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艺术”是艺术市场新来的搅局者?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ing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数字艺术家Beeple的视频作品《十字路口》在数字艺术在线加密货币市场Nifty Gateway上以660万美元(约427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售出。令人不解的是,这个视频在互联网上随手就可以搜到,还能免费观看。
  这不是个例!拍卖巨头佳士得2月25日至3月11日也在网上拍卖一幅清晰度仅为5000像素的jpg数码画《每天——第一个5000天》,数小时内,出价便高达180万美元(约1165万元人民币)。世界首富马斯克女友歌手Grimes(“小仙女”格莱姆斯)也在NiftyGateway上出售了一系列名为“WarNymph”的NFT艺术品,20分钟到手600万美元。
  网友热议:你能告诉我这些人到底在买什么吗?
  当下,一个耀眼的火花砸在你我的面前,即加密货币社区中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的NFT。业内人士发出提问:NFT加密艺术是不是艺术市场新来的搅局者?
  什么是NFT和“加密艺术”
  想要了解那幅jpg画或者10秒短视频是怎么卖出一套房子的价格,我们需要对NFT进行解读。
  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中文翻译为“非同质化代币”。既然有“非同质化代币”,那么相应就有“同质化代币”(BTC、ETH)。简单点来说,就像我们手里的人民币、美元,你手里的100元人民币和我手里的100元人民币,价值是同等的,可以随便互换。而NFT(非同质化代币)具有不可替代性,每个物品都是唯一的,与我们常见的纸质货币、股票等资产相反,它们是不能互相交换的。
  所谓的“加密艺术”(crypto art),是NFT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通过代币(NFT)在区块链上进行密码登记的限量版收藏艺术。如果你购买前文提到的佳士得上拍的NFT加密作品《每天——第一个5000天》,中标者最终会得到一个带有艺术家签名的加密数字文件。“加密艺术”涵盖音乐、艺术品、电影、照片、诗歌等领域。
  “加密艺术”是新来的搅局者?
  这回,拍卖巨头佳士得的“推波助澜”(有史以来第一次拍卖加密艺术品),让这个由NFT加密货币市场生发出来的“加密艺术”正式发展为艺术拍卖的新种类,或许会给传统的艺术品市场带来颠覆。2021年1月,《艺术新闻》的一篇文章也提出了这个问题:NFT是不是艺术市场新来的搅局者?
  传统艺术品交易中,藏家购买作品后,将拥有其所有权、销售权、展览权甚至版权。而基于NFT的加密艺术品,所有这些权益都需要被重新定义。NFT加密艺术品,既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触摸的。按照这个逻辑,购买者将不再拥有一幅实际的可触摸的作品,而只保存在虚拟数字里。这就意味着艺术投资也可超越物质的形式。“NFT加密艺术品”不可替代的艺术家数字签名是作品可以买卖的价值保证,但这种签名也存在于数字化虚拟世界中。
  也就是说,从表面来看这个卖出660万美元的视频和普通视频没有什么区别,但此视频经过了区块链认证,可以通过数字签名证明其原创性和拥有者。无独有偶,2月22日就有位用户为一段勒布朗詹姆斯的扣籃视频“23/49”支付了20.8万美元,他就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它的人。
  当买家购买“NFT加密艺术”时,他们购买的是代表数字艺术作品的独特代币,即“拥有”一件数字艺术作品的特权,所有权则记录在区块链上。拥有“非同质化代币”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跟踪这件作品的轨迹,并使作品可以在网络上自由传播。所以不管作品在哪里,每个人都能知道原创艺术家以及购买家是谁。
  举个例子,今年10岁的“彩虹猫”(Nyon Cat)背后的艺术家Chris Torres已经重新制作了原版动画,并将通过加密艺术平台Foundation进行销售。一旦这个重制版卖出,这意味着只有一个买家能够对“彩虹猫”提出要求,因为Torres不打算再提供“彩虹猫”的原画形象了。
  基于NFT的“加密艺术”是不是艺术市场新来的搅局者?我们暂不能定论。但确实在NFT加持下,传统的艺术收藏,观念和行为都发生了变化。
  而NFT为艺术品提供了一种标记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方法,赋予了数字艺术品真实性和稀缺性,弥合了原先数字艺术中“作品确权”的痛点(可谓数字艺术的20版本),同时不设立任何准入门槛,即所有人都可以创作数字艺术并铸造NFT代币(即确定唯一性)。换而言之,以后就算我不懂艺术鉴赏,也能随意买还不十白买到赝品,而且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将作品在区块链上出售。
  下一轮资本追逐的新宠儿
  2020年以来,加密艺术品卖出天价的新闻早就不绝于耳。很多人对加密艺术品就两个感觉:“贵”,“不知道卖的是什么”,但这不妨碍加密艺术圈一路欣欣向荣。
  那么NFT加密艺术市场会有多大?
