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西方文论直接体现语言学的内容,语言学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西方文论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得到了共同发展与进步。本文简要介绍了西方文论的发展历程,由此来阐述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的相互影响,以期为西方文论的研究以及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之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西方文论 英语语言学 结构主义 语言学转向 相互影响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任何事物都朝着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西方文论也不例外。西方文论目前正经历着语言学的转向。近年来,西方文论吸收了英语语言学的研究范式,进行着自我的发展与重构,西方文论在与英语语言学的相互影响中得到了共同发展。笔者立足于西方文论的发展历程,简述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的相互影响。
一 西方文论之概述
在这简短的论文中,试图概述西方文论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主要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关于西方文论的资料不够充足,对于现在西方文论的研究也比较少,大部分人、研究者对于西方文论的了解也不够深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要做一个概述是极为困难的,即便是完成了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在这里,我们的目的是把这一理论拿来为我们作为研究的依据。
20世纪的西方文论是20世纪的特有社会产物,是20世纪文学界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对于人类文明的冲击也很严重,尤其是精神层面的灾难更是前所未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突飞猛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极为迅速,人类精神方面的危机逐渐凸显出来,西方的传统哲学和伦理等方面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这一时期的精神危机在文学上的表现主要是人们对于理性和常识的怀疑,这在现代文论中得到了很好地呈现。
西方文论强调从作者的社会背景和生平传记出发研究文学作品本身,强调的是以作品本身和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为中心。也就是说,西方文论强调从读者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的研究,到作品本身的研究,再到语言文字的研究,使20世纪的西方文论具有了独立性,于是乎出现了作品的意义不是作者赋予的,而是读者有意义的生成这样一种见解。20世纪的西方文论力图摆脱19世纪文论的批评理论,重新建构新的理论体系,这时候人们从其他学科——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吸收观点和方法,使得西方文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概括的说来,西方文论经历了形式主义,到结构主义,最后发展为后结构主义这样一条发展轨迹,主要表现为西方文论努力使批评具有文学的独特性。不过,总的来说,西方文论比较注重形式,从文学作品本身寻找批评的出发点,也比较关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这其中,英语语言学与结构主义的相互影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英语语言学对于西方文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英语语言学对于结构主义的批评影响更大,这一时期的批评家普遍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是文学的言语,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去探索文学的语言,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本身不是研究的中心,作品之间的联系才是文学批判应该关注的焦点,文学作品之間的联系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文学批评家们研究的重点。结构主义文论家把英语语言学的模式应用于文学研究,用于研究文学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语法规则,把同一类文学作品归纳为几条都适用的基本原理,从多个文学作品中找到普遍规律,再用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来分析其他文学作品。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所以用语言学来研究其他的符号系统也无可厚非。因此,也可以理解结构主义在很多学科里都把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利用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不同符号系统的普遍规律了。后来,结构主义遭到了广大研究者的质疑,认为文字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结构,从而使文学追求“语法”的现状得到了转变,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发展。后结构主义强调作品阅读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二 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的相互影响
根据研究重点的不同,西方文论大致分为两个理论流派——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其中,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来揭示世界的本质;而科学主义,强调主观经验和逻辑实证。二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如何看待文本和形式,这一点与英语语言学有着共同之处。内容和形式是人们对文本进行理论研究的前提。对于语言这一形式在文本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看法,直接导致了这两大西方文论理论流派的产生与发展。所以说,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一个时期的英语语言学研究成果与这一时期的文论有着一致的关系,英语语言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西方文论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与动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1 英语语言学的发展对西方文论的影响
20世纪被称为语言的时代,语言称为研究的中心,文学界也出现了语言学的转向。西方文论是以语言的研究为特征的,这一阶段取得的成果是文学语言研究的重要标志,为文学语言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奠定了文论的根基。换句话说,20世纪的文论送给21世纪最大的礼物就是文学语言研究。
