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管道减阻涂层减阻效果的实验研究

来源 :暖通空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_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DN150管径的钢管内壁增加减阻涂层后,在流量为65 t/h,水温为20、25、30、35、40℃5种工况下进行了压降测试,得到87 m长有涂层管段的压降平均值为4.63 kPa,无涂层管段的压降平均值为9.63 kPa.根据实测压降推算得到,有涂层管段的当量绝对粗糙度约为0.01 mm,为CJJ 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规定的当量绝对粗糙度0.5 mm的1/50.和当量绝对粗糙度0.5 mm时的理论计算值相比,实验工况减阻涂层的减阻率达到42.22%.以DN1200大管径长输供热管道为例,在流量10 000~16 000 m3/h,水温20、40℃工况下,计算得到有涂层管段的减阻率为32%~37%.
其他文献
为加强对集中式空调在确保设计服务质量前提下变流量冷水系统节能运行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依据在GB/T 19232-2003《风机盘管机组》规定的额定试验工况条件下通过变流量调节获得的风机盘管机组样机试验数据,分析讨论了风与水两侧热力平衡、换热时间迟滞、冷水流动特性、供水温度对换热特性的影响.强调表冷器风与水两侧换热时间的迟滞属性应得到重视,并针对换热特性的应用提出了不同意见.
采用气动电阻点焊机对Ti?4Al?1.5Mn双相钛合金薄板进行了点焊.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剪切载荷和熔核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点的最大剪切载荷随电极压力和焊接电流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熔核直径随电极压力和焊接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极压力0.20 MPa,焊接电流46 A,焊点最大剪切载荷为8.80 kN.熔核区组织为粗针状马氏体,焊点以晶间脆?韧性断裂的混合方式失效.“,”Ti-4Al-1.5Mn dual phase titanium alloy sheet was spot weld
采用传统驱动电路时,增强型氮化镓(Enhancement?mode GaN,eGaN)HEMT会受高开关速度特性和寄生参数的影响,其桥臂串扰问题不容忽视,而已有桥臂串扰抑制驱动电路一般具有增加开关损耗、控制复杂程度和整机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缺陷.为改进以上问题,本文结合驱动回路阻抗控制和有源密勒箝位方法,提出一种改进型有源密勒箝位驱动电路.首先分析了eGaN HEMT桥臂串扰的产生过程,建立了串扰电压模型,并通过桥臂串扰电压评估平台对各影响因素进行
高阶脉冲幅度调制(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AM)方式在相同码元内可以传输更多比特信息,进一步提升了通信系统的调制效率和频带利用率.但高阶PAM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较差,信号振幅在传输过程中易受信道衰减的影响.为了提升高阶PAM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一种改进的PAM码元波形结构,改进方案使系统在相同信噪和调制阶数下误码率降低.将TMS32C6748浮点型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作为光通信系统的控制芯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高阶PAM
精确求解具有复杂结构的瞬态热传导反问题对于为耦合传热问题建模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关键参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ABAQUS软件中的有限元法计算瞬态非线性热传导正问题,提出的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用于求解瞬态非线性热传导反问题;以具有再生冷却系统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不可接触表面的边界条件作为反向辨识参数,文中给出了一些数值测试用于检验该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精确且有效地反向辨识具有可再生冷却系统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边界条件.通过求解瞬态
选取严寒地区的2座地铁车站,实地测试了全年不同季节车站环控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取消轨底排风后轨行区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严寒地区地铁车站冬季站厅、站台温度保障效果不佳,需进一步降低冷风渗透的不利影响;列车活塞效应对车站影响显著,闭式运行及开式运行时出入口渗透新风量均可满足人员新风需求,考虑到公共区温度远低于设计规范要求,可关闭机械通风系统;列车停靠等对轨底温度的影响小于1℃,轨底排风的取消不会导致轨底温度过高.
无动力风机在陆地应用广泛,但在海洋平台应用实例不多.结合无动力风机在国内某海洋平台的成功应用,介绍了无动力风机的优点、通风方案设计、结构优化、安装方式及在海洋平台应用的注意事项.
红外线和可见光域之间的跨模态人员再识别对于夜间监控应用极为重要。一方面,除了由不同摄像机光谱引起的跨模态差异外,可见光红外人物再识别还受到不同摄像机视角和人物姿态引起的巨大跨模态和模态内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的可见光-红外行人重识别方法倾向于学习全局表示,辨别力有限,对噪声图像的鲁棒性较弱。文中通过挖掘可见光-红外行人重识别的模态内层次和跨模态图级上下文线索,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注意力聚合学习方
有非被动污染气体释放的室内环境,其排污效率不仅与气流组织有关,还与气体释放特征有关.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得到房间排污效率与气体扩散特征数Π之间的关系,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到排污效率的表达式.研究表明:Π可以表征气态污染物受到的体积力与惯性力的相对大小;重型污染气体释放场景的排污效率可以表达成Π和排风口高度的指数函数形式;在工程设计中可使用文中提出的线算图查询得到房间整体排污效率和易燃易爆区域体积比.
为研究毛细管侧墙与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的供冷特性,在上海市某公司会议室设计并搭建了辐射空调系统实验台,测试分析了该系统的室内温湿度分布、毛细管侧墙表面的结露情况及双冷源除湿机的除湿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毛细管辐射侧墙与双冷源新风除湿机联合供冷时,室内竖直方向温度梯度仅为0.5℃/m左右,温度分布均匀,但整体上比设计温度高1℃左右;新风除湿机出风口处的新风含湿量为7 g/kg左右;室内相对湿度为50%~55%.研究还发现,系统运行期间毛细管侧墙表面温度始终高于室内露点温度,侧墙表面不会发生结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