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寄生植物

来源 :第二课堂(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lbw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闷热的午后突然下起雨来,我飞快地跑进多媒体教室,满心期待着下午的研学实践活动。
  活动开始了,老师先给我们讲解了有关寄生植物的知识,然后我们分小组认识校园内的植物,并寻找寄生植物。我们这一小组跟着陈老师和周老师,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大操场上。
  “呀,你们快看!”陈老师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那棵法国梧桐树上好像有许多寄生植物!”
  我们顺着陈老师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棵高大的法国梧桐树宽大的树叶间有一簇簇细小的叶子,它们和梧桐树的叶子很不一样呢!陈老师将寄生的叶子连枝剪下分发给我们,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叶子的背面有茸毛,正面却十分光滑,叶子的颜色比法国梧桐的叶子更绿。
  哦,原来这就是寄生植物呀!
  “陈老师,寄生植物怎么会长在树上呢?”被同学们称为“万事通”的刘杰提出了他的疑问。我们纷纷点头,齐刷刷地望向陈老师。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陈老师肯定了刘杰的提问,“等会儿我再回答你们。”陈老师故意卖起了关子。
  接着我们来到花园里,继续寻找寄生植物。“你们快来看!”一个同学大声叫道。我们赶忙跑过去,只见围墙边一棵广玉兰树上簇生着许多不同的植物,它们的叶子细密而厚实,和广玉兰树的叶子明显不同。我想摘一些寄生植物的叶子仔细研究,可我个子不高够不着。
  “老师,能不能摘一些寄生植物的叶子给我们看看?”我望著身材高大的周老师请求道。
  周老师拽下树枝,给我们摘了一些寄生植物的叶子。
  这些寄生植物的叶子背面为浅黄色,有些茸毛,正面则十分光滑。这些寄生植物的枝叶间长有一些毛茸茸的芽,显得特别可爱。
  我们在花园里走着,怀着浓厚的兴趣继续寻找寄生植物。
  “那是啥?”
  杨莹萌眼睛厉害,发现一棵树的树蔸上长着一个突出的物体,于是我们走到那棵树前蹲下仔细观察起来。原来那棵树的树蔸上长着一个大的突出的东西,颜色和树干很相似,它的底部背面是白色的,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被发现。陈老师看见后,在手机里查了一下,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寄生菌。”
  陈老师接着说:“寄生植物的种类很多,而这是一种寄生在树干上的菌类。”
  陈老师继续介绍:“寄生植物以活的有机体为食,从绿色植物中汲取它们需要的全部或大部分养分和水分。寄生植物不含叶绿素或含量很少,不能自制养分,它们有的会使寄主植物逐渐枯竭死亡。它们是致命的依赖者,植物界的寄生虫。”
  哦,原来寄生植物是这样的。
  在这次有趣的实践活动中,老师带领我们寻找寄生植物,加深了我们对寄生植物多样性的了解,让我们学到了书本之外的知识。这样的研学实践活动,我们很喜欢!
  (指导教师 王子龙
  编辑 旦旦)
其他文献
中共十八大之后的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伟大的“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它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展示出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英国诗人Blake)  话说晚年苏轼,经友人介绍,倾所有买下一宅。入住前散步乡间,忽闻妇人哀号声,循声去问究竟。妇人含悲泣告,祖屋被不肖儿卖出。得知那屋正是自己新購,苏轼取来契据当面焚毁,唤其儿接母回原居。数月后,他去世在寄居之宅……《好官苏轼》,理政惠民,一桩桩事迹令人“脑洞大开”——原来“济天下”是“大文豪”主旋律,做诗文
没有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高潮迭起的复杂情节、甚至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一切都如溪中的流水,默默地淌来、又悄无声息的流走。水是清澈的、人是纯朴的,万物都在尽着自己的职责。直至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刻,也必是尽了最后一口气力、完成了最后一件长久希望的事。  只留下还在贪恋俗事的亲人、让他们继续在生命的长河中徘徊、遵循着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重复着这水乡独有的悲剧。人是矛盾的,却固执地不肯走出上一辈的阴影,又想
早在杨柏舟(1880-1922)任贵州都督时期,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军阀便图谋向内地发展,地处西南中心且贯通华中、华南的贵州则成为滇、黔两省军阀争夺的焦点。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相继发生了三次滇军侵黔事件,即1912年的戴戡迎蔡锷滇军人黔;1923年的唐继尧率滇军人黔;1929年的“龙李倒周事件”。其中在“龙李倒周事件”中周西成战死,由桐梓系所主导的贵州近代化运动几至止步,而龙云却在战后一步步登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发生过许多事情,其中有的已随时光而流逝,渐渐在记忆中淡忘了。惟有那次登台领奖的事将永远铭刻在心,想起来就心里难过。  那是一个星期天,由于我和黄海南同学在敦煌杯少年民乐比赛中获得了木琴合奏一等奖,我俩要在这天参加在市少年宫举行的隆重颁奖仪式。  一清早,我精心打扮一番后,便蹦蹦跳跳地向少年宫走去,心里美滋滋的。因为,出席今天的颁奖仪式不仅有市机关的领导,音乐界的知名人士。还有少年
在战事纷繁的年代,许多战果不凡的战斗因种种原因而逐渐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广西百子坳(又称“鬼子坳”)伏击战便是其一。民国时期新桂系“三巨头”之一的黄旭初在其回忆录《从辛亥到抗战》一书中,30章里有12章回忆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历程,其中专门整章记载一个战事的只有两章,即抗战回忆之三的《昆仑关血战记》和抗战回忆之四的《柳州百子坳歼敌奇迹记》。在百子坳战斗的记述中,他写道:“在前一次,则有昆仑关连续两周的
  
1934年10月,蒋介石令汤恩伯指挥几十万大军进攻江西中央苏区,由于博古、李德拒绝听从毛泽东等人的建议,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失去了在苏区与蒋介石斗争的能力,最终被迫放弃多年深耕的苏区根据地,主力红军被迫北上作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也随军撤走。以博古为首的中央“最高三人团”决定,让因伤未愈的陈毅留下,担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委员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带领留守
一    简明是我的家教。  读高中时他曾跟我爸爸学过油画,爸爸说他乖巧聪明,无师自通,是个人才。那时候我才十三岁,读六年级。我可以经常看到简明在我家里晃来晃去。他的个子很高,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成了小矮子。我总是扬着头跟他说话,我说:“简明哥哥,你坐下来跟我说话好不好?”  简明总是好脾气地笑着刮我的鼻子,说:“好的,夭夭。”  从此,简明每次一跟我说话就蹲下来。  我知道自己的缺陷。从七岁那年
“老克勒”中的“克勒”,由英文词“Carat”(克拉,钻石的重量单位)音译而来(亦有说由“Clerk”音译而来,即白领之意)。在旧上海,珠宝店里师傅见到大颗宝石,常称赞“这个老克勒”,后来上海民间将“老克勒”用于戏称那些受西方文化影响、有海派气质、讲究精致生活的白领、绅士。  在《寻找上海“老克拉”》一书中,排名第一的“老克拉”就是张冰独。张冰独早已去世,现仅就他与笔者叙述的以往,回忆他生平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