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安平与《近百年湖南学风》的销售广告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y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3年,钱基博担任国立蓝田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在湖南安化蓝田的深山中,钱基博写下地域文化研究名著《近百年湖南学风》。该书从1840年前后写起,重点记载汤鹏、魏源、罗泽南等十七位湘人的光辉事迹。是书的缘起,与钱基博亲身感受湖南土地刚强、民性倔强的风俗不无关系,而他所褒扬的“学风”与今日所言者区别较大,他所言的乃是湖湘俊杰在乱世中的卓言异行及其处变不惊、从容鎮定的精神风范。
  此期,正在国立蓝田师院政治系任教的储安平偕妻子端木露西开办了袖珍书店,兼营出版业务。1943年6月,《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被储安平纳入其所主编的“袖珍综合文库”中予以出版,丛书中还有陈之迈的《最近五十年之中国政治》、吴稚晖的《四十年前之小故事》、谢贻徵的《纵横谈欧洲》及端木露西的《海外小笺》。是书的版权页信息云:“《近百年湖南学风》,定价每册五元(外埠酌加邮运费)。著者:钱基博。发行人:储安平。发行所:袖珍书店(湖南蓝田光明山)。印刷者:启明印刷局(湖南蓝田)。民国卅二年六月二十日湘一版。有著作权,不准翻印。”战时的湘中僻处一隅,出版气象并不乐观。
  为扩大销量,储安平想了许多办法。他为这书设计了长长的广告语,印在醒目的书首。前此研究者少有注意,故抄录如下:
  无锡钱子泉先生早负文名,海内传诵,综合文史,尤能独具只眼,自名一家。来湘五载,读湘贤书逾二千卷,兹应本店之请出其余绪,为《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表彰乡贤,以砺士习。本集先论汤鹏等八人,后集续论刘蓉、郭嵩焘、王闿运、阎镇珩、邹代钧、罗正钧、谭嗣同、蔡锷及章士钊等九人。近百年来湖南之文学、武功、军事、外交、政治各方面人才俱全本书。钱先生论湘贤,不重事功之叙述,重性格之剖解;研究其学问道德之如何涵养,事业文章之如何成功。取精用宏,弥为珍贵,得此一卷,不啻读湘贤书千卷。
  这则图书广告先从钱基博的学问和文名入手,接着点明钱基博著书的学术储备——“读湘贤书逾二千卷”。以钱基博的阅读量而言,这一数据可能并非储安平的夸饰。紧接着将《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的学术旨趣简要概括而出。读者读此一卷,不啻经由钱基博的眼而得以领略近百年湖南先贤的事业文章和学问道德。其言下之意当然是此书大值购买了。这广告可说是《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的精炼提要,很能引起读者购书的热情。然而储安平的策略不止于此,他还别出心裁地让每一部书都变成“签名本”,即在广告下头特别印制钱基博手书“钱基博”三字。一并地,储安平也将自己的主编头衔印得十分显目,云“袖珍综合文库,储安平主编,国立师范学院教授,前中央日报社总社主笔”。不幸的是,此书虽经储安平如此精心的设计,且广受各界好评,但图书的销售额似乎并不高。原因呢?一是定价太低,关于其价格,曾有人回忆云,“一本大约等于一碗阳春面”(俞润泉《旧籍重光》,见《读书》1987年第四期第107页);二是储安平出书心切,故此书虽薄薄一册,居然分前、后两集出版,且前、后集印数不等,不便读者使用,难怪销路不广。
  为时局所限,储安平实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破解销售困境。他只能在书末发布《征求注册读者》的启示吐露心扉,试图打动读者。该启示云:“我们的书定价都很低,目的要想减轻读者负担,使大家都能购买,但邮资一再加价,邮费虽低,而写信所费的邮票负担仍重,因此我们决定举行‘注册读者’的购法,藉以减轻读者的邮费负担。手续十分简单,账款绝对保证,长期办理,随时可以加入,请阅书内所附说明。”这种会员制的预购模式并不新鲜,在抗战的特殊环境下更难以实施。
  1944年,在湖南安化桥头河开设求知书店的龙良臣选择重印《近百年湖南学风》,他仅做了两样改变,就使这书的销量大为改观。第一,将前、后二集合并,使是书得以完璧;第二,把长长的售书广告和繁琐的《征求注册读者》悉数删除,仅在封面留下两行字——“发挥湖南人的精神,完成大时代之胜利”。龙良臣此举大获成功,故今存世的《近百年湖南学风》多即此本。
  图书销售有学问,但此中学问并不全在广告上,观储安平出版《近百年湖南学风》可知一二。要言之,彼时的储安平发行书籍并不成功,他在出版行业大放异彩要等到几年之后创办《观察》杂志。
其他文献
由于我曾对非洲进行过考察,人们常会问我这样的问题:大部分人在谈到非洲时,讲述了太多的混乱与落后,那些说法都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我们对于非洲的投资和帮助是有意义的吗?  我的回答却出乎他们的意料:那些说法大都是真的,但它们只代表了非洲刚刚过去的一个阶段,而如今非洲已经到了下一个阶段的大门口。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国际上世界对于一个国家的认知总是滞后十几年的时间。最早面对这个问题的国家是日本。二十
