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障碍学生传统保健功法课教学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视力障碍学生学习并掌握好传统保健功法不但利于他们自身的身心康复,而且会使他们今后在从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指导患者康复时具备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旨在对视力障碍学生传统保健功法的教学工作做一些有益探索。
  [关    键   词]  康复治疗技术;视力障碍;传统保健功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3-0046-02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康复治疗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了拓宽残疾人的就业渠道,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专门开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招收视力障碍学生,对他们进行专门培养。中国的传统保健功法是这个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实践课程,掌握该门课程不但利于视力障碍学生自身的身心康复,而且能使他们今后在从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指导患者康复时具备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笔者多年从事视力障碍学生传统保健功法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肯请同道斧正。
   一、视力障碍学生的特点
   视力障碍学生是残疾人当中残情比较重的一类人员,他们的特点主要有:(1)听觉能力和触觉能力十分灵敏。(2)身體各项指标发育欠佳,学习能力较正常人略低。(3)平衡能力和定向能力不足。(4)社交少,适应能力弱,有焦虑和挫折感,情绪多偏向消极。[1]
   二、传统保健功法
   传统保健功法根植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历时几千年,是我们的祖先基于日常生活、疾病预防治疗、战争和武术争斗的丰富实践而渐次总结形成的,具有练气、练形、练意等多种形式,能有效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体育、医疗锻炼方式。在历代祖先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包括站桩功、马王堆功法、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太极拳、形意拳、各种器械练习在内的上千种套路功法。
   通过对传统保健功法长期的坚持练习,可以领悟到功法里所包含的天人合一、身心一体、刚柔并济等哲学意蕴;可以调呼吸、安神明;可以行气血、舒筋骨、强体魄。视力障碍学生学好传统保健功法,不但利于他们工作后对康复患者的功法指导,而且利于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降低他们作为康复治疗技术从业者职业病的发病率。
   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传统保健功法的固有功效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中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
   三、教学功法选择
   传统保健功法有上千种,结合视力障碍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实际需求,本着既能满足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又能适合视力障碍学生的日常练习的原则,我们建议视力障碍学生传统保健功法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站桩功、八段锦、十二段锦、易筋经、五禽戏、二十四式太极拳等。这些功法没有跳跃闪挪的动作,对场地要求较低,练习时可快可慢,利于凝神聚气、松体活络,对身体各部位的锻炼需求均能充分满足。
   四、教学场地选择
   教学场地的选择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根据上文所选择的教学工种,对场地大小的要求比较宽松,4个平方米左右即可。室内场地选择的要求主要有:(1)场地平整、地面不滑,周围没有障碍物。(2)安静,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室外场地选择的要求主要有:(1)场地松软平整,地面不滑,周围没有障碍物。(2)能避免风直接吹向人体。(3)能避开大风、大雾及雨雪。
   五、教学目标
   针对康复治疗技术视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参考其他高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目标,我们对视力障碍学生的传统保健功法课教学目标设定为:
   (一)认知和情感目标
   1.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健身活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学会用传统养生功法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状况;能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2.了解与体育有关的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身心的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功法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通过运动竞赛中的胜与负,领悟积极进取对形成稳定心理状态的重要意义。能有意识地通过轻松、休闲的体育活动,缓解学习紧张带来的心理压力。
   3.掌握如何安全地进行功法锻炼活动,对所从事的功法锻炼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4.了解传统保健功法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哲学意蕴以及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总结凝练成果;熟悉古人对练气、练形和练神的方法要求;掌握传统功法中所蕴含的中医保精、养气、调神的理念和经络气血运行规律。
   (二)运动参与目标
   1.具备获得功法锻炼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功法锻炼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认真上好功法课,在没有功法课的当天,能进行1小时的课外功法锻炼。
   2.通过体验运动乐趣,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功法锻炼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尤其是能通过对传统健身功法的学习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3.能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功法锻炼和运动竞赛。学会制订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功法项目的意识和自我评价功法锻炼效果的能力。
   (三)能力与素质目标
   1.通过合适的方法尽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2.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能用科学的方法参与锻炼活动,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3.基本掌握两项以上功法套路,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
   (四)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目标
   1.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功法锻炼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与同伴和谐相处,能主动关心与帮助同伴,共同完成体育锻炼,培养“竞争、团结、友谊与合作”的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协调沟通能力。
   2.根據未来职业工作的特点,学习与职业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防范职业病的意识和能力,能进行自我锻炼以防止出现职业病,能用相应的功法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学习与职业生涯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认识功法学习对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六、教学要求
   (一)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1)认真研究视力障碍学生的身心特点。(2)认真研究传统保健功法中每一势的练习方法如何和视力障碍学生自身的特点相结合进行教学。(3)认真研究视力障碍学生传统保健功法教学结果的考核方法。(4)认真研究如何在传统保健功法课教学中自然引入思政教育,使学生建立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二)对学生的要求
   (1)认真掌握传统功法每一势的练习方法。(2)仔细体会功法中所蕴含的哲学意蕴。(3)认真体会功法练习过程中身心的变化。(4)在集中学习中建立团队意识。
   七、教学模式
   针对视力障碍学生进行传统功法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与健全学生相比有非常大的差异。由于视力障碍学生自身的残疾原因,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在课堂上复用,差异性最大的地方是针对视力障碍学生,教师在很多情况下要将学生的肢体当成自己的肢体进行“手把手”的教学。
   此外,虽然功法外形的正确锻炼和功法内在气机运行的体验是辩证一体的,但对于健全学生来讲,大家更多的关注点是功法的形上,然后才是功法内在的气机的运行体验。视力障碍学生由于在外形的练习上困难大一些,他们往往会首先关注功法内在气机的运行体验。所以,教师在进行功法传授的同时,还要进行经络腧穴学内容的讲解,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行气。
   以上是我们从功法、场地选择、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上对视力障碍学生传统保健功法课教学的一点初步体会,我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就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探索,以期能形成一整套适合视力障碍学生的教学方法,为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俊明.当代特殊教育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89.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moe_938/moe_792/s3273/201407/t20140708_171692.html.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程思政现已成为高校课程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为了进一步推進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需要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分析了特殊时期课程思政工作的现状,从课程融合、课程逻辑和课程创新三方面阐述了特殊时期做好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特殊时期;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 现代教育要推进数字化建设,加快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与建设,以供学生个性化、自主、合作学习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协助下不断增长知识和提升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数字化学习资源也对远程教育具有支撑作用,职业教育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紧随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做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并强化这类资源管理,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摘 要] 近些年,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新媒体技术是从信息技术中延伸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新媒体技术有五个类型:图像与图形信息处理技术、声音信息处理技术、视频信息处理技术、流媒体技术和蓝光技术。而大学特殊的教育模式对刚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来说,简直如鱼得水。将新媒体技术引入课堂,通过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和学习视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堂的关注度。
[摘 要] 为适应电力行业发展需要,满足电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如何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展开论述,制订了基于目标岗位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 键 词] 电力行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130-02   当前,能源电力行业面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