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ch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rrgt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Notch和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在心肌梗死(心梗)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

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70只,雄性,平均体重(250±20) g,随机数表法分为心梗组和对照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心梗模型,即为心梗组。对照组大鼠仅接受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管下穿线而不结扎。将术后24 h存活的两组大鼠再采用随机数表法分别分为3个亚组,即术后1周、4周和8周组,每亚组6只大鼠。取各组大鼠心脏非心梗区心肌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细胞Notch信号受体Notch1、配体Dll4和下游靶基因Hesl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Notch1信号可溶性胞内片段NICD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核内p65蛋白含量以反映心肌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

结果

(1)各组大鼠心肌细胞Notch信号通路组成成分mRNA的表达:心梗组术后1周亚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Notch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亚组(P<0.05),而术后4周和8周亚组虽均高于对照组相应亚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梗组术后1周、4周和8周亚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Notch信号配体Dll4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Notch信号靶基因Hes1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应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各组大鼠心肌细胞NICD1蛋白的表达:心梗组术后1周亚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NIC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亚组(P<0.05),而术后4周和8周亚组虽均高于对照组相应亚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各组大鼠心肌细胞NF-κB信号的活化情况:心梗组术后1周、4周和8周亚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核内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亚组(P分别<0.01、0.01和0.05),其中以术后1周亚组为最高。

结论

Notch和NF-κB信号通路均参与了心梗后心室重构过程,且在心梗后第1周时这两条信号通路的表达改变最为明显。对这两条信号通路的调控有望成为今后干预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新研究靶点。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智能导购系统.首先,系统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获取顾客的当前需求,并将当前需求与内嵌的专家知识进行集成,利用多属性决策方法作为比较机制,为顾客推荐合适
通过引进章动坐标系相对惯性参照系的转动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导出了一个可同时解出章动和极移的地球自转方程 ,用这个方程可同时研究地球的强迫和自由转动。与现行研究地球自转的惯用方法相比 ,该方法综合性强 ,易于理解。
目的探讨采用不携带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的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应用不携带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的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以超声多普勒确定靠近创面的腓动脉穿支的穿出部位,以其为旋转点,以该点与腘窝中点至外踝与跟腱连线中点连线附近探及的第二穿支点连线为轴线,设计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皮瓣切取不携带深筋膜
UED:请您谈论一下“一站式”建筑设计解决方案的意义?陈宇:我认为设计具有高度复合性。不光跨建筑、结构、机电等不同专业,都会跨不同的行业。从纵向来看,现存很多项目大多是
期刊
目的 去细胞瓣膜上种植人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生物反应器内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方法 PEG交联去细胞瓣,GRGDSPC多肽共价修饰.RGD-PEG-去细胞瓣上种植人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缝制于生物反应器内.接种2、4、8h后,细胞计数观察细胞黏附情况.体外培养10d后行形态学观察和DNA含量测定.结果 免疫荧光检测显示,GRGDSPC多肽与PEG-去细胞瓣有效共价接枝.接种2、4、8h后,RGD-P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情况及其预后。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54例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患者均经Fisch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术中行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38例,肿瘤大部分切除16例,其中,术后加放疗或γ刀治疗7例。术中全部病例均行面神经监测,行面神经解剖及改道移位35例,面神经"桥梁化"9例,面神经部分切除10例,其中,同期行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4例,面神经-耳大神
UED:关于扎哈·哈迪德的设计众说纷纭,比如复杂的思想、强烈的个人色彩甚至包括超理性因素等都是话题焦点,您如何描绘自己的设计?扎哈‘哈迪德:建筑的终极目标是创造幸福康乐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PTA)穿支蒂嵌合组织瓣修复四肢骨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13年6月,对四肢骨缺损、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者术前行小腿DSA,对胫后动脉中上段发出的较大穿支,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追踪其分支及走行,寻找穿支分别发出次级分支至皮肤和骨膜这一类型的穿支血管。根据受区骨缺损长度和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选择其中合适的胫后动脉穿支血管,设计并切
近年来,交通规划软件所使用的方法从对交通量的宏观分配转变为对单个车辆的微观仿真。这一方法论的改变意味着需要对委任交通工程项目、项目管理以及对其结果进行解释等的职
信息扩散估计 (ISE)是一维参数估计中的较好方法 ,但不便于直接推广到多维参数估计中去。本文根据水准测量的特点 ,巧妙地将其推广到水准网平差这一多维参数估计中 ,部分地解决了信息扩散估计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