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t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是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的显著特点。这二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两大成果,一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二是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是运用和发展科学的理论思维的结果。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包含四条主要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
其他文献
自由是人进行选择的权利,同时又是这种选择权利实现的过程。因此,在进行选择和实现选择过程中所受到的限制,就成为自由的限度。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理限度;二是法律限度;三是伦理限度。生理限度是自由选择的底线,法律和伦理限度是自由获得和实现的上限,只有在底线和上限之间的自由,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充分认识和客观分析自由的限度,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和实现政治自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入世后我国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竞争力,就必须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尤其是要优化农村所有制结构。为此,必须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确认“入世”后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
从政治角度考虑经济问题,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是邓小平根据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深刻理解,提出的治理国家的科学方法论。他认为政治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局,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服务经济,解决政治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所以,经济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领导干部只有掌握从政治角度考虑经济问题,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这一科学的治国方法论,才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与理想社会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实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进程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扩张的必然,是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的途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现实社会主义具有不同于理想社会主义的特征,即空间的区域性、形式的民族性、过程的长期性、发展的跳跃性、道路的曲折性。现实社会主义是与当代资本主义并行发展的阶段,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初始阶段,是理想社会主义的物质文化准备阶段。
中国“入世”是自愿、自主的选择,但是WTO规则会对中国的产业结构、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包括立法、司法权在内的国家主权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国家主权。主权概念自提出以来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始终服务于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目标,而经济全球化正在改变国家控制的范围。“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运用,表明中国在维护领土完整和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振兴中华的目标,在有关主权的具体问题上采取较为灵活的政策。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是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项目“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迄今已有7年时间。不久前,合作双方特别是就第三阶段研究“1969-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探讨,涉及诸如:1969-1972年的中美关系;1973-1979年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中的苏联因素;海峡两岸内部政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等。
当前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正确的,但其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也存在着几个问题。诸如,“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的货币政策”的概括和称谓不甚科学;反通货紧缩用货币量的单纯扩张有能解决问题,重点应放在调整货币分布结构上;“搞点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设不可取,用通胀治能缩很可能带来滞胀。
数字图书馆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对图书、报刊、音像和其他各种资料进行数字化信息开发、加工、管理、经营和服务的新型工作模式。党校建设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时代我国社会进步和党校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党校的教学科研出版工作、培养新世纪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迫切任务,也是创建和占领网上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的客观需要,通过数字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特色服务,做到有用信息的效益开发和合理共熟,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三个关键环节是整个系统的枢纽。第一个枢纽是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先导,党内领导方式的转变是党对国家领导方式转变的前提。第二个枢纽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靠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真正自由、平等地参与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管理。第三个枢纽是扩大基层民主,在实践中提高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素质和能力,打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本文从实现集团化、推行公司制和减轻企业负担三个方面讨论了国有企业改组的任务。认为在改组中,国有企业应通过集团化来解决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应通过公司制来实现制度创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是建立新的产权制度;同时,应通过国家、银行、企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通过再就业工程解决企业的冗员问题,并应将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剥离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