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怎样提高小学生自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时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都在不断地重复着这样的三部曲:“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老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等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再给出等级或打出分数。如何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积极、乐观的投入到作文评改中去,这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请大家指教。
  一、提高学生认识,激发“自改”兴趣
  1.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认识。
  我指导学生自改作文,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改作文的重要性。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的思想,并通过给学生讲述古今中外的文豪们修改自己文稿的范例和故事,如唐代贾岛的“推敲”,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联文学家果戈里的稿子要经过八次的亲自修改之后才算圆满,马克思写作时有时为了推敲几个字,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的故事……让学生从中看到遣词造句的千锤百炼,理解修改的含义,产生主动修改作文的动机。
  2.适时鼓励学生,激发“自改”兴趣。
  对学生自改能力的培养要有耐心,要讲究训练梯度,注意学生心理,以正面激励为主。由于学生的自改能力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我对学生在训练上高要求,在批改上低标准,这对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很有好处。此外,我尽量以鼓励、启发的评语为主,只要学生能动手修改,就给予肯定,暂不去计较修改得是否正确,也不看低学生起步时的修改水平。这样,就能使学生尝到习作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习作成功的欲望,激发了写作文的动机,由“要我改”变为“我要改”,推动了自改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明确修改要求,培养“自改”能力
  1.明确修改要求,指导修改方法。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我首先让他们明白作文的內容要具体充实,语言要通顺明白、平实朴素。在此基础上,再求写得生动,即先求其“通”,再求其“好”。
  2.提示要领。针对文章谋篇布局、层次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写作中的通病,我教给学生“增、删、换、调”四字修改法,即发现有欠缺部分要增添;多余、不必要的材料要毫不吝惜地删去;意思表达不准确或不恰当的要更换;对于结构安排不合理的地方要重新进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3.教给修改符号。修改文章可以用统一规范的符号来标明,是《大纲》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因此,我不仅会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作文修改符号,还在作文批改上规范使用符号,给学生以示范。使学生明白了这些修改符号的特定意义,能看懂老师和别人修改的文章,并在自己的作文修改中大胆尝试使用,提高修改速度和质量。
  三、教给学生批改方法,打好“自改”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我会通过示范,教给方法,为学生自改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指导示范。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查阅后,我会找出共性的问题,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原文投影,在作文课上修改。根据本次作文的重点要求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修改,激发学生打开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读改结合,以读促改。朗读习作,有利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发现自己习作的缺点。默读可根据需要随时反复,有利于学生边读边思考修改内容。因此,在修改时,我要求学生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寻找、把握最好的修改契机。在修改习作时,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两遍,在朗读中及时作好修改记号,待后修改;然后默读,边读边思边改。修改几次后,再朗读给其他同学听,请其他同学提修改意见、进行合作评价。根据他人的修改意见和自己的想法,再作修改。最后结对互改。这样,也进一步训练了自改习作的能力。
  四、强化阅读教学,引导和指导“自改”作文
  我把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融进讲读课,紧密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让学生来评议。例如:在讲读老舍先生的作品《养花》一文时,我让学生把养花改为饲养某种动物,进行仿写。写时把学生的水平分为上、中、下三等,并要求学生打破旧的条条框框,以《养花》一文为范本,全文以写事来说明为什么要养这种动物,写完后,我又有针对性地选了好、中、差几个同学来朗读自己的作文,同学们进行讲评。经过反复评议,大家一致认为:水平好的同学事情写的具体,但不生动;中等的同学,写清了一件事,但不具体、生动;差点的同学事情写的既不具体也不生动。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精读《养花》一文中的片段——养花劳动带来的乐趣。启发学生:老舍先生写这一段是通过人物的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这一问,学生就悟到了:是通过人物一系列动作和感受表达了自己爱养花的情趣,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写作的实际,提出修改意见,结果通过评、议、改三步走,三类同学的作文都完成较好。
  五、强化训练,养成“自改”习惯
  1.课堂训练。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把写作的知识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小到字词、标点的正确使用,大到材料的选用、文章的布篇谋局、写作的特点等,都通过课文教学、课堂练习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2.即写即改。要求学生写作文时,先一气呵成,写后就改,说出修改的原因,引导学生深思,明白理由。
  3.一文多改。要求学生一文要多次修改,反复加工,学生随着知识的拓宽,认识的提高,对自己的习作也会产生不满足感,会不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雕琢、润色,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4.点评激励。我对学生自改后的作文,及时给予批阅和点评,让学生从老师的批阅和点评中发现自己作文优点和缺点。点评要有艺术性,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赏识教育的理念,让学生从一次次自改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养成习惯,提高能力。
  5.展览欣赏。我将自改后与自改前的作文相比,对有明显进步的作文,连同原稿一起张贴展览,让所有同学欣赏、比较,以鼓励更多的同学注重自改的质量。
  6.对外推荐。我将学生自改特别成功的优秀作文,推荐到班级博客中让大家赏阅、推荐到校广播台“佳作赏析”中播发、推荐到有关报刊发表。
  总的来说,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的系统化的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时不能急于求成,要注意掌握阶段性,从“抱”到“扶”,最后到“放”,化难为易,循序渐进的逐步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只有教会学生自改作文,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修改,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好,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大班幼儿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转折,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基础和起点.我们教师应该和家长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工作,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关键词】幼小过渡期 家庭教育 家长与幼儿 入学准备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13-01  近年来幼儿入学准备问题成为许多教育同行研究的话题,并提出了许多幼儿入学
【摘要】群文阅读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策略。简单地讲,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作为一个新兴的阅读策略,群文阅读的研究必须关照我国中学生当前阅读的现状,为提高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做出贡献。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具有接受群文阅读指导的强烈需求。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6年周口市群文阅读
本科毕业实习工作具有层次性、多元性、综合性等特点,构建地方高校本科毕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充分体现学校不同层次、不同主体工作的重要性,从综合性特点出发,可以构建
我国在综采工作面中,经常出现液压支架的初撑力普遍相比额定初撑力低的状况,此类情况对采煤工作带来的极大的影响。该文应对液压支架在进行综采工作面之时,初撑力所存在的问题进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科学化,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也有所提高。中职体育有效性的提高对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很有帮助。本文结合有关资料分析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为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体育;现状;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62-01  在传统的中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62-01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体育教学是以操场、球场为主要课堂。在严寒酷暑、风吹日晒中,师生同乐。那么怎样才能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一、宣传教育法  在理论上加强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学习宣传,使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目
候选合作伙伴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是决定其能否成为供应链成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供应链候选合作伙伴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是一个典型的多指标、多层次综合评价问题。在制定指
主文档是各种模板的总称,利用不同的模板可以派生出不同类型的文档.由主文档生成其他文档的基本原理是,将事物特性表对应行的数据与主文档相结合,自动生成各种有关的文档.采
该文阐述了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规模上、数量上都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文章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