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cui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治疗途径。[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采用腕关节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达91.67%。[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为骨科临床最常见骨折之一,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1]。伸直型骨折常见,而屈曲型骨折少见,且手法复位困难。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本科室收治的3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现总结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6男15女21年龄50-73岁。受伤时间最短半小时,最长3天。左侧14例,右侧20例,双侧骨折2例;伴尺骨茎突骨折者20例;Colles骨折26例;SmithI型6例,II型4例。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复位
  患者仰卧位或坐位,掌心向下,一助手握肘部,术者握大、小鱼际处,在患者肌肉放松下持续对抗牵引,待腕部畸形基本消失后,Colles骨折术者双手拇指按于骨折远端背侧,牵引下行腕关节掌屈、尺偏复位;SmithI骨折术者操作方法为腕关节背伸尺偏。
  2.2 夹板固定
  复位后,Colles骨折以桡骨远端夹板外固定腕关节于掌屈尺偏位,桡、背侧夹板超腕关节,尺、掌侧夹板不过腕关节固定;SmithI骨折固定方法与之相反。固定稳妥后适度拔伸牵引手指行理筋手法,复查X线片,对位满意后以三角巾固定患肢于胸前;Colles骨折固定于旋后位,因肱桡肌放松,避免该肌牵拉桡骨远端旋后再次错位[2];Smith骨折固定于旋前位。固定期间交代患者及家属及时据肢体肿胀情况调整绑带松紧度,做到夹板有效固定,术后一周内复查一次,4—8周复查,骨折愈合后去除夹板外固定,指导患者行腕关节功能锻炼。
  2.3 药物治疗与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早期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接骨七厘片口服,中后期口服接骨七厘片,必要时加钙片口服。同时指导患者行患手握拳、屈肘功能锻炼,早期禁止前臂旋转。
  3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采用腕关节的Dienst[3]功能评估标准。本组均获随访3—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8周。在解除固定经功能锻炼后第3个月,据去除外固定时所拍X线片及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1%以上。除2例患者因未及时复查导致腕背侧皮肤压疮外,无肌腱及正中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4 讨论
  Colles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7%,好发于老年人,有“老年性骨折”之称;SmithI骨折临床较少见,约占全身骨折的0.11%。[4]手法复位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逆损伤机制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本组36例病例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对Colles骨折疗效较Smith骨折效果较好。老年人劳动强度低,对腕关节的功能要求相对较低,故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操作方法简单,经济适用,对老年患者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安桢中医骨伤科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109-110
  [2]王亦璁 骨与关节损伤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662
  [3]Dienst M, Wozasek GE, Seligson D. Dynamic external fixation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J].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7, 338:160 171.
  [4]魏国俊 骨科常见疾病诊疗对策,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203 .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究细菌感染中应用降钙素原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细菌感染病例,分为实验组(细菌、病毒感染)与对照组,实验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行PCT检测,观察检测水平。结果:实验组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细菌感染患者与病毒感染患者PC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感染者PCT比轻
【摘 要】 目的 探析双极电凝与单极电刀在扁桃体于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双极电凝组(观察组,n=50)与单极电刀组(对照组,n=50)。比较两组切除双侧扁桃体所需时间、出血量、伤口疼痛评分、白膜脱离情况、术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19.54±6.51)min vs (38.46±7.88)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
【摘 要】 目的 调查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 方法 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标准,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全科医学科共526例患者进行统一调查,统计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并收集患者的体重指数、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数据。结果 526例的患者中内科患者362例,外科患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