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一天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gu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是人类与动植物共有的家园,是宇宙中一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丽星球。
  为了使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地球46亿年的演化历史,法国科学家里夫把46亿年压缩成了一天:这一天的前1/4时间,地球上一片死寂;清早6点钟,最低级的藻类开始在海洋中出现,它们持续的时间最长;直到晚上8点钟,软体动物才开始在海洋与湖沼中活动;晚上11点半,恐龙出现,但仅仅“露脸”10分钟便匆匆离去;最后20分钟里,哺乳动物出现,并迅速分化;11点50分,灵长类的祖先登台,最后两分钟,它们的大脑扩大了3倍,成为人类。
  里夫的描绘就好比是一场演出,各类生物如同舞台上的演员依次登台,演绎了一场精彩的晚会。接来下,就让我们仔细欣赏这场演出吧。
  前6个小时:一片死寂
  晚会开始前,我们可以先休息一阵儿,因为,这前6个小时都是静悄悄的,还没有演员登场,后台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这个准备过程其实就是地球的诞生过程。
  在整个宇宙中,我们的地球如同一粒尘埃,地球的诞生只是150亿年前那场宇宙大爆炸的结果。简单地说,地球的诞生经历了3个步骤:首先,大量的星际物质相互吸引、聚积形成一个物质均匀的原始地球;然后,形成原始的大气圈和水圈;最后,诞生了生命。
  在地球诞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片死寂。虽然这时候还没有生命;但地球母亲正在为孕育生命创造各种条件,那就是原始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化。在重力作用下,一些较重的物质慢慢向地心下沉,比如铁、镍等,形成地核;另外一些较轻的物质逐渐上浮,组成了地幔;地幔表层散热冷却后变成了坚硬的原始地壳。相对于岩石而言,大气和水的比重最轻,在“重者下沉,轻者上浮”的总体趋势下,大气和水移动到了地球的最外层。大气中的水遇冷凝结,降落到地表,在低洼地带汇聚,形成了海洋,这里就是原始生命的诞生地。
  实际上,这一过程从未停止,一直持续至今。
  清早6点钟:藻类出现
  美丽的早晨,意味着新的开始。在早上6点钟,地球上才开始出现生命。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在地球表面逐渐形成,为生命的诞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根据目前的推测,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始于38亿年前。科学家在南非巴布顿地区发现了单细胞细菌状化石,经测定,它们距今有38亿年;人们在澳大利亚西部发现的类似化石,则距今有35亿年。这些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它们不仅揭示了原始生命出现的时间,而且展现了原始生命的形态。这种最低等的单细胞生命不需要氧气即可生存,但它们不能制造营养物质,必须依靠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来获得养料。
  晚上8点钟:软体动物活动
  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虽然它们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但基本结构相同:具有坚硬的外壳,柔软的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硬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
  地球上软体动物的首次爆发是在距今6亿年前后,发生于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山,但是,该动物群延续不久就整体灭绝了。而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时代,我国云南昆明附近澄江地区的生物大爆发成功演化,出现了大量腔肠动物(水母)、节肢动物(三叶虫)和环节动物(蠕虫)以及其他一些门类。到寒武纪晚期,海洋中出现了一类种类繁多的软体动物——鹦鹉螺类,其身体包裹着一层硬壳,头从壳体宽大的一端伸出,靠触手在海底爬行觅食;到了奥陶纪时代,鹦鹉螺类极为兴盛,分布十分广泛。
  海洋,一直是生命发展和繁盛的美好家园。随着地壳运动,海域逐渐收缩,大陆迅速增长。在大约4亿年前,一些藻类开始适应陆地的生活,逐渐演化为原始陆生植物,实现了从“水生”到“陆生”的重大飞跃。此时,海洋中开始繁盛最古老的的脊椎动物——鱼类,它们统治了几乎整个泥盆纪时代,这一时代因而被称为“鱼类时代”。到了3.7亿年前,有一种能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古老鳍鱼类在经常遭受周期性枯水的压力下,逐渐演变为两栖动物。
  然而,在距今约2.5亿年的二叠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一次最严重的生态灾难,约95%的海洋生物物种和75%的陆地生物物种灭绝。这导致大量两栖动物、蕨类植物被更高级的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所取代。
  晚上11点半:恐龙出现
  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庞大的生物之一,曾统治整个地球。恐龙活动的时代是裸子植物时代和爬行动物时代。
  按照法国科学家里夫的说法,恐龙出现于“晚上11点半”,也就是距今大约1亿年前;但现今的研究结果发现,最早的恐龙生活在2.3亿年前。科学家在我国四川盆地发现一种素食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身长22米,体重约为30~40吨,距今有1.6亿年。这足以表明,恐龙的登场应该稍早于“晚上11点半”。
  遗憾的是,相比于藻类和软体动物这些低等生物,恐龙的“登台时间”很短,在距今6500万年时,就匆匆退场了。它们统治地球大约1.6亿年的时间。虽然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了下来,并繁衍至今。
  最后20分钟:哺乳动物繁盛
  24小时的最后20分钟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从6500万年前至今,恐龙灭绝之后,为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时代,各种食草和食肉的哺乳动物空前繁盛。
  哺乳动物是动物发展史上最高级的阶段,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个类群。哺乳动物的出现并非是在恐龙灭绝之后。根据英国《自然》杂志的报道,哺乳动物多样性通过两个重要的阶段逐渐形成,在大约9300万年前经历了首次多样化大爆发,第二次多样化发生在大约3500万年前,此时距恐龙的衰落已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有位美国学者这样形容哺乳动物:它们在恐龙灭绝之后前来参加聚会,但只是在附近徘徊,而它们的远亲过得很快乐。在恐龙灭绝以后,哺乳动物才逐渐接管了地盘,并繁衍成非常庞大的家族。
