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境入心 戏景怡情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l1132058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高一学生的新诗鉴赏方法指导,应在突出传统诗歌教学重点的同时把握现代诗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味诗歌如何营造意境,化抽象之境为鲜明画境,化虚空之景为生动戏景,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情趣。
  关键词:营造意境;画境;戏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营造意境的方法。
  3.能力培养:新诗的欣赏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教学难点:营造意境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离别,是人生常有之事。对逝去的美好往事,人们总是充满怀念。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情别绪吧!
  (二)走进康桥——初步感知
  1.解题: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2.写作背景:1920年至1922年诗人曾游学于此,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三)感受康桥——朗读诗歌
  1.检查预习:一生朗读,一生点评。
  2.朗读方法指导:曾国藩《家训》里提到:高声诵读,以昌其气;密咏恬吟,以玩其味。
  3.实践练习:教师示范,高声诵读;学生自由高声诵读,同桌互听;推荐示范诵读,集体品味。
  (四)品读康桥——画境、戏景
  诗歌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营造意境,表现作者情感的。品读诗歌就要理解诗歌如何选择意象营造意境。现在就让我們一起来品读鉴赏诗歌主体部分。
  1.示范品读
  师:第二节诗是如何选择意象营造意境的?
  生:生动形象的比喻,化无生命为有生命的鲜活画面。
  师:同是比喻手法,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
  明确:金柳,不但是夕阳之下的客观实景,同时“金色”也更为绚烂珍贵,不同于传统诗歌中“杨柳”“青柳”意象的凄凄惨惨,把金柳比做新娘,重返母校,欢喜之情油然而生。“金柳”“新娘”“艳影”,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不但画境鲜明起来,而且富有动态,使读者仿佛看见一幕新娘对镜梳妆的戏景,艳影不仅倒影在水中,而且荡漾在诗人的心头,营造了一种物我交融的意境。
  师:为什么诗人此时会“心头荡漾”呢?
  知人论世:正是康河的水唤醒了久蛰在诗人心中的天命。因此诗人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品读总结:朱光潜说:“好诗应该有一幅鲜明的画境,一幕生动的戏景。”同学们在欣赏诗歌时,应寻找构成画境戏景的色彩的词语,动态词语以及物我交融之处,以此品味。
  2.品读实践
  讨论交流:品读第三、四节,思考诗歌是如何体现“一幅鲜明的画境,一幕生动的戏景”的?
  学生自读,互相探讨,互教互学。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修辞手法运用,意象中色彩词语,动态词语,物我交融处。
  教师补充:诗人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美的康桥情结,流连于母校的这一刻展示的正是一幅幅鲜明的画境,一幕幕生动的戏景。
  3.诗歌一般是按照“起承转合”四步走
  诗歌第一节是起,二至四节是承,五六节为转,最后一节为合。
  师:诗歌第五、六节作为诗歌“转”的部分,哪个字体现了“转”?
  明确:第四节的“梦”,第五节“寻梦”。康桥的美景挑逗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由现实入梦境。第六节“但”表明由虚转为现实,情绪低落下来。
  师:这两节诗是如何体现“一幅鲜明的画境,一幕生动的戏景”的?
  学生自读,互教互学。
  明确:诗人选择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青”“星辉”“斑斓”等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画境;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撑”“漫溯”“满载”“放歌”等,使画面富有动态,是一幕生动的戏景;拟人的手法,夏虫保持沉默,沉默是最深情的“无语凝噎”,又一幕生动的戏景;由于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箫。箫声是低沉哀怨的。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境恢复寂然,画境与戏景的结合,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浓缩成了诗歌中独特的“物我交融”的意境。
  4.品读小结:“绘画美”
  全诗主体部分选用了“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意象,每一节都似一幅画境,一幕戏景,交织着诗人欢喜、依恋、无奈、惆怅、洒脱等复杂情感,营造了对康桥的眷恋之境。
  (五)走出康桥:拓展迁移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意境,赏析余光中的《乡愁》是如何体现“一幅鲜明的画境,一幕生动的戏景”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无尽的乡愁化为相隔两岸的海峡,立体的画境;“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相隔于“一湾浅浅的”却无法跨越的历史,生动的戏景。
  (六)挑战康桥:我是小诗人
  朱光潜曾说:“边阅读边写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今天同学们敢不敢当一位小诗人?让我们一起喊出来:“我是小诗人!”
