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说得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免不了要经历风雨和挫折,但是,当挫折甚至苦难过早地降临到你的头上时,你会如何去面对呢?
有这样一个土家族小女孩,8岁时爸爸去世,她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耐心地照顾身患智障并且瘫痪的妈妈。虽然生活艰辛,但她仍然努力学习。她就是曾被评为“感动重庆”的十大人物之一——倪东艳。
生日那天与爸爸永别
倪东艳出生在重庆市黔江区鹅池镇方家村三组,方家村是一个距重庆市主城区有400多公里的市级特困村,而倪东艳家又是村里最贫困的一户。倪东艳的家是一间木板搭成的房屋,如果没有两根木头支撑着,恐怕早就倒塌了。倪东艳家惟一的电器就是一个15瓦的灯泡,不过这只是个摆设,因为交不起电费,她们家已经断电很久了。
倪东艳的母亲有严重的智障,只会傻乎乎地发笑,几乎无法与人正常说话交流。倪东艳从出生的那刻起,就一直与爸爸相依为命。由于爸爸五十多岁了,又没有手艺,只能靠卖苦力和种田艰难度日。为了帮助爸爸减轻劳动的压力,缺少母爱的倪东艳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做饭和做家务,帮忙照顾瘫痪在床的妈妈。
倪东艳永远都不会忘记2005年12月7日这个日子,因为那天是倪东艳8岁的生日。她清楚地记得,早在一个月前,爸爸就答应要在她过生日的那天,去街上买半斤肉给她当生日礼物,因为倪东艳有快一年没吃过肉了,她天天都盼望着生日早点到来。可是那天早上,父亲却没有像平时那样早早地起床干活,倪东艳也没有催爸爸去街上买肉。她美好地以为,等到吃晚饭的时候,爸爸就会像变戏法一样,将香喷喷的肉丝端上饭桌。也不知过了多久,爸爸把他叫到床前,对她说了句“照顾好妈妈”后,就停止了呼吸,永远地离开了她。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悲痛欲绝的倪东艳只感到天旋地转,因为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地里的农活和其他大大小小的事全靠他一个人张罗。“妈妈什么都不懂。爸爸很喜欢我,常常抱我坐在他腿上,给我讲老虎吃小白兔的故事。”可转眼之间,爸爸就永远地离她而去了,留给她的是这个空荡荡的家,和常年瘫痪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
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帮助下,倪东艳将爸爸草草埋葬在屋后自家地里。她至今不知道爸爸得的是什么病,听邻居们说,爸爸可能是过度劳累而突发脑溢血去世的。
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照顾好妈妈。”爸爸临死前的这句话牢牢地刻在了倪东艳的心上,年仅8岁的她知道,从此就全靠她支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了。也就是从那一天起,对于倪东艳来说,跟学习同样重要的事就是照顾妈妈。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倪东艳就起床了。她先生火做好饭,然后帮妈妈穿衣,将饭端到床前,看着妈妈吃完饭后,才匆匆忙忙往学校赶。中午一放学,她又得跑回家为妈妈弄吃的。下午4点钟学校放学后,别的同学还在校园里开心地追逐打闹,倪东艳又同样匆匆地往家赶,因为她担心妈妈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实在有点不放心。
回家后,倪东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外面提水,再在灶上生火做饭。虽然家里没有通电,晚上也没有灯和蜡烛,但倪东艳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她常常将作业本拿到火塘前,一边烧柴火做饭,一边蹲在火塘边借着火光做作业。
每天吃完晚饭后,倪东艳总是借着火塘里的火光,一边给妈妈朗读,一边背诵课文。虽然妈妈什么也听不懂,也无法和她交流,但她还是固执地每天朗读。她想,只要这个家里还有声音,自己就永远不会孤单。到了周末,她就帮妈妈换上干净的衣服,再将自己和妈妈的脏衣服洗干净。
一天下午,因为放学后打扫卫生,倪东艳耽搁了一会儿才回家。傍晚的时候,当她回到家时,只见妈妈躺在地上,正抓起生米拼命往嘴里塞,任凭倪东艳怎么拖,妈妈都不松手,急了还一把将女儿狠狠推倒在地上。倪东艳哭了,她哭着跑出家门,站在屋外却不知往哪里跑。哭了一阵,她来到了爸爸坟前向爸爸哭诉:“我不晓得怎么办,爸爸,你跟我说我该怎么办?”哭着哭着,倪东艳趴在爸爸坟头睡着了,醒来时天色已暗,她才迈着沉重的步子回家。妈妈正趴在门槛上向外张望,看见女儿回来了,她傻乎乎地笑了。