英语语言学转向最初是从西方哲学开始的,是西方哲学的理论成果,但与西方现代英语语言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索菲尔把语言和言语做了区分,认为英语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个别语句的单个含义,即言语本身的意义,而是所有的语句呈现给读者的意义,即语言。所以,语言被当作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符号与具体对象之间建立联系,语言才具有意义。语言不是外在给予的意义,而是符号内部差异影响了意义的生成。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传统的语言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为20世纪的西方人论比较重视语言本体研究提供了研究契机,20世纪西方人论经历了很多重大变革。
20世纪初,语言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语言学一度被认为是影响20世纪西方文论的最大学科,足可见英语语言学对于西方文论的影响之大了。语言学的研究对于20世纪的学术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刻影响着学术界的发展与进步。就拿哲学领域来说,语言观的变革使语言变为哲学研究的焦点,对于语言的研究使哲学研究走向了语言,这一时期的哲学被称为是语言哲学。西方文论也受到了语言学的影响,向着语言学方向发展,出现了语言学转向的特点,也就是说,西方文论由语言学批判转向了话语学批判。 西方文论吸收了很多语言学的有价值的观点,逐渐形成了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式来分析研究文学问题的研究倾向,这种研究倾向是用引用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用来找寻文学的内在规律,这种研究倾向称之为文学语言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是这类批评的代表。
2 英语语言学批判话语学转型对西方文论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仅仅用语言学的方法来解释文学现象已经不能满足理论界的发展需求,于是出现了研究语言本身的语言主体论。这是一种对传统语言关的改革,促使20世纪的文论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文论的语言学转向,使得文学研究趋于更科学,对于文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把握更加科学、更加准确,这也使得结构主义批评原本对于研究对象的确定性也变得不那么确定了,这也是文学话语学批判产生的源起。语言是由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具有确定性、规律性,而话语只是为了表达完整的意义,其确定性是由话语本身和语境所决定的,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种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也就引发了与结构主义批判认为的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西方文论由文学结构主义批评朝着文学语言学批评转变。
文学语言学批评作为西方文论新的发展方向,它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文学问题,将研究的对象分为确定的方面和不确定的方面。文学语言学批评确定的方面是找寻研究对象的共性,重视研究对象确定性的研究。但是,文学创作的载体是语言,语言作为客观事物的表征符号,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与别的符号之间的联系来展现出来,也就是说,通过符号之间的联系来赋予符号不同的意义。一个语言符号可以跟任何一个语言符号发生关系,形成差异,所以说,语言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也具有不确定性,这也就导致了文学创作的不确定性,因而导致了文学批判的不确定性。文学话语批评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将话语与语言环境两者联系起来。所以,话语学批判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是一种由多种对话组成的话语语境,读者可以在各种话语中做出自己的选择,读者成为话语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事物都不能说是绝对确定的。文学批评也是这样,不能简单地以归纳、总结为目的,更应该揭示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结论可以是多元的,这需要作者根据语言呈现出来的信息,来建构自己的意义。从语言论转向话语论是语言学走向语言本体论的过程,开始了语言学转向的新时代。语言本体论把语言看作是人类的生活方式,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类思想的体现,也是人认识世界的工具,这也就重构了西方文论,使语言成为了人们研究的中心,文学成为了语言的艺术。
3 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的相互影响
用谁影响了谁,来简单地描述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的关系是不够科学的,用相互影响更为科学一些。两者之间的相互影響推动了西方文论以及英语语言学的激烈碰撞,使得两者之间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与发展,朝着更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方向发展。在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之中,两者都朝着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是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发展的有利契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载体,对于语言本身的认识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西方文论的研究,包括研究的内容与形式。而西方文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西方文论自身的发展需要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英语语言学的发展与进步。英语语言学不能仅仅从语言本身来认识和描述,把语言当成文学艺术的一部分到语言本体论,再到多元,这是西方文论发展的一条脉络,在这条脉络之后,我们能够看到语言和文字背后隐含的语言学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是相互影响的。
综上所述,西方文论正经历着向语言学转向。其实,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不存在谁影响了谁,谁促进了谁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现代西方文论面临自我发展的困惑,英语语言学给西方文论提供了发展的新思路,如何利用英语语言学的研究范式来重构西方文论是文学艺术研究的重点,是我们研究西方文论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希冀通过本研究为西方文论的研究添砖加瓦,同时与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之研究进行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郭华:《现代西方文论与语言学的相互影响》,《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 Edward Said.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The 1993 Reith Lectures.London:Vintage,1994.
