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消化外科的应用与展望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由于具有除颤,三维视野及操作灵活等优点,在消化外科领域,逐步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复杂肝段切除、胆道手术、胰腺部分切除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手术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与传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消化外科手术中操作更精准、灵活,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前景,但仍存在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费用高,恶性肿瘤远期疗效尚不确切等不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内水通道蛋白-1(AQP-1)、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AP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只。SAP组大鼠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3 mL/kg),术后适量补充生理盐水,构建SAP模型。对照组为相同方法注射生理盐水。两组干预后6、12、24、48 h分批处死大鼠,每个时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电凝钩法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3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37例患者均行直肠癌根治术,其中120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电凝钩直肠癌根治术设为电凝钩组;117例患者行腹腔镜超声刀直肠癌根治术设为超声刀组。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
目的探讨3D与2D腹腔镜手术治疗Todani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Todani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2D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设为2D腹腔镜组;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采用3D腹腔镜手术治疗29例,设为3D腹腔镜组。2D腹腔镜组和3D腹腔镜组Tro
腹腔镜肝胆胰脾手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该类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术者应熟悉正常解剖与变异,熟练掌握术中出血的预防与处理,针对不同组织特点,采用不同离断方法。另外消化道重建是腹腔镜肝胆胰手术的技术瓶颈与难点,强调学习曲线与团队配合,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吻合方式。3D腹腔镜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复杂腹腔镜肝胆胰脾手术的发展与应用。围术期的综合管理及术后加速康复理念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其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微创优势更明显,已应用于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治疗,但对治疗胰腺癌仍有较多顾虑。笔者通过回顾国内外腹腔镜手术治疗胰头癌和胰体尾癌的研究现状,阐述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癌围术期临床疗效,探讨目前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癌热点问题,展望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为代表的胰腺癌微创手术治疗前景。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癌技术上安全可行,并具有微创
目的探讨3D与2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3-12月采用2D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2例,设为2D腹腔镜组;2015年1-11月采用3D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1例,设为3D腹腔镜组。术者严格按照结直肠癌根治术标准行淋巴结清扫,遵循无瘤原则
3D腹腔镜技术自2012年进入中国以来,发展迅猛。由于3D腹腔镜技术是基于已有成熟、规范的2D腹腔镜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其手术操作步骤和技巧仍一致,应用范围与2D腹腔镜技术相似。但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相比,具有更为明显的手术视野三维立体感和手术操作纵深感。在淋巴结清扫、层面显露、消化道重建等方面具有优势,并可减少手术中操作的失误。未来虚拟现实(VR)技术,4K技术与3D技术的结合可能会使腹腔镜操作
目的比较3D与2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手术医师的主观感受。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3D与2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和扶镜手在术后2 h内完成针对手术医师的主观问卷调查表。将手术医师分为3D腹腔镜组和2D腹腔镜组,3D腹腔镜组手术医师采用3D腹腔镜及4方向镜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2D腹腔镜组手术医师采用2D腹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