  据有关数据,三年前整个NFT市场的价值不超过4200万美元。但根据监控NFT市场的Nonfungible.com的最新估计,到2020年年底NFT的市场价值增长了705%,达到了338亿美元。截止到2021年2月底,NFT的销售额接近31亿美元,几乎是2020年全年销量的5倍。而早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年初,艺术家们已经开始通过MakersPlace、Nifty Catewqy、Rarible和SuperRare等加密艺术平台实现财务上的收入。
  市场的未来是否也是艺术的未来呢?在科技技术的加持下,目前的NFT加密艺术品在形式上已经不仅限于美术作品,音乐、视频也被融入其中。交易市场改变的同时,数字艺术品创作者也在进化,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艺术家”。比如有着严密保护身份的艺术家Pak,是目前顶尖的加密艺术家之一,但大家其实不知道Pak是真人还是工程师团队造的人工智能……
  此回,NFT加密艺术作品进入拍卖市场标志着一种可能的趋势,即拍卖需要吸引不属于传统艺术收藏领域的新一代客户。这样的受众“更年轻,更在千禧一代的范围内倾斜”。佳土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专家诺亚·戴维斯(Noah Davis)说:“在这个时候,激发年轻收藏家的兴趣,可能会使艺术市场甚至整个世界发生急剧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世代相传的变化。”
  NFT加密艺术风潮已起。5G时代,难道你还只会玩比特币、AI吗?
  (编辑/余彩霞)
其他文献
《俺爹俺娘》是一部以焦波的农村老父母为主角的纪录片。其中老相片与真实影像的交替,不时插入焦波第一人称的独白,质朴平缓的叙述使不少观众为之动容乃至落泪。  情感共鸣  影片之所以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一方面与其采用大量的老相片有莫大关系。黑白照片,所记述的是两位老人的生活点滴,加之其本身所带有的古老沧桑感和时代印记,给观众极强的真实感。此外,摄影者虽不能完全避免干扰,却也把干扰也记录了下来。比如焦
期刊
说到这个问题,我不由得想到一个关于投资的段子。据说在2000年的一个早上,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给巴菲特打电话问他:你的投资体系如此简单,为什么你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别人却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回答很简短却发人深省: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其实对于收藏也是同理,一是长期持有(至少10年以上);二是选好作品(相当于股市的优质公司)。然后你就可以静待花开,慢慢变富了。  之所以会关注到这个话题
期刊
《我們的孩子》水墨漫畫欣赏
期刊
近年来,全国的美术馆建设可谓方兴未艾。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对提升公众文化生活品质,提高全民艺术修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共美术馆不仅成为新兴的城市地标、形象工程,甚至成了被追捧的网红打卡点。作为从业者,每年都会接到多地要建设新美术馆或美术馆马上要建成了如何进行内部装修、展陈设计,甚至如何策划开馆展等问题的咨询。我们在欣喜地看到所谓“美术馆时代”到来的同时,也不得不注意到其中存在着缺乏长期眼光,
期刊
围堵经营贷、消费贷进楼市的政策是动真格吗?  春节前,在炒房团那里,类似的疑问还能挑起一些人的侥幸心理。牛年的三八妇女节一过,看着一张张白纸黑字的还贷通知书像雨点般从天而降,这些人的自信就再也没有勃起过了。  从反向逻辑来看,势头太猛才会受到管制。最近这段时间,有多少穿着“普惠金融”政策外衣的经营贷,绕过小微企业的家门口,直接冲往楼市蓄水池?我们不得而知。管银行的人也未必算得明白。但房贷有多少,我
期刊
据近期英国《卫报》的一则消息称:“著名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ksy)去年10月创作在诺丁汉罗斯里大街的涂鸦作品《呼啦圈女孩》,由墙面的业主以6位数的价格(英镑)出售给了布兰德勒画廊,今已被拆除。  街头涂鸦,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在大街小巷,甚至是闹市区的卷闸门都能看到涂鸦这种张扬个性的艺术形式。从个别年轻人偷偷摸摸地“创作”被警察请去喝咖啡,到一些城市的管理部门主动将它引入社区,这种原本边缘的艺
期刊
近两年来,明星流量越来越饭圈化,媒体把明星作为话题新闻来炒作,流量、数据、社会资源决定了明星够不够红。  同样,在看重流量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开始走自媒体之路:在平台上炒作一下自己,弄个几万粉丝的社交账号成为网红,卖卖自己千元的小画变现。回顾老一辈艺术家成名的传统路数:混圈子,认识大佬,办展卖画,让资本在二级市场砸钱买单,在这个过程中,多少也存在着炒作。本文就艺术家造星的过程,分析一部
期刊
【摘 要】人文素質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美国从1984年开始在“人文科学促进会”上就发表文章《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科学报告书》,对衰微不振的人文
期刊
我国先民对鱼情有独钟,铜镜上有鱼纹,瓷器上有宋代双鱼洗,砚台也常见鱼形砚,传说、故事、戏剧也不乏鱼的题材,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永不衰竭的主题。  玉鱼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零星可见,随着商代制玉工艺的不断进步,玉鱼在商代数量增多。河南地区出土的商代玉鱼占全国出土商代玉鱼的大部分,据2018年的不完全统计,河南地区约有340件玉鱼出土,报告或简报中有图像资料的玉鱼有200余
期刊
《丁丁历险记:蓝莲花》让外国人读懂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然而这手笔并非出自中国人自己,而是一个从未涉足中国土地的外国人。直至近百年后的今天,这部讲中国故事的外国作品仍然享有很高的声誉。  近日,《丁丁历险记》系列第四本——《蓝莲花》的封面原稿以320万欧元拍出,打破了漫画作品拍卖价格纪录。  我们在惊讶拍卖天价的同时,更惊叹于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人可以完全抛开西方对中国的偏见,书写一个真正的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