除了妈妈的病,最让倪东艳苦恼的是下雨天,每次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她拿盆子接雨,可家里只有一个盆子和一个桶,接了这处接不了那处,她就只好用碗接。
自立自强的好榜样
由于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年幼瘦小的倪东艳身上,所以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她面对苦难不低头、认真学习的态度,让全班同学都很敬佩。正是这种永不放弃、勤奋刻苦的精神,使倪东艳的成绩总是不断提高。每当遇到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她还会尽其所能,耐心、认真地讲解,帮助同学一起提高。
在班上,倪东艳担任了小队长的职务,虽然只负责一个学习小组的工作,但她非常重视老师和同学们对她的这份信任。碰上最脏、最累的活儿,她总是主动地冲在最前面。老师不在的时候她也总能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带领同学自觉学习,认真劳动。因为倪东艳善良朴实、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对同学十分友善,同学们都非常愿意与她交朋友。她的这种乐观、坚强的精神慢慢地影响了班上的每个同学,无形中,她成了集体中的领头雁。
人们常说,苦难是一所学校,从小在苦海中泡大的倪东艳懂事特别早,她从来不羡慕别的同学吃得好穿得好,也从不跟别人攀比。她说:“班上同学都有自己的玩具,有的是车子,有的是洋娃娃,我只有我的妈妈。女同学都有花戴,我没有,干脆将头发剪短,就不用戴花了。”为了让倪东艳有更好的成长环境,镇政府打算送她到其他家庭寄养,将她妈妈接到福利院。可倪东艳仍然牵挂着妈妈,因为爸爸的遗言时刻在她的脑海里浮现,她没有同意将妈妈送到福利院去。有一次,有个做生意的老板知道了倪东艳的情况,提出要收养她,她也一口回绝了:“我不去,我爸已经丢下我们不管了,我不能再丢下我妈。虽然妈妈什么都不懂,但她是我妈,爸爸说了要我好好照顾妈妈。”
成了新学校里的“明星”
不久,镇上的福利院建好了,镇政府决定把倪东艳和妈妈一起接到新改建的福利院去。听到这个消息,倪东艳马上答应了,回家收拾好东西,和妈妈一起来到了福利院。
倪东艳和妈妈是福利院搬进来的第一批住户。当她看到明亮的房间、雪白的墙壁、崭新的衣服和家具,还有专人做饭和护理时,特别高兴,马上把妈妈的脏衣服脱下来洗干净。一切都安顿好后,倪东艳来到爸爸坟前上香。现在她和妈妈的生活有了改善,她要让爸爸知道。倪东艳在爸爸的坟头欢快地跳起了舞,她要让爸爸看看自己穿上新衣服的样子。
为了方便上学,在镇政府的协调下,倪东艳由原来的胜利小学转到了离新家只有200米远的学堂小学。
刚踏进这个完全陌生的学校,全校同学便像追捧明星般地拥到她身边,因为他们早已知道,这位新同学目前正受到全国关注。
这阵势可吓坏了倪东艳,她胆怯地低着头,但同学们的热情很快就让她不再拘束了。
倪东艳的事迹被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许多多的人被这个纯真、懂事和对母亲不离不弃、不向命运低头的小女孩所感动,倪东艳成为很多孩子的榜样。全国各地的人和旅居国外的华侨纷纷给她捐款捐物。
因为倪东艳品学皆优的非凡表现,她先后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和区级“优秀少先队员”,并担任了重庆福利彩票首位“爱心使者”。后来倪东艳又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和重庆市“十佳少先队员”。2007年10月,她获得了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荣誉称号。评选组委会为倪东艳题写了颁奖词:“命运无情人有心,羔羊跪乳谢母亲,不信幸福唤不回,老天知道疼好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爷爷在颁奖典礼上,号召广大少年儿童向“倪东艳这样乐观坚强,心怀感恩,用稚嫩的肩膀坚强地撑起一个家的少先队员”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我们相信,只要不怕困难,努力奋斗,任何挫折都压不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倪东艳一样,生活得越来越好!
