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遍世界,国宝居然也能上菜单……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n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食文化不同,许多国内不常见的肉,到了国外或许就成了最受欢迎的美食。

  如果朋友对你说“今天吃肉去”,你第一个会想到的是什么肉?相信每个人心里的排名都不一样。
  由于饮食文化不同,许多国内不常见的肉,到了国外或许就成了最受欢迎的美食。
  因此,每次出国旅游,笔者也总喜欢尝个鲜,当然前提是在合法的情况下。

被骗也要吃的美味


  近日,要不要禁食狗肉在国内引发热议。其实,和狗肉类似,马比起其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同样更加亲密,也更“通人性”。因此,出于情感因素,马在很多国家和民族的心目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一听到吃马肉,难免会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觉得太“残忍”。此外,马的饲养成本比较高,人们也更愿意把马匹用作它用,而非取肉食用。

  但在日本,马肉却是一种传统美食,食用马肉的习惯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尤其在日本的熊本,除了大名鼎鼎的熊本熊外,马肉料理更是当地的“名物”。与牛、猪、羊等家畜相比,马肉色泽分外鲜丽,因而博得“樱肉”之美称。
  和食文化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以尊重自然为基础,保存食材原有的风味”。在“一切皆可生切”的日本,想要真正品尝到马肉的鲜美,非“马刺身”莫属了。
  因为养殖食用马,想要在熊本吃到马肉料理并不难。但马肉中能生吃的部位非常稀少,想要品尝好的马刺身,除了要少买两件衣服外,对当地不熟悉的人还得费一番功夫找寻地道的马肉料理店。
  于是,当年在到访熊本之前,笔者很早就在网上做好了攻略,选择了在熊本当地就有多家分店的肉类专营店“菅乃屋”,它从事肉类买卖逾百年,发展为马肉料理店则是近十多年的事。
  记忆中,菅乃屋的“特选马刺身”,不似一般马刺身惯有的花形摆盘,其上桌时是平铺斜躺于长盘之中。尚未开动,其艳丽的色泽,以及仿如豹纹的雪花油脂就令人食欲大增。佐着姜末与葱花,可以按个人的喜好沾着辛口酱油(偏咸),或甘口酱油(偏甜)食用。
  相较于其他食用肉类,马肉除了营养价值高、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等优点外,其氨基酸还高达20种之多。氨基酸正是组成味觉上“鲜美”的重要成分,因此马肉品尝起来口感类似牛肉,又胜于牛肉;油脂丰富,却丝毫不腻。
  据了解,为防止食物中毒及细菌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马肉须经长时间冷冻才能食用,因此部分店家吃到的马刺身难免会残留一些未解冻的霜味,或肉质偏硬;有些则因为肉质不够新鲜,或冷冻过程有问题导致解冻后有血水渗出。但菅乃屋的马刺身却完全没有以上问题,原因在于店内马刺身的快速解冻法为独家秘方。
日本传统喜食鲸鱼肉。
袋鼠肉排。

  除了马刺身外,笔者还尝试了“马肝刺身”。新鲜肝脏口感轻脆,在盐和麻油的衬托下,更加鲜甜可口;即使不沾麻油,这里的马肝刺身几乎也没有什么腥味。
  虽然价格有些小贵,但菅乃屋的马肉料理仍让笔者念念不忘。可以说,这些年在国内没有吃到过同样水准的马肉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日语中的一句俗语“骗されたと思って”,意思是就算被骗也要尝试一下。在笔者看来,菅乃屋的马肉料理,正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
  顺带多提一句,看过日剧《孤独的美食家》的朋友一定知道,日本的鸡肉刺身也值得推荐。有一集,主角五郎吃的就是一种叫珍珠鸡做的刺身,肉质可谓相当Q弹,有嚼劲。但事实上,日本食品卫生管理部门是不建议生吃鸡肉的,即使卫生管理十分严格,鸡肉及其内脏都很容易携带沙门氏菌等病菌。在日本,每年因生吃鸡肉而导致食物中毒也高达上百起。
  事实证明,生吃鸡肉有风险,切莫贪嘴。

对鲸肉的执念


  可以说,爱环保的日本人吃起野生动物来也是相当凶猛的。据一份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调查显示,2018年,日本全国吃掉了1496吨“野味”,且这个数量相较于几年前是大幅度上升的。
澳大利亚国鸟鸸鹋也没有逃脱被吃的命运。

