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a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密度对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灌区春玉米品种选择与增密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方法]以玉米品种宁单41号、宁1530、宁玉51号、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82500、90000、97500和105000株/hm24种密度处理,分析密度对穗部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穗部性状的秃尖长度增加,而除秃尖长度外的11个穗部性状指标降低;密度增加下各品种玉米的平均变异系数表现为秃尖长度、穗上部的百粒重、行粒数最大,而穗行数、穗粗、出籽率平均变异系数最小;增密下穗上部百粒重变化幅度大于穗中部、穗下部;行粒数降低幅度长穗品种大于中短穗品种,在密度97500株/hm2以上时表现最明显.[结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增加了有效穗数,而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降低;宁玉51号、宁1530在1050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先玉335、宁单41号在975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
其他文献
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对松材线虫病给予了高度重视,这是一种没有痊愈方法的虫害类型,也被广称为“松树癌症”,其自身具有发病位置隐蔽、传播速度快、防控困难等特征,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影响.相关部门需要全面掌握松材线虫病的发病条件及特征,并采取针对性、科学性的防治手段,为我国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特点,并列举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加大对气象预警工作的重视程度非常必要,本文对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及其应用进行研讨.主要包括降雨型灾害的不良后果、灾情等级划分、灾情防控应急措施等.研讨过程不仅有利于灾情预警工作高质量和高成效开展,而且有利于提高民众自我安保意识,提高对灾情及其防控常识,强化民众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从而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更具必要性.
[目的]研究能够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相结合的分析棉花纤维细胞壁组分的化学预处理方法,使棉花纤维细胞壁断裂破碎但不造成其组分结构破坏,为实现应用FTIR分析细胞壁的真实结构组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化学试剂巯基乙酸和盐酸预处理棉花纤维,用去离子水清洗游离的化学试剂,再通过FTIR化学预处理后的棉花纤维细胞壁.利用木质化程度和硬度较高的樟子松枝条进行相同处理作为对照,观察分析.[结果]采用化学试剂巯基乙酸和盐酸预处理棉花纤维,纤维在其与巯基乙酸中的巯基结合的部位被打碎,可以有效破碎棉花纤维细胞壁,
[目的]研究1膜3行条件下氮肥配比及种植株距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选出最优组合.
[目的]研究不同陆地棉品种纤维发育形态学变化,比较棉纤维发育重要阶段的形态学差异.[方法]以新陆中82号、新陆中70号、新陆中38号以及15-1242为材料,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在开花前1 d至开花后1 d的胚珠、发育21和28 d的纤维以及成熟纤维.[结果]随着开花时间的增加,胚珠表皮细胞的突起数量或伸长数量逐渐增加,开花当天的突起数量在5900~7800个/mm2,且中部棉铃的突起数量最多,在7000个/mm2以上,开花后1 d的伸长数量在3000~6400个/mm2,中部棉铃的伸长数量最多,在5000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根系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设计,分别为主区密度(M1:22.5×104株/hm2、M2:18×104株/hm2、M3:13.5×104株/hm2)和副区氮肥(N1:0 kg/hm2、N2:300 kg/hm2、N3:600 kg/hm2),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机采棉根系各形态指标、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氮量为N2(300 kg/hm2)可使籽棉产量显著增加10.6% ~14.5%.但施氮量过高(600 kg/hm2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包蛋麦冬性小麦、春性小麦品种间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差异.[方法]田间采用包蛋种植方式比较冬、春性小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冬性品种包蛋以新冬41号产量较高,为7812.3 kg/hm2,春性品种包蛋以新春6号产量较高,为7935.6 kg/hm2.冬性品种总干物质积累量在14727.8~16983.26 kg/hm2,春性品种总干物质积累量在13588.6~17634.7 kg/hm2,冬性品种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值(16140.9 kg/hm2)比
[目的]研究不同化肥减施对滴灌冬小麦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最佳的减肥模式,为滴灌冬小麦化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施肥(N240 P105 K37.5)和空白处理(N0 P0 K0)为对照,设置4个减肥处理,测定滴灌冬小麦的产量及构成、农艺性状、干物质和肥料利用率.[结果]与常规种植相比,4个减肥处理的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以T3处理产量最高,为9673.54 kg/hm2,增产幅度36.8%;减量施肥下干物质积累增长变化趋势与常规种植、空白对照表现一致,均在拔节期快
[目的]分析21个燕麦品种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为新疆塔城巴尔鲁克山区旱作条件筛选出最佳饲用燕麦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播种量为240 kg/hm2,施氮量为80 kg/hm2,重复3次,共计63个小区.采用隶属函数结合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6项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品种贝勒二代(25.28 t/hm2)和牧王(24.53 t/hm2)鲜草产量最高(P<0.05).林纳(12.48 t/hm2)和丹麦440(12.25 t/hm2)干草产量最高(P<0.05).青海444(35.7
[目的]研究6a生核桃树与冬小麦间作巷道的光环境特性以及对比单间作核桃之间果实品质差异,为核桃与小麦的提升光合作用及品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使用LAI-2200C冠层分析仪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分别测定2种模式下核桃各时期叶面积指数以及冬小麦各时期的光合生理数据;对比分析间作园与单作园核桃果实品质差异.[结果]在核桃各个生长期中,单作园核桃叶面积指数要高于间作园;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光饱和点为灌浆期>成熟期>扬花期>抽穗期,光补偿点为成熟期>扬花期>抽穗期>灌浆期;间作园核桃果实在干鲜果重、横、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