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颗粒沉降和分选规律研究

来源 :力学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a516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了尾矿颗粒在流体中沉降和分选规律研究。首先,对尾矿颗粒在流体中受力特征和各种力作用效果进行分析;其次,对牛顿流体中尾矿颗粒沉降和分选进行研究;再次,对宾汉浆液中尾矿颗粒沉降和分选进行研究;最后,对理论公式进行了讨论和结果验证。论文确定了尾矿颗粒在不同流体中的沉降特点,提出在浆体流动中不沉的最大粒径,推导出球形颗粒的沉降微分方程,推导出颗粒最终沉速和沉降距离,求得了颗粒水平运移距离,结果讨论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针对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企业人才需求侧之间不匹配、职业能力培养没有跟上企业岗位工作能力的升级迭代的问题,借鉴其他地区的人才培养经验,构建基于产教融
依托高速摄影系统,本文探析了固体壁面和单个球形颗粒附近激光诱导空化泡溃灭过程中的射流行为。在实验过程中,主要对空化泡与颗粒间的无量纲距离以及空化泡与固体壁面间的无量纲距离进行了精确控制。基于高速相机所捕捉到空化泡完整动力学过程的图片和数据,发现无量纲数α(空化泡-颗粒无量纲距离与空化泡-固体壁面无量纲距离间的比值,表征空化泡在固体壁面与颗粒附近的相对位置)对实验结果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并基于此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与无颗粒的情况进行对比,颗粒的存在使空化泡溃灭时的射流方向产生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1]。文献报道MG平均年发病率为7.4/10万。重症肌无力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具有病情多变化、反复、危重、死亡率高等特点。而脑梗死则是一个多危险因素的神经疾病,致残率高,MG与脑梗死合并的危重症患者较少见[2]
本文从能量原理出发,以混合变量的最小势能原理为理论指导,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求解出了静水压力作用下三边简支一边固定、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支、三边固定一边简支三种不同边界条件下矩形板弹性阶段的挠曲面方程,并通过应用数值分析软件对方程组求解,将所求得的数值解与有限元的模拟值进行数值分析。对于矩形板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弯曲问题已经有很多相关研究,但本文方法是一个新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方法对于工程实际中各种相关问题拥有良好的实用性,计算方法为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结合WORLD模式教学法在普外科本科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在本院普外科实习的160名护理专业本科护生,按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0名,对照组(2017年2月—2018年1月)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实验组(2018年2月—2019年1月)采用集束化管理结合WORLD模式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后,分析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考核两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很高兴参加王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和大家共同缅怀王仁先生。我讲两点。第一点是根据我个人的研究经历。1960年我还在大学里念书,要学的课程是材料动态力学性质,那个时候,唯一可以找到的一本参考书就是王仁先生组织北大的几位老师翻译的,考尔斯基刚刚出版的《固体中的应力波》,而且这本书也是国际上这个专业当时新出的为数不多的书,我们那个时候就是靠这本书进入到固体动力学这样一个全新领域的,可见王仁先生的眼光和前瞻性有多高。
为了减少船体振动与辐射噪声,采用声子玻璃和弧形衔接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轻质阻尼基座。然后用加速度振级落差表征其隔振性能,开展了水泵电机激励下的基座隔振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基座在20~10 000 Hz的频率范围具有显著的隔振效果,相较于同尺寸钢制基座,其振动落差总级可达12.93 dB。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本文设计的轻质阻尼基座具备高强度、高阻尼、宽频隔振的特点,在舰船机械设备等减振降噪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
舰载飞机全机落震试验是考核机体结构、起落架以及机载设备承受舰动态冲击载荷能力的整机级试验,但作为大型动态试验,其试验规模大、准备周期长,一般承制单位难以实施。本文提出了一种舰载机缩比落震动载荷预计及试验方法,该方法在保证动力学相似的前提下,将原型机按照等比原则进行缩放;同时,设计了一套全机落震试验方法,经过动力学相似理论的推导,可将缩比模型落震试验结果还原到原型机载荷。该方法以较低成本预测了原型机全机落震试验结果,经过原型机试验验证,满足试验预计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对舰面动载荷进行提前预计与分析。
层状弹性体系力学是弹性力学的一个分支。首先介绍层状弹性体系力学的发展历史。其次介绍N层弹性体系的力学分析与计算,内容包括基本假定、应力和位移分量的表达式、定解条件、根据定解条件建立求解积分常数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由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积分常数、贝塞尔函数的计算、积分计算公式、数值积分、后续的力学计算以及计算算例。最后介绍层状弹性体系力学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研究了双臂弹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的改进型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NDO)设计、新型自适应动态终端滑模控制和弹性振动抑制问题。首先,考虑空间机器人的关节弹性,基于非线性级联系统的结构建立弹性关节空间机器人模型,分为外环机械臂动力学和内环关节动力学,具有渐近稳定性。针对外环机械臂动力学模型,设计基于改进型NDO的新型自适应动态终端滑模控制算法。针对内环关节动力学模型,设计力矩反馈控制算法来抑制弹性关节振动。本文提出的基于非线性级联系统的自适应动态终端滑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