(编辑 文 墨)
有这样一个土家族小女孩,8岁时爸爸去世,她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耐心地照顾身患智障并且瘫痪的妈妈。虽然生活艰辛,但她仍然努力学习。她就是曾被评为“感动重庆”的十大人物之一——倪东艳。
生日那天与爸爸永别
倪东艳出生在重庆市黔江区鹅池镇方家村三组,方家村是一个距重庆市主城区有400多公里的市级特困村,而倪东艳家又是村里最贫困的一户。倪东艳的家是一间木板搭成的房屋,如果没有两根木头支撑着,恐怕早就倒塌了。倪东艳家惟一的电器就是一个15瓦的灯泡,不过这只是个摆设,因为交不起电费,她们家已经断电很久了。
倪东艳的母亲有严重的智障,只会傻乎乎地发笑,几乎无法与人正常说话交流。倪东艳从出生的那刻起,就一直与爸爸相依为命。由于爸爸五十多岁了,又没有手艺,只能靠卖苦力和种田艰难度日。为了帮助爸爸减轻劳动的压力,缺少母爱的倪东艳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做饭和做家务,帮忙照顾瘫痪在床的妈妈。
倪东艳永远都不会忘记2005年12月7日这个日子,因为那天是倪东艳8岁的生日。她清楚地记得,早在一个月前,爸爸就答应要在她过生日的那天,去街上买半斤肉给她当生日礼物,因为倪东艳有快一年没吃过肉了,她天天都盼望着生日早点到来。可是那天早上,父亲却没有像平时那样早早地起床干活,倪东艳也没有催爸爸去街上买肉。她美好地以为,等到吃晚饭的时候,爸爸就会像变戏法一样,将香喷喷的肉丝端上饭桌。也不知过了多久,爸爸把他叫到床前,对她说了句“照顾好妈妈”后,就停止了呼吸,永远地离开了她。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悲痛欲绝的倪东艳只感到天旋地转,因为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地里的农活和其他大大小小的事全靠他一个人张罗。“妈妈什么都不懂。爸爸很喜欢我,常常抱我坐在他腿上,给我讲老虎吃小白兔的故事。”可转眼之间,爸爸就永远地离她而去了,留给她的是这个空荡荡的家,和常年瘫痪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
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帮助下,倪东艳将爸爸草草埋葬在屋后自家地里。她至今不知道爸爸得的是什么病,听邻居们说,爸爸可能是过度劳累而突发脑溢血去世的。
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照顾好妈妈。”爸爸临死前的这句话牢牢地刻在了倪东艳的心上,年仅8岁的她知道,从此就全靠她支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了。也就是从那一天起,对于倪东艳来说,跟学习同样重要的事就是照顾妈妈。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倪东艳就起床了。她先生火做好饭,然后帮妈妈穿衣,将饭端到床前,看着妈妈吃完饭后,才匆匆忙忙往学校赶。中午一放学,她又得跑回家为妈妈弄吃的。下午4点钟学校放学后,别的同学还在校园里开心地追逐打闹,倪东艳又同样匆匆地往家赶,因为她担心妈妈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实在有点不放心。
回家后,倪东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外面提水,再在灶上生火做饭。虽然家里没有通电,晚上也没有灯和蜡烛,但倪东艳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她常常将作业本拿到火塘前,一边烧柴火做饭,一边蹲在火塘边借着火光做作业。
每天吃完晚饭后,倪东艳总是借着火塘里的火光,一边给妈妈朗读,一边背诵课文。虽然妈妈什么也听不懂,也无法和她交流,但她还是固执地每天朗读。她想,只要这个家里还有声音,自己就永远不会孤单。到了周末,她就帮妈妈换上干净的衣服,再将自己和妈妈的脏衣服洗干净。
一天下午,因为放学后打扫卫生,倪东艳耽搁了一会儿才回家。傍晚的时候,当她回到家时,只见妈妈躺在地上,正抓起生米拼命往嘴里塞,任凭倪东艳怎么拖,妈妈都不松手,急了还一把将女儿狠狠推倒在地上。倪东艳哭了,她哭着跑出家门,站在屋外却不知往哪里跑。哭了一阵,她来到了爸爸坟前向爸爸哭诉:“我不晓得怎么办,爸爸,你跟我说我该怎么办?”哭着哭着,倪东艳趴在爸爸坟头睡着了,醒来时天色已暗,她才迈着沉重的步子回家。妈妈正趴在门槛上向外张望,看见女儿回来了,她傻乎乎地笑了。
