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航班运行规律的典型机场NOx浓度临近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环境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天津机场区域考虑航班运行影响,应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建立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型,对因子间的共线性问题和交互作用进行改进,得到最优的NOx浓度预测模型.选取天津机场区域2019年11月—2020年3月环境、气象及航班数据,建立改进的GAM.结果显示:①改进的GAM预测效果优,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浓度峰值及变化趋势;②样本量会影响模型选择的因子数量及模型性能;③改进模型adj-R2为0.940,实测和预测NOx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975,预测效果好;④航班活动对机场区域污染物浓度影响较大.改进的GAM考虑污染物浓度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及影响因子之间交互作用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使模型精度进一步提升.GAM对污染物浓度的准确预测可为机场区域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长江流域是我国淡水湖库最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由于氮、磷人为富集导致富营养化问题较为突出.现有单一湖库污染源解析的研究具有局地性,难以揭示长江流域湖库群氮、磷污染源的区域性特征.因此,本研究构建了基于Moran\'s I模型、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的污染源解析模型,分析了长江流域38个湖库的氮、磷来源及其区域性特征,并评估了不同空间范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对氮、磷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江流域湖库群TN和TP浓度的空间相关性均较差,不适合将
硫酸厂污泥中砷(As)的含量和浸出毒性高,环境危害大,处理难度高.以9家硫酸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究污泥中As的赋存形态、浸出毒性和来源,探讨污泥中As的浸出机制,以期为含砷污泥的处置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9家硫酸厂污泥中As含量高达2.61×104~1.50×105mg·kg-1,浸出浓度为73.6~1.47×104mg·L-1,属于危险废弃物.污泥中As主要以三价砷(As(Ⅲ))和五价砷(As(Ⅴ))的形态存在,As(Ⅲ)的赋存形态包括铁(氢)氧化物表面吸附态和As2O3,而As(Ⅴ)主要
为探究南疆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因素对其的影响,采用MODIS MCD19A2数据集2010-2019年的气溶胶数据,分析南疆地区近10 a来AOD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因素对AOD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空间分布上,AOD高值区分布在海拔较低的盆地地区,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空间分布季节性差异明显,春季高值区域面积最大,夏季高值区则集中在巴州中部(若羌县)与和田地区东南部(民丰县),秋冬季AOD分布特征无明显变化但值相对春夏季较低.②变化趋势上,10 a间南疆地区AOD年均值为0.27
以生活垃圾可燃组分焚烧炉渣为研究对象,基于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了一种简单快捷的炉渣质量快速评价比色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4种生活垃圾可燃组分(纸类、橡塑、织物、混合组分)制备焚烧炉渣并获取图像信息同时测定热灼减率.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炉渣颜色与热灼减率差异显著,且除橡塑组分外,其余组分炉渣颜色与热灼减率存在显著相关性.选取混合组分炉渣热灼减率与颜色信息分析划分了 6个颜色质量等级并生成色卡.该方法将炉渣外貌特征与焚烧炉焚烧效果建立关联,可为垃圾焚烧现场快速评价提供参考.
生物转化是影响有机污染物毒性的重要过程,细胞色素P450酶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新烟碱类农药对于哺乳动物毒性较低,但是经过P450酶的转化后,可能会产生毒性增强的代谢产物,提高环境和健康风险.本研究以噻虫嗪(TMX)为例,采用计算模拟的方法研究P450酶催化下TMX的代谢路径和产物,探讨该类污染物N-脱烷基的反应机制.计算结果表明,P450酶代谢TMX有两条不同路径:一条是经过两次O-亚甲基羟基化后通过水桥开环生成毒性减小的噻虫胺(CLO);另一条是通过氢提取/羟基反弹羟基化甲基的过程,然后经水桥转移氢质子
为了提高褐铁矿对砷的吸附能力,分别采用球磨和煅烧的方式对褐铁矿进行改性处理.使用氮气吸脱附法、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改性材料进行表征,探究其去除水体中As(Ⅴ)的吸附机理及对土壤砷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材料对As(Ⅴ)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由颗粒内扩散控制,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球磨24h的褐铁矿对As(Ⅴ)的吸附量可达到5.76mg·g-1;而400℃煅烧后的褐铁矿对As(Ⅴ)
应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联用技术对电子废弃物拆解不同生产工艺排放废气、周边环境空气、土壤及地下水中二噁英(PCDD/Fs)浓度水平和排放特征进行了监测分析,并采用VLIER-HUMAAN模型评估其对人体的暴露风险.结果表明,该电子废弃物拆解废气PCDD/Fs毒性当量浓度为0.0033~9.11ng·Nm-3(以I-TEQ计,下同),不同生产工艺作业区PCDD/Fs排放浓度水平及其排放因子差异均较大,PCDD/Fs浓度排序为:火法冶炼>塑料造粒>加热滚板>加热烤板;PCDD/Fs
喀斯特山区土壤空间异质性强,污染物在洼地土壤之间可能通过独特的地表与地下二元水文地质结构的贯通互联而发生转移.通过对喀斯特山区砷渣堆场的废渣及受其影响的土壤中砷含量、分布和迁移等进行系统分析表明,降雨淋滤砷渣产生的废液随地表和地下径流远距离迁移影响洼地土壤;pH从渣场经麻厂到屯脚洼地沿迁移路径升高,均值分别为3.3、6.8、7.5;As含量沿线降低,分别为59.87、28.96、20.51 mg·kg-1;洼地土壤多因排水条件差发生内涝淹没呈面状污染扩散展布.单因子和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耕作层(0~3
新型溴系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生产和使用量日益增大,在环境中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其生态风险正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有关DBDPE对陆地无脊椎生物毒性效应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知之甚少.探究了不同剂量(5、10、20、50和100mg·kg-1)DBDPE暴露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生长、行为特征、抗氧化系统的毒性作用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暴露剂量范围内(5~100mg·kg-1),DBDPE胁迫对蚯蚓的生长和回避行为没有明显影响,但能诱导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与
针对当前城市群发展中所映射出的高碳排放现状,选取京津冀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及产业部门两个层面的网络模型.结果发现,在区域层面,北京、天津、河北隐含碳排放量均呈稳步增加趋势,其中,北京受减排政策影响隐含碳排放量增长幅度较小且排放强度最小,而河北作为城市群主要工业生产区,排放量及排放强度依然居高不下.在产业部门层面,部门隐含碳排放量中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处在前列,而前者主要受到产业趋同效应影响,后者揭示北京对外调电依赖程度愈发明显而河北作为燃煤发电地区碳排放量增长迅速.对比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