  最后两分钟:人类登场
  其实,依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人类登场的时间还不足1分钟,也就是说,距今只有250万年的时间。以180万年前的印尼爪哇直立人化石、5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直立人化石等为代表的典型证据充分表明了由猿到人的科学演化事实。人类的出现是地球演化史上最隆重的一次事件,标志着生物圈中最高级的智能圈开始形成。
  虽然里夫把地球演化的46亿年时间压缩成一天并不完全准确,却十分生动地展现了生命出现的先后次序。纵观整个地球历史,我们会发现,地球的历史何其漫长,人类历史又是何其短暂。
其他文献
在泰坦尼克号葬身大西洋海底后的100年时间里,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如何打捞这艘豪华客轮的想法,很多想法在鲍勃·巴拉德和他的团队1985年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前就已经浮出水面,其中不乏新奇而怪异的点子。  利用乒乓球让船浮起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打捞泰坦尼克号的建议便是往沉船内塞入大量乒乓球,借助乒乓球的浮力让泰坦尼克号浮出海面。在《流言终结者》的一集节目中,这种做法被证明可用于打捞体积较小的沉船。但对于
看过电影《导盲犬小Q》的人,无不为拉布拉多犬小Q与主人们相依相伴的一生而感动。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导盲犬是如何成长、如何工作的呢?  工作犬是经过人们严格训练的犬,包括护卫犬、警犬、缉毒犬、救生犬、排雷犬、治疗犬等等,导盲犬也是工作犬中的一个品种。它在工作时身上佩戴特制的鞍具,以便主人牵领。它与主人行走时,紧贴着主人的左边,从不远离主人,并注意来往车辆及障碍物,待安全时才带领主人前行。  不是所有
莫斯纳幻方  根据前文所述,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杨辉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幻方进行详尽数学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学者。在杨辉所著的《续古摘奇算法》两卷中,除了呈现3阶幻方的研究成果之外,还构造出4阶至10阶幻方。书中,杨辉称4阶幻方为“花十六图”或“四四图”,并给出了两个实例(阴、阳两图)及阴图(图1)的具体构造法,令人叹为观止。    后人经过研究发现,杨辉构作的4阶幻方中,数字分布的对称性和均匀性不仅表
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举行了一场全民公决,选票上只有一个问题:“苏格兰是否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问题之下只有两个选项:“Yes or No!”  人们突然间意识到,英国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世界强国,将有可能面临本土的分裂。媒体所做的前期民意调查显示,赞成和反对的比例不相上下。这更给本次公投增添了很多悬念,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英伦三岛,静候结果的揭晓。  尽管本次公投反对独立者以55%对4
眼下,大学生的空余时间有多少?课后,大学生们又是如何打发时间的?近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大一、大二4000多名低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手机、电脑等网络产品占据大学生大半空余时间。调查显示,在空余时间中,82%的学生选择了网络休闲。
无论春夏秋冬,人们总会感到自己周身的皮肤时有瘙痒。解释瘙痒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外界的刺激,如昆虫的叮咬,细菌、尘埃的刺激和皮肤局部病变,如疮疡、外伤等;二是内部的原因,即外周神经和大脑的感知,先是由外周神经感知这些刺激,然后传递到大脑,引起人产生瘙痒,并忍不住要抓挠止痒。  但是,这样的解释太宽泛,所以可以用蚊子叮咬引起的瘙痒来解释。蚊子叮咬人后,其唾液中含有多种酶,包括阻止被叮咬的人或动物的
1.树袋熊  树袋熊又名“考拉”,是一种树栖动物,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能睡的动物。这种动物只生活在澳大利亚,主要栖息在桉树上,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22个小时左右。清醒的时候,它们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吃东西,可谓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懒虫”。  虽然很多动物每天的睡眠时间都超过12个小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非常懒惰。实际上,它们在清醒时非常活跃。睡眠时,一些动物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还有一些动物在休息时也时刻保
2014年7月24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世超提出,建议对室外排队等候队伍实行禁烟,因为室外排队等车、购物等各种排队等候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吸烟者在排队时吸烟,会给周围人群带来更大的烟草烟雾侵害。  如果北京的控烟措施能够从室内延伸到室外,这既是一种进步,又为全国开了一个好头,值得全国各地效仿。  烟草之害已经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予以证明,但是,明知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的控烟
丝绸之路出中国新疆之后进入中亚,在中亚这段丝路上形成一个个商业城镇,就像一颗颗珍珠,其中最大最亮的一颗就是撒马尔罕。这座古城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在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它曾是帖木儿帝国的首都,享有“东方罗马”的美誉。2001年,撒马尔罕古城整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丝路要冲 帝国之都  撒马尔罕地处中亚绿洲泽拉夫尚河谷地,“撒马尔”意为“肥沃”,“罕”意为“土地”,合起来即是“肥沃
如果说,石头是上帝随手捏就的,那么,矿物晶体就是上帝用尺子丈量、精心设计出来的。作为矿物中极少数的宝石,更是难得的精品,它们历经亿万年水与火的洗礼,以最美丽的姿态展现在人类面前。宝石之美,不仅在于材质之美、颜色之美、工艺之美;而且有些宝石具有特殊的光学效果,称得上是美中之美。  总的说来,宝石中的光学效应主要包括火彩效应、变彩效应、猫眼效应、星光效应、荧光效应和磷光效应等。下面,让我们一一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