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媒体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7例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以授权教育为基础进行疾病教育和管理,观察组在授权教育的基础上联合多媒体技术进行COPD疾病教育和管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自我管理量表、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SGR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信息管理、自我效能分别为(30.71±6.79)分、(42.10±5.92)分、(39.51±5.64)分、(30.92±6.08)分、(31.58±5.4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76±4.12)分、(39.31±5.11)分、(36.28±6.38)分、(28.39±4.70)分、(29.21±3.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9、-2.207、-2.348、-2.037、-2.299,均P<0.05);观察组SGRQ评分的呼吸道症状、疾病影响、活动受限分别为(40.87±7.27)分、(41.17±7.15)分、(40.48±5.9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8.13)分、(45.21±7.60)分、(43.60±5.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9、2.395、2.321,均P<0.05)。

结论

以患者需求为基础使用先进的数字设备和演示设备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COPD患者疾病教育和管理,为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模式,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和对自身疾病管理,显著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老年SP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技术在对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中的作用。方法将48例前降支为靶血管的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支架植入)22例和观察组(血栓抽吸后再行支架植入)26例,比较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IMI)、左心室射血分数值(LVEF)、血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值。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
目的 探讨床旁心脏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在2015-10~2016-10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1
目的 探究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06~ 2016-06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AMI患者297例,根据患者就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对癫痫与晕厥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11~2017-04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就诊并诊断为癫痫或晕厥的患者,其中癫痫患者106例,晕厥患者102例,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8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5.44,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与对照组的6.82%比较,差异无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两药合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Ⅱ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总体疗效,治疗前后血脂下降水平,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血压下降: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15例,总
目的 探讨血流感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与病原菌种类和基础疾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01 ~2015-04入我院诊断的血流感染患者204例,于抽取血培养当
目的分析微血管性心绞痛女性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女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122例,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调脂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44%,常规组为80.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3,P=0.032
目的 分析346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研究影响多发伤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0-12 ~2017-06我院收治的346例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