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大数据时代下民族民间音乐传播困境的再思考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ja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处于大数据时代,衍生出很多智能产品和先进传播手段,大数据技术不断提高,传播方式不断创新,让很多领域受到了影响,民族民间音乐便是其中之一,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弘扬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模式缺少信息技术,缺乏创新力,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处于传播困境,只有真正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创新式地改良它的传播方式,才能真正让它得以传承和弘扬。以下是笔者对民族民间音乐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民族民间音乐;传播困境;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大数据时代,是电子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它能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能以非常快的速度分析信息之间的联系,这是民族民间音乐所匮乏的。传统的传播方式吸引不了大众的兴趣,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涵逐渐隐没,这将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遗憾,民族民间音乐如何更好地传播,是工作者需要思考的。
  一、传播困境
  (一)民间信息的不对称
  针对如今民族民间音乐隐没的现状,国家、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都采取相应的措施传承民族民间音乐,但是这些资源人们并没有真正接触到,民众还在这保护的屏障之外。在他们看来,民族民间音乐只是束之高阁的经典,根本没有实现传承的必要,而且如今大数据时代更是加剧了这一点,民众从互联网了解到的只是碎片化的信息,并没有真正认知到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涵所在,所以民众接触到的民间信息并不对称。
  (二)民族民间音乐逐渐商业化
  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巨大,其中最多的是商业信息,经济全球化让很多市场成为商业利益、快餐消费的模式,而且被消费的不仅仅是商品、物质,还有精神文化,民族民间音乐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面临着逐渐商业化的困境,很多音乐都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抛弃了自身的民族元素纯粹,自然。如今的音乐市场充斥着商业利益,大多听到的是山寨品,那种少数民族的韵味和元素并没有在其中,大数据时代下的民族民间音乐,虽然可以适应市场的发展,但没有传承和弘扬出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涵。
  三、相关对策
  (一)结合大数据的先进技术
  前文提到,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方式比较传统,单一化和狭窄化使得人们的兴致不高,了解到的内容自然也不够丰富,而且,如今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在制定传播方式的时候,并不知道民众是否感兴趣或者是心理情况。这个时候,结合大数据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一点,可以通过收集民众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相关的数据,总结出适合的有效传播方式,由此也能看出民众的接受和了解程度,从而适当地调整传播方式,真实、全面的信息数据会比单纯的主观想法要传播得更理想。
  (二)传播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
  1.可以稍加变动,但是不能喧宾夺主
  自然纯粹的民族民间音乐是真正需要去、传承和弘扬的文化,、可能这种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演绎出来的效果会晦涩难懂,民众可能会存在心理障碍,所以稍加变动民族民间音乐是可以的,对一些晦涩难懂的地方加以调整,但是、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改变它真正的韵味,要努力让民众在听的时候既能理解它的意义,也能真正借鉴和传承到、它的经典之处。
  2.商业化传播建立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
  民族民间音乐在传播上容易出现单一化、狭隘化的情况,所以,借助商业化的传播会使整个民族民间音乐被更多人接受,但不能为了商业利益急功近利,可以加入一些流行元素,使民族民間音乐更加为民众所接受,商业化传播必须要建立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要让民族民间音乐少点修饰,多点润色,多点纯粹。
  (三)降低大数据传播的门槛
  民族民间音乐主要兴起在少数民族地区,但少数民族地处偏远,接触到媒体的可能性比较小,而且使用信息技术也不常见且不熟练,让大数据传播的门槛比较高,所以为了让民族民间音乐能够更普遍地被传播,要做的是降低大数据传播的门槛,让民众更了解和学习一些相关知识,民族民间音乐要想能更好地被传承和弘扬下去,前提必须要被人熟知,只有让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信息技术跟上,让他们有接触的契机,才能让他们更喜爱民族民间音乐,才能让民族民间音乐生命力更长存。
  四、结语
  虽然如今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看似给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带来了很多阻碍,但只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先进信息传播技术和高效的智能技术,就会让民族民间音乐的涉及面更加广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涵所在,能让更多的民众真正喜欢上民族民间音乐,从而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范明磊.新媒体时代音乐传播的现状与转变[J].传媒,2016(02):76-79.
其他文献
在贵州省农村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好婿不在金钱,好妻不在容颜。”这句话透露出当地农民朴实的择偶观,也反映了他们不盲目追求外在的心态。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计量,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提高教育教学服务质量。采用作业成本法计量教育成本,能更为精确地反映教育服务的真实成本。同时,作业成本制度有利于学校推进全面管理,有利于学校管理思维的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成本 成本计量分析 作业成本法   [作者简介]周世学(195
[摘要]文章根据2008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对中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在校学生和职业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发挥职业教育对中部地区崛起的作用。  [关键词]中部地区 职业教育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谢永飞(1979- ),女,江西兴国人,南昌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
文章分析了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运用案例教学的必然性,指出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避免“把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子”“认为案例教学中教师比较轻松”“认为案例可以唾手可得”的误区,需
劳务派遣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后发展于欧洲和日本,20世纪70年代末方在中国萌芽。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对劳务派
[摘要]为适应国际教师教育终身化趋势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我国需要对教师教育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加强师范教育的职前、职中和职后的培训,建立师资培养专业化,科学建构我国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教师教育 终身教育   [作者简介]刘颂华(1970- ),河南郑州人,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基本理论。(河南郑州 450044)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