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无话可说,或是有话说却内容混乱,语言干瘪,不能正确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触。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积累到习作素材,不懂如何灵活运用习作素材,只凭无意识的生活经历来凑集作文材料,敷衍成文。本文阐述了我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的一些做法:在追踪观察与体验中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在模仿中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在听、说中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
  【关键词】习作素材 积累与运用 观察与体验 模仿 听说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常常无话可说,或是有话说却内容混乱,语言干瘪,表达不出自己的内心感触。追究原因,细细分析后发现,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积累到为我所用的习作素材,不懂如何在写作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积累到的习作素材,只凭无意识的生活经历来凑集作文材料,敷衍成文。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
  一、在追踪观察与体验中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的第三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山区的学生生活在农村,而农村是一个万花筒,学生不但可以亲眼目睹到许多作家笔下神奇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可以亲身体验到各种生活乐趣,它为农村学生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但由于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都是杂乱无章的,无目的的,所以哪怕学生眼前呈现过再多的生活素材,他们都是视而不见、过耳不留,学生在自己的习作过程中也不知道该怎样捕捉和运用素材。故此在上指导写作课之前,我常常提前一周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追踪观察、体验,例如在指导学生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指导写作前我先给学生设计好“一周追踪观察卡”,(观察时间: 天气: 最吸引我的一处风景: 联想到的好词佳句: 感触: )建议学生观察的时候先选定好一处主要的景物,然后再追踪观察这处景物在早上、中午、傍晚或阴天与晴天时的变化 ,并把自己当时观察过程中想到的好词、佳句及时尝试向身边的人讲出来,事后及时把自己的感触用简短的话语写下来。指导课时,教师先收集好学生的“一周追踪观察卡”,把选址相同的学生编为同一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阅读“一周追踪观察卡”,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尽情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感触。待学生交流完后,每组选一到两个学生进行口头作文。
  二、在模仿中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
  一本语文书,除了包括汉语知识外,也是一本思想修养书,一本作文教科书。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充分体现了加强积累的思想。比如在课文中间通过提示,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积累;在课后练习中通过朗读、背诵,加强段落、篇章的积累;通过读读抄抄,加强词、句、段的积累;在语文百花园中通过读读背背、积少成多,加强古诗、谚语、成语等传统语言文化的积累等等。小学生对感性的东西容易接受,模仿性强,在写作过程中他们模仿的内容包括词语、句子、选材、写景、构思等等。抓住小学生的这种年龄特点,利用教材结合单元习作的要求,在设计教学课文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先画出自己感触深刻的词句,并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好旁批。以便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为写作积累与运用素材做好准备。例如在指导四年级学生写“某个节日的有趣场面”,为了使学生能在写作过程中合理运用素材,写出节日的特点,表现出节日的气氛、我在指导写作课上采用课件再现课文《虎门销烟》中的这段话: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让学生在领悟课文不同人物在相同情感下的不同行为表现的基础上捕捉住作者是如何选择生活素材,巧妙运用素材来描写场面的,然后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唤醒学生记忆中的素材,潜移默化地把学生的思维迁移到节日氛围中,再现生活素材、最后模仿作者的表达方法,有意识、有程序地把自己积累的材料运用于作文中来。如学生这样仿写:团圆饭后,就到祠堂放烟花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陆陆续续来到祠堂门口,老年人眯着眼睛,笑呵呵地交谈着;青年人嘻嘻哈哈地围在一起拆烟花;顽皮的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人群里跑来跑去,高兴地喊着:“放烟花喽!放烟花喽!”
  三、在听、说中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彼此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后,彼此都有了两个思想。”一个班级是一个思想汇集的群体,更是一个素材丰富的宝库。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阅历也不一样,自然所积累的素材也不尽相同,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围绕习作要求,把自己平时积累到的素材在班上与同学交流分享,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还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介绍自己喜欢的风味食品”。这次习作要求是这样的:1.这种食品叫什么?外形怎样?它是用什么原料做的?是怎样制作的?2.這种食品怎么吃?味道怎么样?吃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3.你知道这种风味食品的来历或相关故事吗?这样的习作要求看似简单,但对于现在的孩子,多半是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但对于介绍这种食品是用什么原料做的?是怎样制作的?难度就高了。为了使学生能清楚、正确地在习作中介绍自己喜欢的风味食品,我鼓励学生课后尝试动手制作,并向身边的人了解或查找有关这种食品的相关资料,及时在积累本中做好记录,待学生都收集到相关的知识后,利用一周的时间在每节语文课前抽出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素材读给别人听,一个学生说一个或多个材料,尽量让学生说。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使学生在习作中灵活巧妙的运用生活素材,就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学生的习作能力就能迅速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特别强调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得我们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把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联系起来,增强数学的现实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 联系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将知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为他们提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战国时期孟子也说过:目之于色,有同美焉。意思是眼睛对于颜色有共同的美的感受。春花秋月,人所共爱;江山胜景,人所共赏。这种共同的审美情趣,看来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已经察觉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增强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所有课文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互联网络己遍及世界,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地会淘汰民族文化中某些元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是对教师传统理念的严峻挑战。唯有革故鼎新,完成角色的转型定位,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重任。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师角色 转换  一、关于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释解  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摘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还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合适的方式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可行的,并且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对教师来说,怎样选择教学方式、如何才能够将其效果发挥至最大确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慢慢摸索,尝试从中找到最好的教学
【摘 要】古诗词是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语文 古诗文 教学  古诗词是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呢?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其重要地位  1.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
当前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贫乏,没有真情实感。提起习作感到头痛,认为习作无从下笔。其实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源头没有开通,学生无从表达。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开源”的工作。为学生“开源”工作,教师应该把着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勤于观察,阅读积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习作实践中提高习作的表达能力。多体验生活,习作才有源头活水,多阅读书籍,文章才会内
期刊
【摘 要】字词句段篇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内容,识字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识字达到量的积累才能更有效深入学习。掌握良好识字方法十分必要。  【关键词】识字 有效 归类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最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能力体现出一个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写作能力强弱的具体状况。尽早增大识字量,及早大量阅读对儿童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识字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教给
小学科学实验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自主的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們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们自主探究能力,就应当改变以往旧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亲自动手,享受实验过程,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收到
期刊
【摘 要】背誦教学对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拓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也受到背诵教学极大的影响。而背诵的基础是阅读,通过阅读和背诵可以比较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小学语文背诵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好小学背诵教学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在此,笔者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背诵教学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背诵教学 培养能力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