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镇张营村农机大户张明举忙着带领聘请的5名农机手,到县农机学校参加技术培训。他高兴地说:“过去咱不想参加培训,后来农机添多了,农机局的老师们上门做思想工作,让俺们都明白了技术和安全的重要,就抢着来了。”
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增加了。麦收一过,张明举屈指一算,乐了:从夏收到秋种,家里进账足足有10万元,一家四口人均收入25000元。他家的新型农机既成了“便民机”,又成了“生财机”,两口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张明举高中毕业就和农机结缘,1983年他贷款买了一台“东方红”大拖拉机,农忙给乡亲们打麦犁地,农闲跑运输。他掰着指头算道:“别小看拖拉机,一年能挣四五千。那时候的几千块,了不得呀。”后来,他看到乡亲们剥玉米难,就新购置了脱粒机,东庄走西庄串,一季下来收入七八千块;再后来,他看到当地城镇建设发展快,赶紧买了台推土机,由于需要的工地多,他一天能挣几百块;现在,申请了农机补贴,他又掏8万元买了多功能旋耕机、秸秆还田机。仅去年秋种,他就耕了2300亩地,收入有8万元,扣除成本净赚5万元。
张明举成了镇里拥有农机最多、收入最高的农户。“这几年的日子是秋天里的甘蔗——节节甜。”他说,“我还清了贷款有存款,把草房变成了瓦房,瓦房变成了楼房,城里有的家当,俺家全有。”
“现在家里的农机都是请人开的,俺也时髦一把换了坐骑。”张明举指着院里的一辆崭新的小轿车说,“现在俺开它!”谈到今年的打算,张明举说国家继续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政策越来越好,他准备把老设备都更新了,再添置几台新机器。给老乡们搞好一条龙服务,然后参加农机的跨区作业,好好地再赚上一把。
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增加了。麦收一过,张明举屈指一算,乐了:从夏收到秋种,家里进账足足有10万元,一家四口人均收入25000元。他家的新型农机既成了“便民机”,又成了“生财机”,两口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张明举高中毕业就和农机结缘,1983年他贷款买了一台“东方红”大拖拉机,农忙给乡亲们打麦犁地,农闲跑运输。他掰着指头算道:“别小看拖拉机,一年能挣四五千。那时候的几千块,了不得呀。”后来,他看到乡亲们剥玉米难,就新购置了脱粒机,东庄走西庄串,一季下来收入七八千块;再后来,他看到当地城镇建设发展快,赶紧买了台推土机,由于需要的工地多,他一天能挣几百块;现在,申请了农机补贴,他又掏8万元买了多功能旋耕机、秸秆还田机。仅去年秋种,他就耕了2300亩地,收入有8万元,扣除成本净赚5万元。
张明举成了镇里拥有农机最多、收入最高的农户。“这几年的日子是秋天里的甘蔗——节节甜。”他说,“我还清了贷款有存款,把草房变成了瓦房,瓦房变成了楼房,城里有的家当,俺家全有。”
“现在家里的农机都是请人开的,俺也时髦一把换了坐骑。”张明举指着院里的一辆崭新的小轿车说,“现在俺开它!”谈到今年的打算,张明举说国家继续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政策越来越好,他准备把老设备都更新了,再添置几台新机器。给老乡们搞好一条龙服务,然后参加农机的跨区作业,好好地再赚上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