除了妈妈的病,最让倪东艳苦恼的是下雨天,每次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她拿盆子接雨,可家里只有一个盆子和一个桶,接了这处接不了那处,她就只好用碗接。
自立自强的好榜样
由于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年幼瘦小的倪东艳身上,所以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她面对苦难不低头、认真学习的态度,让全班同学都很敬佩。正是这种永不放弃、勤奋刻苦的精神,使倪东艳的成绩总是不断提高。每当遇到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她还会尽其所能,耐心、认真地讲解,帮助同学一起提高。
在班上,倪东艳担任了小队长的职务,虽然只负责一个学习小组的工作,但她非常重视老师和同学们对她的这份信任。碰上最脏、最累的活儿,她总是主动地冲在最前面。老师不在的时候她也总能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带领同学自觉学习,认真劳动。因为倪东艳善良朴实、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对同学十分友善,同学们都非常愿意与她交朋友。她的这种乐观、坚强的精神慢慢地影响了班上的每个同学,无形中,她成了集体中的领头雁。
人们常说,苦难是一所学校,从小在苦海中泡大的倪东艳懂事特别早,她从来不羡慕别的同学吃得好穿得好,也从不跟别人攀比。她说:“班上同学都有自己的玩具,有的是车子,有的是洋娃娃,我只有我的妈妈。女同学都有花戴,我没有,干脆将头发剪短,就不用戴花了。”为了让倪东艳有更好的成长环境,镇政府打算送她到其他家庭寄养,将她妈妈接到福利院。可倪东艳仍然牵挂着妈妈,因为爸爸的遗言时刻在她的脑海里浮现,她没有同意将妈妈送到福利院去。有一次,有个做生意的老板知道了倪东艳的情况,提出要收养她,她也一口回绝了:“我不去,我爸已经丢下我们不管了,我不能再丢下我妈。虽然妈妈什么都不懂,但她是我妈,爸爸说了要我好好照顾妈妈。”
成了新学校里的“明星”
不久,镇上的福利院建好了,镇政府决定把倪东艳和妈妈一起接到新改建的福利院去。听到这个消息,倪东艳马上答应了,回家收拾好东西,和妈妈一起来到了福利院。
倪东艳和妈妈是福利院搬进来的第一批住户。当她看到明亮的房间、雪白的墙壁、崭新的衣服和家具,还有专人做饭和护理时,特别高兴,马上把妈妈的脏衣服脱下来洗干净。一切都安顿好后,倪东艳来到爸爸坟前上香。现在她和妈妈的生活有了改善,她要让爸爸知道。倪东艳在爸爸的坟头欢快地跳起了舞,她要让爸爸看看自己穿上新衣服的样子。
为了方便上学,在镇政府的协调下,倪东艳由原来的胜利小学转到了离新家只有200米远的学堂小学。
刚踏进这个完全陌生的学校,全校同学便像追捧明星般地拥到她身边,因为他们早已知道,这位新同学目前正受到全国关注。
这阵势可吓坏了倪东艳,她胆怯地低着头,但同学们的热情很快就让她不再拘束了。
倪东艳的事迹被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许多多的人被这个纯真、懂事和对母亲不离不弃、不向命运低头的小女孩所感动,倪东艳成为很多孩子的榜样。全国各地的人和旅居国外的华侨纷纷给她捐款捐物。
因为倪东艳品学皆优的非凡表现,她先后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和区级“优秀少先队员”,并担任了重庆福利彩票首位“爱心使者”。后来倪东艳又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和重庆市“十佳少先队员”。2007年10月,她获得了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荣誉称号。评选组委会为倪东艳题写了颁奖词:“命运无情人有心,羔羊跪乳谢母亲,不信幸福唤不回,老天知道疼好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爷爷在颁奖典礼上,号召广大少年儿童向“倪东艳这样乐观坚强,心怀感恩,用稚嫩的肩膀坚强地撑起一个家的少先队员”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我们相信,只要不怕困难,努力奋斗,任何挫折都压不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倪东艳一样,生活得越来越好!
(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