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和数据联合驱动的并网逆变器多工况阻抗获取方法

来源 :电力系统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flgvd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大量逆变器接入电网时,会发生谐波不稳定问题.并网逆变器dq阻抗的准确获取是分析该问题的关键前提之一.仅基于知识驱动的白箱建模方法难以适应工程现场信息保密的实际情况,黑箱或灰箱测量方法会向实际系统持续注入谐波扰动;仅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难以合理确定输入变量.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和数据联合驱动的并网逆变器多工况dq阻抗获取方法.首先,基于知识驱动建立小信号模型以选取输入变量;然后,结合数据驱动具有较好拟合输入输出变量间非线性关系的优点,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核极限学习机获取多工况dq阻抗;最后,借助RT-LAB搭建半实物实时仿真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其他文献
智能社区电池储能监控系统采用分层的设计方案,最低层为设备层,包括储能逆变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智能电表、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用于控制与分析的FPGA开发板、断路器等;中间层为通信层,所有的硬件设备通过通信模块接入网络交换机,数据交换通过以太网实现,软件部分实现与这些硬件设备的通信协议,如IEC 60870-5-104通信协议、Modbus/TCP通信协议等;最上层为电池储能监控系统应用层,用LabVIEW集成开发环境实现多种功能模块,如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功能、画面显示、报警功能、
近年来量子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并在多个领域有了广泛应用.针对量子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展望.首先展示了量子技术在电力领域应用的量化布局,重点归纳了其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态,然后分别对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以及量子材料等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量子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背景下,国家提出要促进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而电力能源是主要战场.将“永临结合”建设理念贯穿于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缩短工期,节约建造成本.从“永临结合”的解决思路、理论依据、解决方案、“四节一环保”及优化施工工序等方面多维度探讨了变电站工程永临结合的优越性,并通过安徽某500 kV变电站工程永“永临结合”实践,分析其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成效明显,可复制推广.
Rapidly identifying protein complexes is signifi-cant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of macromolecular interac-tions an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overlapp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diseases.To date,existing computational meth-ods majorly focus on deve
多端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技术是解决新能源发电集中并网和远距离传输问题的有效方案.直流潮流控制器(DCPFC)是直流电网稳态潮流调节的核心装备,也可为直流短路暂态故障电流抑制提供限流能力.文中概述了直流电网的发展现状及其对DCPFC的需求,归纳对比了已有DCPFC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和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线间DCPFC的潮流转移原理、拓扑结构和样机进展,总结了故障限流型DCPFC的限流原理、拓扑结构和实验样机.最后,对DCPFC研发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
由于换流变压器直流试验无法用交流试验替代,为换流变压器尤其是阀侧绕组的零缺陷投运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分析了现行国家和电力行业标准规定的换流变压器直流耐压局部放电(PD)试验程序,以及与超宽频带检测用脉冲群快速智能聚类和分离技术的融合技术方案,包含剔除噪声源后与加压幅值相关的PD源放电幅值、频次等数据处理和显示技术,在满足工程应用的同时可方便试验操作人员对试验过程数据进行把控和判断,并考虑后期耐压数据追溯和对比分析的需求.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最为基础的配套设施.推进集约共享型有序充电网络布局,可提高充电桩利用效率.对于老旧小区,电力部门应主动对接物业、社区、街道,联合排查老旧小区充电桩报装需求,统一集中安装充电桩,从而满足充电需求,同时进行共享化管理,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并安装智能充电控制器对小区需要进行充电的电动汽车进行多级排序,实现充电效果综合最优.
传统输电电缆直埋敷设方式和排管敷设方式正逐步被淘汰,电缆隧道因安全性及隐蔽性等诸多优点正被大量应用.地下电缆隧道具有隐蔽性,传统依靠仪器测量所得的隧道轴线坐标存在较大偏差,而全球定位系统(G P S)装置在地下使用受到限制.为此基于多级控制网测量技术对电缆隧道轴线测量进行了分析,利用联系三角形法实现角度的传递,采用铅垂法传递求得高程数据,并通过在世博电缆隧道轴线测量上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混凝土电杆作为10 kV配电网架空线路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钻石型配电网建设的加快推进,对混凝土电杆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对近3年内10 kV配电网用混凝土电杆进行质量检测,对检测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汇总,发现外观质量缺陷是混凝土电杆的主要质量问题.最后对外观质量典型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升混凝土电杆制造质量,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降低电网变电站鸟害风险,首先探讨电网变电站内潜在筑巢鸟类的种类,随后从变电站户外/半户内/户内站类型、电压等级、鸟巢位置、鸟巢发现时间等维度,开展变电站鸟害统计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苏州电网目前采用的“驱、堵、引”等3类鸟害防治措施,提出了变电站鸟害防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