  比起中国还在纠结要不要吃狗肉,在饮食这事上,日本人遭遇的问题更大。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应该是捕鲸和食用鲸肉了。
  在鲸鱼成为保护动物以前,日本拥有极长的食用鲸鱼肉的历史,从绳文时代起,一直都有食鲸文化的记载。以前,在日本“食肉”是被禁止的,而“吃鱼”没有关系。据说在室町时期,最高级的鱼料理就是鯨鱼料理。
  从江户时代开始到明治时代,都有非常规范化的捕鲸活动。在明治末期,鲸鱼的体积非常大,所以被做成的鲸鱼汤的价格非常便宜。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粮食匮乏,很难吃到猪肉牛肉,食用鲸鱼成了普遍现象。当时鲸鱼肉一度成为了“便宜食物”的代名词,日本人通过食用鲸鱼肉获取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
  彼时,鲸鱼肉不仅仅是家常菜,甚至出现在了学校给学生准备的午饭里。1987年以后,南极商业捕鲸行为被禁止,提供鲸鱼肉的学校也越来越少了。
  自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后,日本于去年7月1日重新启动时隔31年的商业捕鲸,8日,位于大阪市中心的阪急百货店正式上架了首批捕鲸收获——小须鲸肉,还将其制成生鱼片引人试吃。据报道,一位男子在试吃后说肉质“很有嚼劲、很好吃”。
  同时,“鲸鱼肉再上架”的消息,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日本网友的关注,喜爱与反对的声音皆有。
  笔者则曾在广岛周边的一个小城市吃过鲸鱼刺身和炸鲸鱼排。老实说,就是抱着猎奇的心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随意走进的小店的缘故,吃完没有太大的记忆点,也不会想吃第二遍。

  比起中国还在纠结要不要吃狗肉,在饮食这事上,日本人遭遇的问题更大。

  由于鲸是哺乳动物,肉质更与陆地上的哺乳动物类似,相比牛肉和猪肉来说,没什么特色。而且听说大部分鲸肉都有一股骚臭味,所以日本人捕杀的大多是小须鲸,属这种鲸的肉臭味最淡。缘何日本敢冒天下之大韪坚持捕杀鲸,或许并不是单纯想吃,也是习俗使然。

国宝也能吃


  關于“吃”这件事上,当事人觉得是理所当然;外人看来,很可能匪夷所思。
  在澳大利亚,袋鼠的地位跟咱们中国的熊猫差不多。虽然是国宝,袋鼠却是可以吃的。因为袋鼠的繁殖能力很强而且在澳基本没有天敌,导致袋鼠泛滥成灾,尤其是灰大袋鼠数量极其惊人,已超过澳的人口,严重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所以在澳吃袋鼠肉是合法的。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进口袋鼠肉,主要进口国在欧洲。
  袋鼠肉有着丰富的高质量蛋白,低脂肪(不到2%),低饱和脂肪酸,并含有对心脏有利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omega-3),另外袋鼠肉富含铁、锌、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全身最好吃的地方应该是腿部与臀部衔接处的肉。
  袋鼠肉的烹饪方法有很多种,最多的还是煎、烤,但因其脂肪含量很少,对火候的要求很高;在口感上,袋鼠肉与纤维粗一点的牛肉相似,但更容易咀嚼,肉质又比鸡肉来的韧硬。很多人不喜欢袋鼠肉,是因为其膻味很重。
  比起袋鼠(Kangaroo),很多挑食的肉食客,包括笔者在内都喜欢精细质感、柔软的小袋鼠肉(Wallaby)——它极易与羊肉混淆,但口感更像本土的小牛肉。煎小袋鼠肉,搭配微微烧焦的绿芦笋,以及野生蓝莓点缀,无论是味觉,还是视觉上,都是一种享受。
  而澳大利亚国鸟鸸鹋也没有逃脱被吃的命运。不过笔者在澳大利亚时并没有吃到。据说,鸸鹋的肉是纯天然无污染,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铁、高钙、高锌、高硒的“三低五高”的特点。想想味道不会差到哪里去。

异国肉食

鹿肉


  在英国,鹿肉成为了很多消费者的新宠。鹿肉之所以在英国这么流行,是因为消费者认为比起鸡肉、猪肉等等常见肉类,它是一种更健康的肉。其脂肪比瘦鸡胸肉要少,而且铁的含量要比其它红肉要高。英国人吃的鹿肉里三分之二来自苏格兰,其它来自新西兰、波兰、西班牙等国家。
  除了英国以外,不少西方国家的人也喜欢吃鹿肉。新西兰作为鹿肉的出口大国,从其相关数据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德国、美国和比荷卢经济联盟(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

鳄鱼肉


  虽然鳄鱼皮制作的包包、皮鞋等用品都是价值不菲,但鳄鱼肉在当地其实价格倒算不上多么昂贵。在澳大利亚人的生活中,鳄鱼肉也是经常出现在餐桌上的一种食物,据吃过的朋友描述,鳄鱼肉的味道还是非常不错的,肉质鲜嫩又多汁吃起来口感有些像老母鸡,又有些像鱼肉。
  而且,鳄鱼肉中蛋白质含量也是比较高的,除了含有人体所必需氨基酸外,还含有对人体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高级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既有水生动物的鲜美,又有陆地动物的野香;同时还对风湿、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熊肉