一  湘人,湖南人的简称。湘人的经济学,自然就是湖南人日常经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经济理念、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经过现象梳理、理论总结和逻辑化后形成的学说。  经济生活的现象总是纷繁复杂的。有人说,长沙人嘴巴子厉害;有人说,常德人会做生意;还有人说,邵阳人性格直率。有人问,长沙人为什么喜欢臭豆腐?湘潭人为什么爱嚼槟榔?还有人问,整个湖南人人都吃米粉,为什么搞法差别还蛮大,味道也不同?当然,流行最广的说
丘良任、潘超等编的《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收录了自唐代至民国千余年间四千四百零二位诗人创作的六千余篇、近七万首竹枝词,堪称目前辑录竹枝词最多、最全的汇编总集。全书按省份分卷,在“山东卷”录有浙江武义人何葆仁的一组《武城竹枝词》,共四十七首,细致描述了武城从年初至岁末的民俗事象,有较高的民俗学、社会学和文献学等方面的价值。  笔者通过考察作者何葆仁的生平经历,发现《武城竹枝词》中
被誉为“文坛常青树”、民国十大才女之一的苏雪林,以散文集《绿天》和自传体小说《棘心》登上五四文坛,其后大半生则以屈赋研究和神话研究闻名学界。纵观这位一直自命“五四人”的非凡一生,她才华之出众,成就之骄人,因渴求新知而遭受打压之残酷,抗争之激烈,及其性格缺陷之醒目,俱现一身,足为今人提供借镜。一  苏雪林的前半生备受封建专制社会的残酷打压,作为女性的基本权益被剥夺殆尽。首先是身体遭受摧残,她四岁起被
清初藏书家、文学家王应奎是江苏常熟人。他的居住之地虽靠近市廛,却交通不便,如处岩壑。科举失利后,他就在这僻静的所在构筑藏书屋“柳南草堂”,积书数万卷。每天埋头在书堆里,刻苦攻读,潜心著述,不管外面的世界怎样变化。  王应奎给后人留下的《柳南随笔》、《续笔》、《柳南文钞》,有很大部分记述了士大夫文人的遗闻轶事、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他究名物之根柢,纠史实之谬误,为我们研究江南人文历史提供了大量有用的
我国的文化经典繁多,如何发扬经典、普及经典,有多种方法。这里以古代的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为例,介绍一种新颖的文本排版方式,作为发扬经典、普及经典的助力。本文先说明《文心雕龙》之所以是经典的理由,然后说明这种排版方式的新颖之处,以及它对普及经典的助力为何。  文化经典如《诗经》、《楚辞》、《论语》、《孟子》、《庄子》、《史记》,如唐诗、宋词、元曲的杰作,如历代其他各种非韵文的名著。经典的价值在于
一、 两重气质:人文与启蒙  在人类文明史上,“真”、“善”、“美”应该说是现代性链条上最为基本的三元素。而作为具有灵魂意义的“善”,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数个世纪的行走中却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得风顺水,我们看到,在二十世纪舶来中国后的情形也大致相当,尤其是传统以“仁”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受到挑战后。譬如同样是讲“爱”,当西方的“博爱”遇到中国的“仁爱”后,就呈现出了一个另类的思想景象。“自由、平等
《疚庼日记》,晚近浙南著名绅士刘祝群撰,稿本二十二册,现藏浙江温州市图书馆。作为刘伯温二十世孙的刘祝群(1877—1951),系清廪生,名燿东,原字竹君,后改祝群,以字行;号疚庼,别署南田山人、启后亭长。浙江青田县九都南田(今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人。  刘祝群早年肄业于丽水莲城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就学于杭州求是书院,与许寿裳、厉绥之、李达夫等同学。后东渡日本,入东京私立法政大学,与胡汉
一  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既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地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其实主要是研究人类文化活动的空间变化,尤其注重于人类的“触景生情”,使之更具人性的温度、思想的深度和关怀的幅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O·施吕特尔在《人类地理学的目的》一书中,最先提出“文化景观”之说。美国地理学家C·O·索尔随之提出“文化地理”的重要论点,支持施吕特尔用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的《鲁迅像传》(以下简称为《像传》),是一部很有学术分量的、别出心裁的鲁迅研究专著。该书详细介绍照片的来龙去脉,精心讲述照片内外的故事,权威解答照片的历史疑问,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好书。作者的写作理路很明晰:求全以见权威,求真以正视听,求细以传精神。求全以见权威  在《像传》的“后记”中,作者说他很早就开始搜集鲁迅照片相关资料,曾写有《“开麦拉”之前的鲁迅——鲁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