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过程管理的“合引启”式教学方法

来源 :文学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92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探讨强化过程管理的教学方法.认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研讨和课后总结反思、深入学习三个环节;论述了如何合理运用合作、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加强对这一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
其他文献
摩西是《圣经》中一个重要的文学原型,在他身上承载着律法、救赎及抛弃旧我诞生新我等多重意义,双雪涛在《平原上的摩西》一文中借鉴了《圣经》中摩西这一文学原型的部分意义,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东北地区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救赎的故事,由此作者展开了他对人与人之间能否实现救赎和律法形态的思考.
1930、40年代,叶圣陶先生组织编撰的“民国开明国文”读本与目前广泛通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外国小说选编原则上各有侧重,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精神和语文教育观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民国开明国文着力提倡白话创作的现代文章观念,人教版高中语文则渗入了“文学教育”理念,凸显了小说本体意识;其二,民国开明国文多取材于19世纪现实主义和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表达对底层生命的深沉悲悯,充满了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人教版高中语文选编主题整体上趋于丰富而多元,具有明显的现代性指向;其三,民国开明国文在选文
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个性解放启蒙思潮的推动,伴随着男性文人的推崇和创作的群体化及区域化,女性诗歌创作趋向自觉,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女性经济地位及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又因文学经典化问题和研究的不足及女性诗歌自身的“残缺”,女性诗歌在文学史中一直处于缺席的地位.
始于2019年上半年的香港暴力活动深受以下两个意识的推动:一是背后涌动着的“香港本土意识”及其引发的“香港民主”“香港独立”等思潮,反映了当前部分港人在后殖民文化渗透下与内地间强烈的观念冲突;二是某些港人对自己的国家没有文化认同意识.带有西方殖民主义色彩的香港本土意识和文化认同意识使得回归后的香港对同处于大中华文化圈下的中国内地和中央政府产生了离心力,进一步导致其本土意识被利用,激化了以谋求香港独立为目的的分离意识,为今日香港之困境埋下了导火索.为此有必要正视香港与内地的观念差异,发扬中华文化,尊重各自文
清代南京著名学者甘熙,家族世居金陵,重教崇文,其代表作《白下琐言》是记载六朝至清代嘉道年间江宁地方史事的笔记类著作,该书成书于太平天国占领南京之前,是研究清晚期之前南京地方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英国学者阿瑟·韦利发表在《大陆报》(1927年10月2日)的英文论文《论中国现代文学;胡适的天才》,是西方英语世界的学者最早介绍“五四”文学革命及其领导者胡适的重要文献之一.这篇文献,是中国现代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文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为齐梁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吴均的“史才”对其诗歌和小说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于诗歌而言,不仅表现在边塞诗的纪实性,还体现在好用典,并常以历史人物作比;于小说而言,史学实录的精神与文学手法的结合,使其在艺术上较其他小说更胜一筹.
《文选》赋体选潘岳赋最多,分布类目最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潘岳优秀赋作多,涉及方面广,其才学得到时人认可.西晋是赋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赋既有继承前人的一面,同时又有创新之处,潘岳是西晋赋坛的代表.《文选》所收潘岳的八篇赋既是潘岳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西晋赋的典型,这些赋的思想主旨、艺术特色符合萧统的文学观和审美标准.
“戏剧化教学”是将戏剧因素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三个方面特征:其一,以“戏剧”元素导入教学情境.戏剧具有综合性、原创性、艺术性等多种功能,可与其他领域课程相结合,在跨学科语境中进行整体性教学,方能收获多样性、多效能的教学效果.其二,以“创意”表现作为教学理念.有赖于具有创新意识教师的教导,指引学生进行有计划、有层次、有程序的创意创作活动,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其三,以“健康”人格作为教学目标.将“审美”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塑造学生超越的审美情怀以及自由高远的人生境界,培育“健康
情态词可以传达对话者之间的介入关系,蕴含不同的情感意义.通过对情态词的类型、量值和取向进行分类,对比《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在情态词上的使用差异,展开情态词的介入分析,为探讨小说中人物的角色关系和心理状态提供了新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