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湖南发展“火车头”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最具发展活力的‘超级板块’,长株潭城市群将全力破除行政壁垒,整合资源要素,推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建共享。”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易春阳说。
  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渐入佳境,融城和协同效应明显,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都位居湖南省前列,实现了“1 1 1>3”的效果,成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我们集团湘潭基地2000多名员工超过八成家在长沙,公司每天派出8台大巴往返于长沙和湘潭接送员工。”总部位于国家级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湘潭经开区”)的泰富重装集团高级总裁谢芳莉说。
  长沙、株洲、湘潭同处湘江中游,三市呈“品”字形分布,市中心彼此相距约40公里。湖南省委党校经济教研部教授王克修介绍,长株潭三市地理位置相近,功能定位互补,适合“组团式”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干部提出三市一体化发展建议。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此为契机,湖南在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确立了“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原则,三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产业布局进入一体化发展“快车道”。
  在顶层设计方面,湖南省设置了高规格的统筹协调机构——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工委、管委会,负责长株潭城市群规划编制、制定大政方针、标准和评价体系,组织重大区域性协调。
  截至目前,湖南已建立起了由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18个专项规划、100多个示范片区规划和长株潭三市规划组成的全方位及多层次的改革建设规划体系。
  湖南部分基层干部和专家学者认为,最近10年来长株潭一体化之所以取得较大进展,关键得益于顶层推动有力,规划一体化体系基本形成,规划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有助于打造长江中游、我国中部的经济轴心和交通枢纽,进而加强对湖南的辐射带动作用。事实上,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也是中部六省城市中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曾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
  当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已迈向基本现代化的新时代。要向着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进发,长株潭就必须进一步整合资源要素,不断破解瓶颈制约,努力建成一个高度联系、分工明确、生态型的、绿色发展的高效率城市群,通过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个湖南的发展,也向全省和全国交出改革探索、创新发展的阶段性答卷。
  “全线飘红,形势喜人。”聊起2017年各项经济指标,湘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孙银生如数家珍:去年全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134.4亿元,增长24.3%;工业总产值1230.1亿元,增长21.6%。
  过去,湘潭经开区所在的湘潭县响水乡还是偏僻闭塞、贫穷落后的农村。如今,这里已成为工业发达、产城融合的新区。孙银生说,最近10年来,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长株潭三市结合部成为“融城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王克修认为,长株潭城市群深度融合最直观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2009年三市实现通信同号,使用统一区号0731;二是三市基本形成“域外大联通,域内微循环”的交通网络。
  目前,长株潭三市已开通12条跨市运营的公交线路;三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65公里,国省道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3000多公里。高铁从长沙出发15分钟到株洲、16分钟到湘潭。长株潭城际铁路建成运营,长沙至株洲、湘潭最快旅行时间缩短至30分钟之内。
  易春阳介绍,长株潭城市群还联合争取到了众多含金量极高的国家级发展平台,比如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
  湖南10年前提出以长株潭为主体创建“两型社会”,当时不少干部群众不理解,认为“穷省办了富省的事”,但如今“两型社会”建设已成为长株潭城市群最闪亮的名片。
  在这张名片里,最值得书写的是湖南对长株潭“绿心”的保护。“绿心”地处长株潭三市结合部,面积522.87平方公里。这一带全是低山丘陵,植被茂盛,郁郁葱葱。曾经,三市城市边界不断扩张,“绿心”一度被侵蚀蚕食,逐年缩小。
  在创建“两型社会”过程中,湖南从规划编制、立法保障入手,先后出台《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湖南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条例》,形成了“绿心”保护顶层设计,将“绿心”90%以上区域划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
  曾几何时,湘江污染全国闻名,一批高污染工业密布湘江沿岸。为了重现一江清水,湖南近年来将湘江治理作为“一号工程”,曾经的“污染大户”——长沙坪塘老工业基地、湘潭竹埠港重化工区、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经历了一场重生式的大改造。坪塘21家企业全部退出,清水塘193家企业进行了退出、搬迁、升级,竹埠港28家化工企業全部关停,彻底切断污染源头,“退二进三”“腾笼换鸟”,三大工业区脱胎换骨,未来将蝶变为现代生态新城。一系列重拳出击,湘江治污成绩斐然:湘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鱼类资源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
