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1960年间,在泛政治化的现实语境中,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批现实题材故事片集体亮相,其中包括《上海姑娘》《生活的浪花》《探亲记》《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山里的人》《一天一夜》《柳湖新颂》等。这些影片在表现现实方面走上了两条道路:一是紧跟"大跃进"这一时代主旋律的跃进片,一是在艺术上有所追求或者对现实的反映上有所突破的现实题材影片,这两类影片截然不同的命运成为那个年代电影与政治交媾或博弈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