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中医汉语教材的编写问题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2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汉语教学属于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其教材的编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现有的“中医汉语”类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笔者主编的《中医汉语教程》系列教材,深入探讨现阶段中医汉语教材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专门用途汉语;中医汉语;中医汉语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062-02
  一、中医汉语教学与中医汉语教材编写
  “专门用途汉语(CSP)”与“一般用途汉语”相对应,是受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启发而提出的,最初见于商务汉语教学中。同属该范畴的还有诸如:中医汉语、科技汉语、法律汉语等。
  跟经贸汉语相比,中医汉语虽然在研讨及相关教材编写方面的起步时间并不算晚,甚至在上世纪80年代也曾经有过短暂的繁荣[1],但是就其整个发展的进程而言,并不甚理想,甚至有相当一段时间止步不前。海外中医孔子学院及课堂多处开花,中医合作办学前景广阔,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逐年增长。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从各个方面都对中医汉语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急迫需求。
  二、中医汉语教材研究
  (一)中医汉语教材编写概况及比较
  除了一些中医院校的自编教材以外,出版的中医汉语类教材还有以下四套,分别为1999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医汉语》[2],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医汉语口语入门》[3],2010年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实用中医汉语》[4,5]和2013年出版的《中医汉语综合教程》[6]。我们首先将前三本教材进行了概貌比较,具体如下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模糊不清。
  2.中医内容在汉语知识、技能中的体现、融合不足,中医药相关专业词汇、知识、文化的不足。
  3.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呈现零散性、各自独立的现状。
  4.专业词汇、中医特定句式在教材中的出现顺序并不一定符合习得顺序。
  (三)《中医汉语教程》系列教材的编写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来华留学生中医汉语系列教材”,其中以2013年出版的《中医汉语综合教程》[7]为主教程,《中医汉语听说教程》、《中医汉语阅读教程》与之配套(下文分别以《综合教程》、《听说教程》和《阅读教程》代指)。针对目前中医汉语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中医汉语教程》系列教材做了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调整。
  1.对系列教材内部主题的统一性的关注。笔者联合主编的《听说教程》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阅读教程》,都围绕《综合教程》展开,强调复练和巩固。
  2.在专业词汇的收录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专家的专业指导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药语言交际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取舍。注意整理归纳常见的中医词汇、句式、知识,弥补以往教材中医药词汇的教学盲点。课本附录还设有专业词汇表,并考虑到中医汉语的特殊性,为专业词汇提供楷体和行书两种字体的呈现方式,符合中医汉语的实际运用情况。
  3.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专业性和基础性的融合,体现出了明确、清晰、有针对性的特点。(1)教学对象:以有一定汉语基础(准中级水平),中医相关专业的外国留学生以及中医爱好者为主。(2)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基础中医药相关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了解中医药相关知识和内容,建构中医知识框架,形成中医思维模式,为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综合教程、听说教程和阅读教程在语言技能方面各有侧重。(3)教学内容:确定中医学专业的核心知识内容,划分为“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和“养生”几个主题,独立成单元,遵循中医知识循序渐进的习得顺序进行编排。综合教程、听说教程、阅读教程均围绕以上主题和顺序展开。
  4.在编写方面,注重中医汉语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深入讲解和全方位操练。以往的中医汉语教材主要注重浅层次的、中医知识的普及,缺乏对中医汉语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在结构、意义和语境的细致梳理和归纳,对此综合教程做了较大的调整,重视中医汉语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讲解和操练。以下以中医汉语词汇“属”为例,简要说明。
  综合教程偏重于中医专业释义的讲解,将“属”的释义分为“隶属、归属”和“种类、类别”这两类,分别例举中医文献中的句子,并译释。在词语的结构讲解方面,列举了“X属Y”的格式,给出可进入该格式的词语(头/脚、南面/北面、夏天/冬天),进行操练,要求输出类似“头在上属阳,脚在下属阴”的表达。
  听说教程通过“X属Y”的格式在听和说的具体表达上与综合教程形成呼应,形成听说读写全方位操练的模式。
  5.注重中医汉语的实际运用和有效交际,并提供学生自我评估的机会。综合教程的“课外活动”和“中医生活馆”鼓励学生根据已学内容自学,活学活用,加强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性。听说教程的“医患对话”提供了中医汉语的实际交际场景,使学生通过医生和患者的相关主题对话进一步提升中医汉语的交际能力。此外,每课末都附有本课小结,这对学生是必要、可行且不可或缺的。
  三、结论
  在中医汉语教材的纵深建设方面,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的深入研究。
  1.应注意对专业词汇、中医特定句式的排序进行严格、科学的考察和论证。目前并未有一套科学归纳且行之有效的习得顺序表供教材编写者参考借鉴。编写教材时,编者或者按照话题来选取词汇和句式(如《中医汉语》),或者按照中医学的中国学习者在学习时的难易顺序来给词汇排序(如《实用中医汉语》和《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中医汉语教材并非科普读物,主要的学习需求在于:解决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面临的语言难关——中医汉语词汇、句式。《综合教程》在此方面做到了真正指向实际。但是,在先出什么词汇句式,再出什么的顺序问题上,目前的教材编写界还是缺乏深入的探讨和实际的操作。随着中医汉语教材事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习得顺序的归纳也被提上了研究日程。
  2.还应注重配套教材及资源建设问题。尽管如此,中医汉语教材建设领域的配套教材仍亟待建设。相应的音视频、图片、知识库、课程库、阅读材料等教材配套资源建设问题(立体教材建设问题)也亟待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泉.论专门用途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11,(3):53.
