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与今的穿越:漂流漓江下游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1272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朔的山因为水溶作用的缘故,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山势很奇,这边可能还是低缓的坡面,那面却陡然下降。游阳朔,乃至整个桂林,是需要想象力的。
  提前实施的漂流计划
  来阳朔,不坐船似乎说不过去,至少当地人都是这么说的。
  若是夏天来玩,水流较大,去哪儿坐船都合适,只要避开人流高峰即可。可是秋冬时节来玩,还是走水流量比较大的漓江下游比较好。
  近年来,漓江水量明显减少,冬天尤其明显。桂林市政府近年来也开始采取一定的措施,筑坝蓄水,每天早上定量往漓江中注水,以免江水断流,游船不行。尽管如此,船行上游,还是因为江水清浅,而少了几分古意。
  我选择的是从县城的富安码头出发,经福利镇,漂流至留公古村。40多年前,电影《刘三姐》的剧组选择这里作为主要的外景拍摄地,因而这一段江面也被称为“刘三姐水上公园”。这也是一条绝好的骑行路线,因为前往留公村的公路也是阳朔县乃至整个桂林市少有的滨江公路。
  记得我登船那天是个少见的阴雨天气,雨刚停歇,我本想在江边散散步,运气好的话还能在白沙湾撞见渔民——白沙渔火可是阳朔八景之一。这时,一位船夫靠近了,几番劝说后把我哄上了船,漂流计划不得不提前实施。
  “雾重庆,夜上海,烟雨桂林秋北京,这是中国最美的四个景色,坐船看漓江,这种天气最合适了。”船夫小黄口才不错,而我也喜欢随遇而安的旅游,舒适从容,而且往往因为没有计划而常有惊喜。
  小黄在出发前先向我介绍了沿途安排,包括可以在哪些大景点附近停靠拍照,来回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我晚上有安排,最好定在几点比较合适。他的时间可以精确到5分钟以内,“我们差不多45分钟后到阳朔”,这是他中途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回到码头后,我对了一下表,相差不过一分钟。“你可以先玩再给钱,回来后再给。关键是你要玩得开心。我们做的主要是回头客的生意。你想拍照的时候,我就把船开慢点,停在岸边也没关系。你玩开心就好。”
  小黄说得我只恨没多带几个朋友过来。事实证明,这一趟漂流,比此前此后的漂流都要成功。
  虽说这个季节的游客少了些,但平时还是人来人往,一趟一百多的费用并没有吓倒大多数人,江上往来的船非常多。而且因为多是机动船,形成的水波特别大,往往把个江面搅得支离破碎,漓江上游便是如此。漓江的一大美景便是江中倒影,至此已经破坏殆尽。但是在这么一个烟雨天气,下游似乎只有我们这么一艘船。江面也很宽,可以任意穿行,我拍够了太多有倒影的漓江风光。
  
  带着想象力上船
  “美不美?”已经记不清小黄是第几次问我这样的问题了。忙着在船头拍照的我,懒得频频走到船尾去,于是频频点头。
  “在阳朔拍照片是件很简单的事,因为镜头朝向哪儿都是风景;在阳朔拍照又是一件极困难的事,因为大家拍出来的照片好像差不多。”我在微博上如是说。
  不过真正考验人的还是想象力。游阳朔,乃至整个桂林,是需要想象力的;没有充足的脑力,就无法彻底感受和理解景色的精妙。阳朔的山因为水溶作用的缘故,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山势很奇,这边可能还是低缓的坡面,那面却陡然下降,有点像摩托车比赛的起跳台,有的还露出了森森白壁。
  造型各异的阳朔山水激发了往来游客的想象力,也因此诞生了许多趣味盎然的名字,如老人牵马、白鹤迎宾、拇指峰、秀才看榜、雄狮守江、小鸡爬山、八仙过江、雪狮岭、双马过江
其他文献
摘要:以“酸碱中和反应”复习教学为例,简述如何通过提炼核心知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渗透化学学科观念,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建构初中化学生态复习课堂。  关键词:酸碱中和反应;学科观念;教学反思;初中化学;复习课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2-000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2.023
摘要:初中化学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是帮助学生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重要依据,此类实验原理清晰、操作简单且现象明显。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是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实验,该实验的创新设计能缩短实验时间、展现丰富的实验现象,更能激发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各种因素的思考,阐释了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硝酸银溶液: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创新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new things about the atmosphere1 and environment on Mars. They found a “toxic cocktail” of chemicals that would easily kill any living organism2. The chemicals have been fou
摘要:化学基本观念是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化学观念的形成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习意义重大。运用“支架式”教学原理,以“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应用”的教学设计为例,对中学化学以“观念建构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化学观建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2-0072-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摘要:2015年河北中考理综第35题是一道综合性化学科学探究试题,试题的命题背景源于教材,问题的落脚点高于教材,且在问题的设置中突出了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概括总结等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同时还融入了分类和守恒等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对今后的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建议在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中,一是对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进行深度拓展研究,二是提高实验教学的常态化,三是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设计;洗衣服;分散  一、背景分析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是2019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的课题之一。《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在教材方面,人教版教材将此内容安排在第九单元第1课题《溶液的形成》,以“溶解、溶质、溶剂、乳化”为关键词展开论述;沪教版教材将此内容安排在第6章第1节《物质在水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J.Cunnighan,1991)。在化学教学中,开发化学扑克牌游戏作为化学资源,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基本化学用语的记忆整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构建能力,从而帮助同学们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引发了教学目标的变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成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项目化学习倡导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利用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通过寻求项目与学科核心知识的内在关联,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和高阶学习。在“碳及其氧化物”复习课教学中,以“你了解温室效应吗?”为项目主题,通过“温室效应的产生”“温室效应的利弊”“如何减少温室效应”等话题的讨论,帮助学生重新梳理
摘要: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理念,依据“电离平衡”的相关教学要求,对“弱电解质的电离”进行教学实践,采用实验探究,问题引导,教师深化的教学策略,通过“化学平衡”迁移“电离平衡”。发展学生对水溶液中平衡的认识,深化学生对弱电解质的电离核心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电离平衡;弱电解质;迁移;实验探究;深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6-0087-03 中图分
摘要:将高一繁杂琐碎的元素化合物学习根植于项目式学习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同时有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以“工业尾气SO2的治理”项目为例,对项目的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查阅资料、实验探究、组内和组间评价、反思总结等途径获得核心知识,提升关键能力,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元素化合物;工业尾气SO2的治理  文章編号: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