  在俄罗斯,熊肉一不小心就上了餐桌。烤熊肉很骚,野生动物都有很浓的腥膻之气,未成年的熊肉比较松,据说成年以后很硬。说实话,熊肉挺考验烹饪水平的。可能只有战斗民族才能喝着伏特加吃着熊肉跳着舞唱着歌。
其他文献
10月16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人们戴口罩乘坐地铁。  9月底,不少英国人在社交媒体晒出超市货架空空的照片——伦敦一家超市几个冷藏柜里的食品以及货架上的早餐麦片已经所剩无几;在英格兰地区米德兰兹,一家乐购超市的厨房纸巾和卫生纸也成为了抢购目标……  这种情形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早在今年3月,英国刚暴发新冠疫情时,不少地方就出现过这样的“恐慌性购买”。  疫情出现反弹的不只是英国。统计显示,10月16
6月23日上午9时43分,第五十五颗北斗卫星在长征三号乙火箭推动下奔向太空,定位于地球同步轨道,至此,中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部完成,将全功能投入使用。  北斗三号,这是世界上最亮的指路明星。  卫星导航,是地球上覆盖面最广、性价比最高的定位指路方式。在几经磨砺之后,1994年中国下决心,决定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  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首先要确立符合中国实际、适应中国需求
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宣布罗马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并且发还了已经没收的教会财产,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拜占庭,并将该地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的正式名字是新罗马,作为罗马帝国和拉丁帝国的首都,是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2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  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建议君士坦丁十一世放弃君士坦丁堡,可以获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返回器携带珍贵的月壤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做了35项故障预案,最后一项都没有用到,而此次任务也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五个“首次”。最引人注目的环节之一:首次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  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阶段,嫦娥五号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并使出浑身解数采集月壤,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为此,中国航天
2015级“ 思利及人助学圆梦班”受助者付朝会,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幼师,把爱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过去,大部分人对于公益慈善的认识都是“公益慈善就是捐款”。如今,这种认知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做公益不再是只要“砸钱”就可以获得五星级好评和点赞,更多人开始意识到用爱与温暖帮助受助者“益”起成长,才能真正让公益发挥价值。  无限极正是结合自身优势,在公益的道路上实践着“授人以渔”,凝聚更多人爱的光芒去照亮
90 岁票演梅派《凤还巢》扮相。  金秋的话剧舞台上,一部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好作品,成为北京与上海观众热议的“文艺话题”,这就是由何冀平编剧的话剧《德龄与慈禧》。濮存昕、江珊、郑云龙……一连串闪烁的名字使得该剧熠熠生辉。而在这其中,最闪亮的名字,莫过于92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卢燕了。耄耋之年,重登话剧舞台,整整三个小时的演出里,她的戏份就占了三分之二。观者无不被其雍容的气度,精准的表演与深厚的台词
《此房是我造》是个糟糕的译名,这种蹩脚的译法,很容易让那些挑剔的观众错过。好在该片导演拉斯·冯·提尔的名字本身就带有强大的吸引力,尽管这种吸引当中,也包含了某种排斥与厌恶。  这部电影在台湾被译为《杰克造的房子》,容易让人想到“开膛手杰克”——但冯·提尔这部电影里的杰克,与电影史上诸多版本的冷血杀手杰克都不同,这个杰克智商与作案手段并不高,甚至算不上冷静、冷血,将谋杀与艺术创作衔接在一起,才使得他
癌細胞会传染吗?科学家还在研究中。  “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生理功能是什么?有怎样的作用机制?”  当领域内最具声名的国际期刊的审稿意见回来时,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俞立有些着急。  这是2014年,他的课题组在细胞里发现了一种长得像石榴的结构。他们相信这是一种新的细胞器,并取名为“迁移体”。但是要回答审稿人的意见,需要再花上几年时间。  俞立转而将视线投向了打过一次交道的国内期刊《细胞研究》(Cel
1月9日,几位年纪七老八十的老人步入白宫战情室,白宫主人、现年73岁老人特朗普总统拿出糖果塞给来客。给政治对手塞糖果,应是前总统小布什的“独创”,小布什两度给年轻的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偷偷塞糖果,即便在肃穆的葬礼上也不例外,倒也是段佳话。但老谋深算的特朗普给几个快要老掉牙的政治对手劝吃糖果,显然是不怀好意。  果然,甫一落座,唐纳德·特朗普单刀直入,以极简的问句,诘问国会民主党领袖们是否同意他的“墙”
衡复风貌区有多座历史悠久的老建筑和特色小店,不同的造型风格都有着可阅读的故事。图\ 杨建正  2019年的一份官方數据显示,上海约有47.5万个商业网点。其中,分布在马路边上的小网点占90%,分布在特色商业街区和永不拓宽的马路上的小店约9400多家。  而这些小店,正是上海的“宝藏”。它们聚拢了社区的活力,存续了城市的温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从父辈记忆的各类南货店、烟纸店、杂货店等,到时下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