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Zh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教师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做起,同时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为交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在融洽和谐、持久稳定、有较高积极性的状态下进行。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倾听能力在口语交际中变得生动起来。
  关键词:做好示范;创设环境;加强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1-0028-02
  
  在人类的各种交际中,一般人花在听、说、读、写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大约是:听占40%、说占35%、读占16%、写占9%。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表达,没有吸收,表达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许多教师对口语交际的理解却存在着偏颇,他们以为口语交际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目的就是使学生敢说、会说、善说。他们大多忽视了口语交际中另一个同样重要的能力培养——倾听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倾听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要求,各年级段的培养目标都很具体。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一、身体力行,做好示范
  
  教师的一举一动无一不在影响着学生,培养学生专心倾听,教师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做起,诚心诚意做一个听者。倾听是关怀的一种形式,可以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友谊,也是了解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更重要的是教师倾听时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许多语文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往往会注意一些细节,用他们的行动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正确引导。
  (一)做出听的姿势。
  1.一定要与学生平视,不可居高临下。有的教师在学生表达时,眼睛望着天花板,或游离它处,或站在讲台上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教师可以边听边点头,点头是接纳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
  2.身体要前倾。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尽量靠近学生,并且身体要前倾,这是表示有兴趣的姿势。
  3.不要制造“屏障”。和学生交流时,教师两手抱着胳膊,用手捂着嘴巴,或翻看书,或在黑板上写字,或眼神四处游离,都可能成为师生交流的障碍。
  (二)表现出听的兴趣。
  最让学生扫兴的是“这些我们都知道。”“说些主要的。”“不要重复别人的意见。”这些话表现了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尊重。
  (三)将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学生。
  送给学生最好的赞美,是让学生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到了。
  1.用表情变化传达。保持微笑,并常做出吃惊的样子。
  2.语言表达。在听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简单的诸如“太好了”“真是这样吗?”“我简直不敢相信”等话语表示你的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倾听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交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在融洽和谐、持久稳定、较有兴趣的状态下进行交流。要加强课堂上师生的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愿意把他们心里的感受讲给教师和同学们听。互动的好处,首先是给学生创造了表达的机会,有了表达的机会学生才会主动地听。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主动者,他们认真听讲的积极性自然会调动起来。
  教师在课堂上还应该注意,当一个学生发言时,要确保其他学生专心地听。一个学生发言没有结束,决不让其他学生举手补充。否则,学生会将精力放在补充发言上,不注意听发言学生说什么。
  
  三、加强听力训练,培养倾听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进行日常人际交流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初步具备文明和谐与人交流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如:看着说话的人——安静地坐着——想想看他(她)说了什么——说“对”“是”“嗯”等——问和话题相关的问题。这些要求在小学低年级可以制成图片,挂在墙上。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使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变得生动起来。
  中、低年级听力训练中,要坚持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的原则,像我们常用的猜谜语、听儿歌、听故事、改换词语、听读比较、成语接龙、游戏等等都是训练听力的好方法。如:青蛙跳水,第一个学生说“一只青蛙跳下水,咚”,第二个学生说“两只青蛙跳下水,咚咚”,第三个学生说“三只青蛙跳下水,咚咚咚”……以此类推。
  高年级的听力训练中,可以开展一些听记结合的训练。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由教师或学生讲读、其余听记。如:将长句子缩成短句子、片断篇章概括主要内容等。这些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学生的速记能力、课堂笔记的能力均会有显著的提高,而且极大地训练了学生听的注意力,学生会从中逐渐摸索到听记的技巧。另外,还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给学生读书,这也不失为一种倾听的好方法。给学生留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如,找出好或不好的倾听者(从不同场合);创作以倾听为主题的卡通画展览等。
  在语文能力考查中,还应该加入听力内容,让听力成为必考内容,以此来唤醒教师的重视程度。
  我们不能把“听”从“说、读、写、思”中割裂开来,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要不断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灿烂的未来,听出健全的人格,听出精彩的人生。
其他文献
本文笔者从羊布氏杆菌病病原、临床症状及流行特点、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特别重点论述了比较实用实效的防控措施,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患者,男,12岁,汉族,因跌伤头部,头痛、头昏6天,伴恶心、呕吐,加重3天入院。患儿入院前6天,由2米高台跌下,头顶着地,即昏迷(具体时间不详)。醒后感头痛、头昏,伴恶心、呕吐,未诊治,3天后头
在小学科学的探究过程中,难免要设计不少实验进行验证科学结论的正确与否,在实验的设计和实验器材的准备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细微的环节,而正是这些细微的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
摘要:猪蓝眼病是由蓝眼病副粘病毒感染所引起,猪是感染后能表现症状的唯一宿主,主要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发病后病死率非常高;仔猪表现全身症状、脑炎,母猪和种公猪表现繁殖障碍,而眼睛浑浊发蓝是本病特有表现;本病发生后严重影响生产,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加强管理,以防为主。  关键词:猪;蓝眼病;防治  猪蓝眼病是由蓝眼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角膜浑浊发蓝和仔猪脑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本病一年四季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肉食出现在餐桌上已属平常,同时人们对食材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2015年受疫情影响,我国禽肉产量连续两年减少,但这并未降低国民对禽肉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