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泥工业的挑战与机遇

来源 :中国经贸·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yyy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水泥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在近年迎来了新一轮的野蛮生长。本文针对水泥行业的发展现状,从产品同质化现象、国家政策影响等发面分析了行业发展阻碍,认为企业间兼并重组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并对水泥工业的前景和机遇做出积极的展望。
  关键词:水泥工业;同质化;兼并重组
  一、水泥工业概况
  水泥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泥产业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水泥作为建筑业的主要原材料,社会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也引发了新一轮的的水泥企业的野蛮生长。特别是在2009年,为了抵御世界性经济危机,我国提出了4万亿救市计划,将大部分精力投在了基建上,大大推动了水泥行业的发展。
  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18.8亿吨,是2005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100亿元,利润总额65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2%和58%。2011年1-12月,水泥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和)9197.89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019.663亿元。2012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利润223亿元,产量达994160055.73吨,同比增长5.48%。在这些华丽的行业发展数据背后,包括大型水泥上市公司的不断壮大,也映射出粗放的小型水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二、水泥行业现阶段发展阻碍
  水泥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较高,因此,水泥配送半径的限制(公路运输距离一般不超过150 公里,铁路运输虽有运价相对低廉的优势,但受设施条件,车皮、运力紧张,尤其是中转、仓储费用过高等因素制约,铁路在水泥产品运输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少)决定了销售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竞争方式主要以区域价格竞争为主。同时,水泥的同质化特性也决定了水泥产品的客户忠诚度远低于其他行业,客户更关注的是水泥产品的价格以及配送效率。因此,在行业景气的时期,维持在高位的水泥价格以及宽松的政策环境保证了小型水泥企业可观的毛利率,同时,遍布全国的大大小小的水泥厂在配送距离上的便利也使其具有足够的优势同大型水泥企业进行竞争。
  然而,在2010年以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高峰期进入尾声,水泥的产生过剩问题逐步显现,整个行业不得不通过限产保价的方法维持行业的稳定;同时,更为严格的产业环保标准的出台,无疑是对水泥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更残酷的考验。政策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双双恶化,促使了行业间的又一次洗牌,正如巴菲特所说的“只有等潮水退去,才能发现谁在裸泳”。
  在水泥行业的发展高峰期,多数水泥企业,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往往能保持着业绩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与其说是企业自身的进步,不如归因于行业的发展。如同其他周期性行业一样,水泥企业的发展,就像一群人攀登一座高耸的建筑,在初期发展阶段,大家都乘坐电梯向最高层进发,哪怕在电梯中什么都不做,也能保持傲人的上升速度,但行业的发展速度毕竟有极限,需求的缺口总有被填满的一天,等到行业发展逐渐停滞,攀登的人们从电梯转到楼梯,那么,每个人上升的速度差异,就会很清晰的显现了。跑得快的企业会继续高速度增长,跑得慢的企业,则会渐渐被甩开,直至被淘汰出行业。
  2012年初,由于房地产限购政策的坚决执行,许多新建工程相继进入停工状态,当年庞大的水泥需求量如今急速萎缩,直接导致了水泥价格的回落。与此同时,有消息称,环境保护部针对水泥行业研究制定新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将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从原来每标准立方米800毫克降低到300或400毫克。虽然最终方案仍在商榷之中,但水泥企业的成本骤增已成定局。新标准将使每吨水泥成本增加20元左右。两大政策的双重影响,一夜之间将水泥产品的利润空间挤掉了一大块,对于水泥这种低毛利率的行业,影响是巨大的。此后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区域扩张速度及产能增长速度的比拼,更是成本控制能力的比拼。
  这种企业间的差距,已经逐步反映到了企业的财务报表上。截至2012年7月12日,在21个水泥上市公司中,有12个已发布2012年上半年半年报的企业,无一不是业绩下滑,在9家预减企业中,业绩下降幅度最小的也达到50%以上。水泥行业的不景气,也传导到了上游。在这种环境下,水泥行业间的一次洗牌,势在必行。
  三、水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水泥行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较小,因而在发展初期,很多粗放型的水泥作坊迅速发展,并且在产业扩张阶段,水泥产品始终在高位徘徊,因此,生产成本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如今,频繁而默契的停产保价,还是难以阻止水泥价格的逐步下滑,特别是华南地区这些基建需求原本就已经很小的地区,小水泥作坊在高昂的生产成本和滑落的市场价格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来谋求生存,这无疑是一次大鱼吃小鱼的过程。譬如行业龙头安徽海螺水泥,从2011年开始就迈开了横向兼并的步伐。该公司开始加大了在西部和西南地区的收购力度,三次收购行动收获9条新干法熟料生产线,合计熟料产能约800万吨,水泥产能超过1200万吨。2012年上半年该公司完成了四川南威水泥有限公司、广西凌云水泥、哈密建材等5个项目的收购兼并,将自己的业务扩展至全国各地,挣脱了水泥配送半径的限制。这也符合水泥行业的核心竞争准则——成本控制能力与生产网点布局的竞争。
  四、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利弊分析