  [2]王砚农,阎德早.中医汉语(读写课本)[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3]杨学智,王晶,宋一伦.中医汉语口语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罗根海,薄彤.实用中医汉语(精读基础篇)[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2010.
  [5]罗根海,赵熔.实用中医汉语(精读提高篇)[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6]崔永華,傅延龄.中医汉语综合教程[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
  [7]崔永华,傅延龄.中医汉语综合教程[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连接传统和现代、饮片生产和中医临床的学科,处于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全国中药炮制学科的中坚力量,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蔡宝昌教授是我国中药炮制现代化和科学化的践行者,在探索中药炮制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中,创新性地将中医药传统思维和现代科学思维融合,并引入中药炮制产、学、研过程中,培养了大批中药炮制专门人才,科研成果显著,极大的促进了学科和产业的发展,为中医
[摘 要] 如何在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亟待解决的难题。以“精确制导系统原理”课程为例,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想政治元素,以精确制导系统概述、精确制导系统数学初步、现代导引律设计三个章节中的思想政治案例设计为例,详细梳理了该课程中思想政治建设的体系设计架构,从课堂和课后两个环节分别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案及要点,进一步的实践表明其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理想,达到了提升学
摘要:广播电视人才培养隶属于新闻传播学教育范畴,受到新闻传播学教育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着眼于新闻传播业界与学界的新变化、新问题、新机遇,在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与时代接轨,文章基于部校共建的时代背景及新媒体活跃的传媒生态影响,试图探索出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的新路径。  关键词:部校共建;新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表现技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符合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特色有效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表现技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0-0356-03   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日益成熟和甲方用户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装饰行业对室内设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手绘这一基本技
[摘 要]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这就要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提高阅读成绩,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拼图式阅读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访谈及成绩对比发现拼图式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英语阅读能力,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以此研究为依据,大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合作教学应用到其他学科,将有利于高校在“双一流”背景下更
摘要:文章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为例,剖析了理科新专业目前的办学难点,认为理科新专业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实践教学改革为推动力,推进“一个目标、三个方向、六个关联”的培养模式,以提升新办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应用型人才模式;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1-0156-02   一、引言
摘要:新工科建设提出了多方协同育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产业能力的新要求。工程实践中心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新工科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根据新工科建设的需求,在课程实践、开放课题、校企协同等方面做了探索,并对工程实践中心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实践中心;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
[摘 要]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是未来一种趋势,“大智移云”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对在线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超星平台为例,研究了课程设计和创建、课程教学和互动、课程考核和评价三大教学环节,基于信息技术创新背景的教学过程。结果表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环境下在线教学将转变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移动学习、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在线教学;MO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是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式去学习,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能更好地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6-0346-0
[摘 要]高职院校跨区域联合培养学生是一个新课题。为提升藏区职业院校教师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生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并推动学生积极面向藏区外就业,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向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选派学生,进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跨区域“校际联合”培养,并对“2 1 就业”校际联合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跨区域;校际联合;2 1 就业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