[3] 郭华:《现代西方文论通语言学的相互关照》,《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 邓念利:《当代西方文论的“语言学转向”探微》,《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第2期。
[5] 高玉:《话语复古主义的语言学迷误——论中国现代文论的现状及其趋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6] 王汶成:《西方20世纪文论中的文学语言研究述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7] 李卫华:《20世纪西方文论选读——以语言学转向为视域》,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 [俄]波利亚科夫:《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方法论体系和论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9] 左其福:《语言学转向与20世纪西方文论观念的变革》,《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作者简介:胡凤娟,女,1980—,河北灵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工作单位: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
关键词:西方文论 英语语言学 结构主义 语言学转向 相互影响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任何事物都朝着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西方文论也不例外。西方文论目前正经历着语言学的转向。近年来,西方文论吸收了英语语言学的研究范式,进行着自我的发展与重构,西方文论在与英语语言学的相互影响中得到了共同发展。笔者立足于西方文论的发展历程,简述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的相互影响。
一 西方文论之概述
在这简短的论文中,试图概述西方文论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主要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关于西方文论的资料不够充足,对于现在西方文论的研究也比较少,大部分人、研究者对于西方文论的了解也不够深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要做一个概述是极为困难的,即便是完成了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在这里,我们的目的是把这一理论拿来为我们作为研究的依据。
20世纪的西方文论是20世纪的特有社会产物,是20世纪文学界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对于人类文明的冲击也很严重,尤其是精神层面的灾难更是前所未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突飞猛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极为迅速,人类精神方面的危机逐渐凸显出来,西方的传统哲学和伦理等方面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这一时期的精神危机在文学上的表现主要是人们对于理性和常识的怀疑,这在现代文论中得到了很好地呈现。
西方文论强调从作者的社会背景和生平传记出发研究文学作品本身,强调的是以作品本身和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为中心。也就是说,西方文论强调从读者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的研究,到作品本身的研究,再到语言文字的研究,使20世纪的西方文论具有了独立性,于是乎出现了作品的意义不是作者赋予的,而是读者有意义的生成这样一种见解。20世纪的西方文论力图摆脱19世纪文论的批评理论,重新建构新的理论体系,这时候人们从其他学科——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吸收观点和方法,使得西方文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概括的说来,西方文论经历了形式主义,到结构主义,最后发展为后结构主义这样一条发展轨迹,主要表现为西方文论努力使批评具有文学的独特性。不过,总的来说,西方文论比较注重形式,从文学作品本身寻找批评的出发点,也比较关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这其中,英语语言学与结构主义的相互影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英语语言学对于西方文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英语语言学对于结构主义的批评影响更大,这一时期的批评家普遍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是文学的言语,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去探索文学的语言,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本身不是研究的中心,作品之间的联系才是文学批判应该关注的焦点,文学作品之間的联系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文学批评家们研究的重点。结构主义文论家把英语语言学的模式应用于文学研究,用于研究文学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语法规则,把同一类文学作品归纳为几条都适用的基本原理,从多个文学作品中找到普遍规律,再用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来分析其他文学作品。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所以用语言学来研究其他的符号系统也无可厚非。因此,也可以理解结构主义在很多学科里都把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利用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不同符号系统的普遍规律了。后来,结构主义遭到了广大研究者的质疑,认为文字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结构,从而使文学追求“语法”的现状得到了转变,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发展。后结构主义强调作品阅读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二 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的相互影响
根据研究重点的不同,西方文论大致分为两个理论流派——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其中,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来揭示世界的本质;而科学主义,强调主观经验和逻辑实证。二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如何看待文本和形式,这一点与英语语言学有着共同之处。内容和形式是人们对文本进行理论研究的前提。对于语言这一形式在文本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看法,直接导致了这两大西方文论理论流派的产生与发展。所以说,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一个时期的英语语言学研究成果与这一时期的文论有着一致的关系,英语语言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西方文论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与动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1 英语语言学的发展对西方文论的影响
20世纪被称为语言的时代,语言称为研究的中心,文学界也出现了语言学的转向。西方文论是以语言的研究为特征的,这一阶段取得的成果是文学语言研究的重要标志,为文学语言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奠定了文论的根基。换句话说,20世纪的文论送给21世纪最大的礼物就是文学语言研究。
英语语言学转向最初是从西方哲学开始的,是西方哲学的理论成果,但与西方现代英语语言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索菲尔把语言和言语做了区分,认为英语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个别语句的单个含义,即言语本身的意义,而是所有的语句呈现给读者的意义,即语言。所以,语言被当作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符号与具体对象之间建立联系,语言才具有意义。语言不是外在给予的意义,而是符号内部差异影响了意义的生成。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传统的语言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为20世纪的西方人论比较重视语言本体研究提供了研究契机,20世纪西方人论经历了很多重大变革。