  在大型水泥企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种质疑的声音:为什么要用高于重置成本的价格收购小型水泥企业?我们普遍认为,企业在扩张时,应当遵循被收购企业的价格与重置成本孰低原则进行选择,与其用高价收购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不如用一个更低的价格新设一个水泥企业。但是,这种理论却没有考虑到行业整体需求的限制,原本行业就产能过剩,如果再新设企业,相当于进一步加剧行业的竞争,对企业本身利益也是一种损害。而收购现有企业,是在不增加多余产能的情况下,进行的行业间的资源优化配置,是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的。因此,即使存在较高的股本溢价,收购现有小型水泥企业,无论对于收购方还是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即使是再好的决策,也伴随着负面的影响。在大型水泥企业逐步兼并小型企业的过程中,也潜伏着种种隐患。每一次行业的寒冬的离去,都在遵循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适者生存——让能够挺过寒冬的企业存活下来,并在日后逐步壮大;同时让不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企业被淘汰,优化行业中的企业质量。但如今,大型企业大规模收购小型水泥厂的结果是,那些原本应当在行业寒冬中死掉的企业,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进行了一种所有权的转换,过剩的产能依然存在。这必将导致整个行业的的供需不平衡状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延迟行业的复苏速度。近期,大型水泥行业间的并购以及交叉持股也数见不鲜,这也不是一种好兆头,意味着日后水泥行业的集中程度将大大提高,虽不至于引起行业垄断,但是也会对日后水泥产品的价格操纵埋下隐患,致使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强弱。
  五、水泥行业未来展望
  水泥行业正在经历行业的寒冬,但受益于保障房的逐步推广,以及国家对水利建设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水泥行业的需求正在逐步恢复,在过剩产能不再扩张的前提下,供求矛盾正在逐步解决。同时,随着国家水泥行业节能环保补贴标准的逐步实施,企业的成本压力也会得到缓解。自2012年8月底以来,华东和华南地区的水泥已经大幅提价20-30%,据估计,水泥行业的吨毛利或上升至75-80元的水平。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水泥行业在经过一轮疯狂的扩张以及接踵而至的寒冬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复苏。相信经过此次行业内的资源重组,假以时日,水泥行业能够再次迎来发展的高峰。
  参考文献:
  [1]冯文权: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3.
  [2]常 捷:中小水泥厂的改造技术与发展.2001,(03):12-13.
  [3]罗兰·贝克:中国产能过剩研究——成因、影响和建议,2010.7.
  [4]陈章立 邹明晓:2012-2016年中国水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中投顾问,2012.9.
其他文献
建设部、监察部、国家计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召开了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第三阶段工作情况并对第四阶段工作进行部署。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进入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快车道,国际投资已在东北三省形成了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推进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积极采取吸引跨国公司进入东北和引导外商对重加工业投资的措施,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建立一个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东北产业结构体系,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在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拟就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东北产业结构的升级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近期,从全国70家重点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的统计资料表明,平板玻璃销售势头较好,许多企业销大于产,平板玻璃价格上涨仍待契机。 一、需求。今年需求量将大于去年。从大环境看,我
一、失衡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人口问题,这个问题是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揭露出来的.从1953年开始,我国共进行了5次全国性的人口普
一、问题的提出在现代信用分析中,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可按其计量的风险层次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单个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的计量模型,二是信用资产组合层次的计量模型,三是信用衍生产
第三批技术评估推荐产品的公告关于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示范工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 为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金融工具的涌现,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在 2006 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大量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这既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第 3 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为依据,深入探讨了公允价值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投资性房地产;财务报表
【摘 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当前,审计作为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在促进国家计划的实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社会财产,维护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揭示财政、金融、企业,以及各个方面问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治理经济环境,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加强廉政建设,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机制;对策  审计独立性,从字面理解,就是要求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
在现代经济中,税收除了作为财政筹资渠道和私人部门对公共服务的购买渠道以外,也是国家调节微观经济行为的有效手段.环境税制是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环境目标、筹集环境保护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