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物理哲理对大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对物理知识的教育,还需要在教学中将德育渗透在教学环节中。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物理哲理中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教育;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探索;创新
  德育教育需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大学教学课程中。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压力逐渐加大,来自多元文化冲击,产生各种不同的思想,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物理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物理素质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结合物理教学中的唯物主义、鼓励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物理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同时结合物理教学理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物理知识的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在物理学家的研究还是在物理知识内在理论中都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物理发展贯穿着唯物主义的方法和理论,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方法。物力学主要是侧重于实验和观察,重视对物理实践的检验。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真实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利用物理哲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
  (一)培养注重实验探究问题的品质和辨证思考问题的习惯
  物理学是人力对客观物质的观察和研究,这项活动的开展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要先建立完善的科学体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实验室研究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室对物理学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再去探索物理学规律。物理学中每一个公式、定律的产生都是在实验室的检测、实践、认识中产生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必然途径。
  (二)结合理论和规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教育
  唯物主义思想贯穿于整个德育教育体系中,同时物理本身就是唯物主义研究下产生的学科。因为物理知识以及物理的定律来源于客观世界。在教师教学讲述中就可以通过这些定律和知识让学生明确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念。物理学中存在大量的统一和对立的关系,从量变到质变。教师教学应该渗透性教学可以对学生世界观、方法论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
  比如,在开张电场环节教学的同时,根据不同电荷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引力规律引出电荷间是存在“电场”。尽管我们无法看到、摸到,但是电场是存在的,物质不会因为人的意识而发生改变。通过这种特殊物理知识教学,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可以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将定律知识和实际案例结合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对学生进行能量守恒定律就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哲理之一。这一规律深刻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多样性以及不可分割性和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进行质量亏损教学时,很多学生对这一定律产生怀疑,对物体在爆炸前后的质量亏损会发生物质消灭,即能量的亏损,但是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一定的能量和一定的质量是相对应的,所以,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肯定是不守恒的。对此,我们就必须要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证明这一现象,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避免学生思想向着唯心主义发展。必须让学生明白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光能量、热能等,这些也属于物质和质量。所以,核反应前后总体的物质和能量总是守恒的。因此,这里所谓的亏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亏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对培养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有积极作用。同时,在这一定律的授课时,还可以介绍我国的长江三峡工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能源成就,提升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四、物理学中的因果关系和社会中的因果关系
  自然规律反应是物理中的因果关系。这种将将条件称为因,后续的现象称为果,这就构成了事情发展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发生需要可重复性和预见性,这也是物理学存在的意义。宏观世界的事物没有绝对相同的,将条件放宽,将因果关系转化为等价关系,这样就可以得到等价的结果。比如物体手里会产生运动,改变原来的状态。教师口将物理学中的关系引申到社会关系中。比如社会上人们过分计较自己的得失就会和别人产生争斗,然后就会使用一切方法来争取自己的利益,甚至和别人发生冲突,造成人身伤害,进而产生悲剧。仔细分析研究就会发现所有问题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进而引导学生要深入思考问题,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很多年轻人的思想在接受大量文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多问题。犯罪、离婚现象逐渐增多,这这些问题的产生和教育就有直接关系。德育教育作为学生为人处事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大学物理教学从物理學知识、物理规律、物理研究对象出发,教师可以从教学中找到大量的德育教育的契合点,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可以接受德育教育,从而使得物理教学和德育教学的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甘修业.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7(28):96-97.
  [2]刘颖春.浅谈物理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目标[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5(24):90-91.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一直是我的教学难题,现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大,教学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扩大课堂容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博赞(Tony Buzan)所创的一种整理思路的方法,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为此,我正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英语读写课上。  关键词: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想:教师要加强教学观念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教学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進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那么如何培
摘 要:我从长期教学实践体会与学习他人先进经验入手,九年义务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分数”(教师要评职评优不成文的规定)。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的要求,提出让学生学到必需的、实用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为学生学好数学、将来就业做准备;为学生理性分析问题并正确树立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数学;“素质教育”;数学教学  尊重学生;培养兴趣;增强自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良好辅助教学手段,它为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多媒体的恰当使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只要将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补充和完善,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思考,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单一,方法单调。“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能够充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也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新课改的进程中,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探究之后,通过探析新课改形势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方法;创新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摘 要: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不断实现,积极推进小学科学网络课程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网络课程资源是借助于网络手段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科学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因此,本文研究了网络课程资源对于小学科学教学的促进意义。并对其如何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考。  关键词:网络课程资源;小学科学;现代化;资源  一、网络课程资源对于小学科学教学的促进意义  网络环境中具有丰富的教学资
摘 要: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与“学”的统一,在学生进行学习时,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主动引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讨论这个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教学”的创新,包括课堂介绍,课堂教学和作业安排阶段三个阶段。其次,作者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模式和“微课模式”的创新之处。最后,笔者提出了“教”与“学”的要求,即教师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