20世纪初,语言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语言学一度被认为是影响20世纪西方文论的最大学科,足可见英语语言学对于西方文论的影响之大了。语言学的研究对于20世纪的学术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刻影响着学术界的发展与进步。就拿哲学领域来说,语言观的变革使语言变为哲学研究的焦点,对于语言的研究使哲学研究走向了语言,这一时期的哲学被称为是语言哲学。西方文论也受到了语言学的影响,向着语言学方向发展,出现了语言学转向的特点,也就是说,西方文论由语言学批判转向了话语学批判。 西方文论吸收了很多语言学的有价值的观点,逐渐形成了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式来分析研究文学问题的研究倾向,这种研究倾向是用引用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用来找寻文学的内在规律,这种研究倾向称之为文学语言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是这类批评的代表。
2 英语语言学批判话语学转型对西方文论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仅仅用语言学的方法来解释文学现象已经不能满足理论界的发展需求,于是出现了研究语言本身的语言主体论。这是一种对传统语言关的改革,促使20世纪的文论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文论的语言学转向,使得文学研究趋于更科学,对于文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把握更加科学、更加准确,这也使得结构主义批评原本对于研究对象的确定性也变得不那么确定了,这也是文学话语学批判产生的源起。语言是由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具有确定性、规律性,而话语只是为了表达完整的意义,其确定性是由话语本身和语境所决定的,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种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也就引发了与结构主义批判认为的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西方文论由文学结构主义批评朝着文学语言学批评转变。
文学语言学批评作为西方文论新的发展方向,它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文学问题,将研究的对象分为确定的方面和不确定的方面。文学语言学批评确定的方面是找寻研究对象的共性,重视研究对象确定性的研究。但是,文学创作的载体是语言,语言作为客观事物的表征符号,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与别的符号之间的联系来展现出来,也就是说,通过符号之间的联系来赋予符号不同的意义。一个语言符号可以跟任何一个语言符号发生关系,形成差异,所以说,语言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也具有不确定性,这也就导致了文学创作的不确定性,因而导致了文学批判的不确定性。文学话语批评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将话语与语言环境两者联系起来。所以,话语学批判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是一种由多种对话组成的话语语境,读者可以在各种话语中做出自己的选择,读者成为话语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事物都不能说是绝对确定的。文学批评也是这样,不能简单地以归纳、总结为目的,更应该揭示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结论可以是多元的,这需要作者根据语言呈现出来的信息,来建构自己的意义。从语言论转向话语论是语言学走向语言本体论的过程,开始了语言学转向的新时代。语言本体论把语言看作是人类的生活方式,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类思想的体现,也是人认识世界的工具,这也就重构了西方文论,使语言成为了人们研究的中心,文学成为了语言的艺术。
3 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的相互影响
用谁影响了谁,来简单地描述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的关系是不够科学的,用相互影响更为科学一些。两者之间的相互影響推动了西方文论以及英语语言学的激烈碰撞,使得两者之间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与发展,朝着更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方向发展。在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之中,两者都朝着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是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发展的有利契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载体,对于语言本身的认识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西方文论的研究,包括研究的内容与形式。而西方文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西方文论自身的发展需要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英语语言学的发展与进步。英语语言学不能仅仅从语言本身来认识和描述,把语言当成文学艺术的一部分到语言本体论,再到多元,这是西方文论发展的一条脉络,在这条脉络之后,我们能够看到语言和文字背后隐含的语言学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是相互影响的。
综上所述,西方文论正经历着向语言学转向。其实,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不存在谁影响了谁,谁促进了谁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现代西方文论面临自我发展的困惑,英语语言学给西方文论提供了发展的新思路,如何利用英语语言学的研究范式来重构西方文论是文学艺术研究的重点,是我们研究西方文论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希冀通过本研究为西方文论的研究添砖加瓦,同时与西方文论与英语语言学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之研究进行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郭华:《现代西方文论与语言学的相互影响》,《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 Edward Said.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The 1993 Reith Lectures.London:Vintage,1994.
[3] 郭华:《现代西方文论通语言学的相互关照》,《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 邓念利:《当代西方文论的“语言学转向”探微》,《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第2期。
[5] 高玉:《话语复古主义的语言学迷误——论中国现代文论的现状及其趋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6] 王汶成:《西方20世纪文论中的文学语言研究述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7] 李卫华:《20世纪西方文论选读——以语言学转向为视域》,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 [俄]波利亚科夫:《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方法论体系和论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9] 左其福:《语言学转向与20世纪西方文论观念的变革》,《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作者简介:胡凤娟,女,1980—,河北灵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工作单位: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