  师:展示一幅校园里魏然挺立的一棵青松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以学校的“青松”为意象写一则四至六行的短诗。要求:有鲜明的画境,生动的戏景。
  学生写作,学生互评,推荐展示。
  (七)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选择新鲜生动意象,如何去营造如画境似戏景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理解感悟诗歌和创作诗歌的一把金钥匙,希望同学们铭记于心。今天,同学们也试着做了一回诗人,希望同学们收获满满。
  
  作者简介:洪荔芳(1980—),女,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有效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栏目:视线)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不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  2.狙击手(栏目:视线)  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进入最后的巷战。苏
王开岭,山东滕州人,从大学起开始发表诗歌、散文等,文章录入《中国年度最佳散文》等百余选本,并有多篇被选入各类试卷。他的文章有着理性的思考与分析,读后给人心灵上的启迪。  在电子时代,我尤其推崇纸质阅读。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纸页上滑过,你内心会静下来,这是个仪式,就像品茶,和一个美好的朋友对坐,会浸在一个弥漫着定力和静气的场中。而浏览网页,不会有这感觉,你只想着快速地掳取信息,一切在急迫中进行
如果你有话想说,可以告诉我。或许我们心有灵犀。  QQ群号:172042538 微博昵称:初友—静子热线  我已经初三了,还有一个多月就中考了!但是我近期的临考状态特别不好,怎么办啊?!  我觉得我有严重的“考试恐惧症”。我在班里算个中等生,平时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但一到临考,我整个人的状态都会紊乱。  考前复习的那几天,我学习效率特别低,总觉得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老师说现在已经进入中考冲刺阶段,考前
在我还只有五岁的时候,塑料枪尚是个稀罕物。不过那时的塑料枪没有任何伤人的可能,仅仅只是孩子的玩具。  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对这种玩具枪应该并不陌生。两毛钱一包零食,零食包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玩具,当然,最新鲜最好玩的,当属这种橡皮筋塑料枪。  五颜六色的小枪占领了那个时代的童年记忆。盖上小盖,拉上橡皮筋,就算上膛了,只要轻轻扣动扳机,啪的一声,小盖就会被突来的猛烈气流冲飞出去。  记得有次我买了好几
A  提到洪飞扬,我的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一张帅气无比的面孔,还有让大家都羡慕不已的傲人身高。我们都亲昵地叫她“洪帅哥”。男生更直接,不仅与洪飞扬称兄道弟,还开口闭口就是“我们飞哥”。  大家千万别搞错了,洪飞扬不是男生,她是如假包换的大小姐。只是洪飞扬1.69米的净身高,不拘小节的性格,再加上她有点粗犷的嗓音和极短的头发,任谁第一次看见她都以为是个十足的帅小子。  就连我们老班第一次点名时,都曾
【摘 要】 对2014年广西实施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七家企业进行了XBRL数据校验,将校验的问题归纳为七大类并分析各类问题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ELR类问题有四级标记错,定义命名错,引用错,链接勾选错,拆分错,冗余错,遗漏错;元素类问题有匹配错,借贷方向错,期间错,命名错,冗余错,类型错;标签链接库类问题有缺少合计标签,错误使用负值标签,缺少期初期末标签,缺少净值标签,标签名称用错,长短标签使用
郑板桥在《竹石》这首诗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本意写竹子的根扎得结实,后人常用来形容人做事坚定执着,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其实,写作文同样需要如此,只不过要咬的不是“青山”,而是“中心”,要想方设法来突出文章的中心,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从而使文章主旨明了,给人印象深刻。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引人注目的“帅旗”,中心突出是写作的一项
摘要:王阳明的《传习录》蕴含丰富深刻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今的语文教育仍有启发意义,尤其对语文教育中出现的弊端有针砭之效。《传习录》中大力提倡的涵泳诵读之法可以感发学生志意,顺适学生的自然之性,激发兴趣,对提高语文素养意义重大。  关键词:价值根源;启发式教学;涵泳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慢的艺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悠游美丽的文字之林,徜徉幽微的精神之场,有一份悠闲和从容,方能得一份
雨,淅淅沥沥,无声无息,带着无限的惆怅与哀怨降落到大地上,滋润我曾经干枯了的心田。我喜欢雨,喜欢下雨天,喜欢在雨中漫步,接受雨的洗礼。  春雨,是一个温柔而又多情的少女,你看,那雨丝细得像什么?噢,就像朱自清所说的:似牛毛,似花针,似细丝。多精当的比喻啊!不错,春雨用她的柔情滋润着大地万物。它的到来,使小草钻出来,花儿张开了笑脸,风筝在春风中飞上了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此刻,如果在这充满了山野灵气
摘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郭沫若的经典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拟根据温儒敏提出的“三步阅读法”教学原则,把对五四时代精神氛围的感知与专业的文学分析结合在一起,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的直观感受为起点;转换视角,设身处地想象自己为五四时期的青年去阅读诗歌;从整体到字词感受诗歌的时代精神;与《天狗》展开比较阅读。  关键词:郭沫若;直观感受;教学设计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统编版语文必修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