宕起伏、富有变化。
  也有些书法家,整幅作品都用浓墨(或淡墨),这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润”与“燥”
  写字还有“润”“燥”之分,墨中加水量不同,毛笔上蘸墨量不同,写字时的速度、用力不同,线条所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
  瞧,这两幅都是王铎的草书作品,但一幅蘸墨较多,行笔迅速,整体笔画显得“润”;另一幅则蘸墨较少,笔画像苍劲干燥的枯藤。
  无论是“润”还是“燥”,要达到这两种效果都不容易。尤其是“燥”笔,从笔画中就能看出行笔的轨迹、用笔的力度等。
  “涨”与“枯”
  “涨墨”与“枯墨”是对“润燥”的效果进行了夸张和强调。一开始,“涨墨”被书法家们认为是错误的笔法,是“病笔”。直到书法家王铎成功地运用了这种笔法,才被大家接受,然后开始广泛运用。
  右边是一幅林散之先生的草书作品,结合上面的介绍,你来试着寻找一下其中的墨色变化吧。
  责任编辑 郑凛
其他文献
自主有效课堂是一种灵动的课堂,它极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有所得,活跃起每个学生的思维,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是
在枣庄城南美丽的光明广场西侧,有一座花园式学校——因接受香港爱国企业家邵逸夫先生捐资兴建而定名的“枣庄逸夫小学”。该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改先进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
德国科学家近日在纳米比亚的灌木林中发现了一个秘密———当地土著居民为了能够长时间贮存饮水,竟用一种鸵鸟蛋壳作为保鲜的容器。科学家经研究发现,这种蛋壳具有神奇的保鲜
原题回放:高峡炳灵两相对①雄伟的刘家峡大坝屹立于深山峡谷,使黄土高原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面积为130多平方公里的人造湖泊。山因水青,水因山秀,百鸟喧鸣,渔歌唱晚,一派江
“五四”运动的历史反省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历史系)1919年5月4日,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天,北京学生三千多人,齐集天安门前,强烈抗议帝国主义列强把持下的“巴黎和会”,所作出的关于将德国在我国山东所强占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坚决反对北...
本文探讨近代中国价值迷失之缘起,作者针对思想界颇为流行的见解——将中国近代价值迷津、权威丧失归因于“五四”——进行了分析辩驳,指出不能从单纯的义理层面、而必须从社
本文结合联想在解题中的运用,探索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Lenovo in solving problem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
许克亮同志:您的来信我已收到了,对我有很大帮助。由于高炉汽化冷却可以节约能源,人们总是念念不舍地使用它,但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推广的难度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里,创造了教育的奇迹,激励着无数间小小的教室。在莱芜,坚守梦想的老师,阳光向上的孩子,还有鲜活的课程,正悄然改变着这里的教室。蓦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