  近年来,湖南还将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确定为长株潭三市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实施统一标准、统一预报预警、统一防治、统一执法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据新华社)
其他文献
核桃嫁接成活率低,是制约良种核桃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核桃嫁接的技术问题,大面积推广核桃良种,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甘肃省华亭县西华川核桃采穗圃开展了核桃夏季方块芽接苗木培育技术试验研究。经过4年的探索,攻克了技术难关,使嫁接核桃苗成活率高达94%以上。核桃夏季方块芽接技术已通过华亭县科委的技术鉴定。    一、砧木苗的培育    1. 圃地整理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结合耕地每亩施入厩肥
努力实现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近日,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结交流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会上强调,面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势头的艰巨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
回良玉在夏粮生产座谈会强调  毫不松懈抓好麦田管理 千方百计夺取夏粮丰收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主持召开了夏粮生产工作座谈会。  在认真听取了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负责同志和农业部小麦专家组负责人的发言之后,回良玉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夏收夏种夏管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行动,全力打赢“三夏”生产这场硬仗。一要狠抓小麦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药材行业也深受其害,部分品种供大于求,出口不畅,价格下降,导致种植户、经销商苦不堪言。受大环境影响,2009年药材行业将会步入相对的低谷缓慢发展期,家种药材多数价格下滑,药农势必感到很茫然。但医药需求是刚性的,人类不可能没有病,加上国家政策对农业及药业的倾斜,草药成本低廉等有利因素,中医中药这祖国传统的瑰宝一定会大放异彩再显身手。对药农来说,当前急需解决的是:2009年
2020年,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  这一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四五”的奠基和启动之年。  然而,这样一个里程碑式的关键年份,我们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也给决胜“十三五”出了加试题。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南科技人从不畏惧,从来坚定,始终奋进,誓要确保决胜全面小康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科技创新平台是我省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以色列科学家最近證实,名为“鲑居尾孢虫”的寄生虫体内没有线粒体基因组因此无法呼吸,这是地球上已知首个不呼吸的动物。  特拉维夫大学的多萝西·霍雄领导的团队对鲑居尾孢虫进行显微镜和基因组分析后发现,这种寄生虫没有线粒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是动物线粒体内虽小但至关重要的DNA部分,包括负责呼吸作用的基因。  霍雄表示:“这种基因萎缩对这种寄生虫来说可能是好事,这使它能尽可能快且频繁地繁殖。”  据《新
《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科学家们报告称,在加里曼丹岛发现一幅迄今已知最早的具象绘画。这幅洞穴画描绘了一只并不清晰的动物图案,可以追溯到至少4万年前。  婆罗洲东加里曼丹省的石灰岩洞穴内含有数千幅岩石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为红橙色的动物(主要为野牛)画像和手印画;中期为深紫红色的手印画和复杂图案,旁边还有一些人物描绘;晚期为黑色颜料画的人物、船只和几何图案。不过,这些作品的具体创作时
辽引红小豆1号(原代号:9218—816)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引进的11个参试品种中精心培育和筛选而成的红小豆优良新品种,它以优质、高产、多抗、早熟、广适等多种优点受到人们青睐,已经通过专家鉴定。可在我国无霜期达到110天以上的地区种植。    一、特征特性    1. 植株形态。苗期生长健壮、幼茎绿色。植株直立生长,株高69.2厘米,分枝数3~4个。叶片心脏形,绿色,叶柄较长。花瓣黄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此前,我国于2005年测量公布了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即8844.43米。几次"身高"含义不同此前,我国曾两次测得珠峰"身高"。1975年,中国登山队首次测得珠峰海拔高程8848.13米;2005年,我国测得珠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此次公布的新高程8848.86米刷新了珠峰的新高程,这是否意味着珠峰"长高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国内外科学领域发生了哪些大事?本刊根据各大机构的盘点,综合梳理出这些值得被记住的科学事件。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人的心都为之牵动;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让全球发展晦暗不明;受到严重冲击的国内经济,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巨大压力……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各种不利环境,我们却惊喜地发现,2020年科技之树依然硕果累累:从“激活”隐藏的HIV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