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畜禽产地检疫工作的几点建议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03302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82
  摘要:活畜禽产地检疫是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做好产地检疫能够在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及时的进行处理,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本文介绍了活畜禽产地检疫的意义,对目前基层活畜禽产地检疫的现状给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活畜禽;产地检疫;建议
   产地检疫是指在沈阳市辽中区内流动的畜禽在离开饲养地、生产地前的检疫,包括準备出售、调运等,产地检疫应当是到场到户的检疫。我国的畜禽存栏数很大,且饲养方式比较多元,小型散户饲养的占比仍旧较大,且整体的养殖防疫水平不高,基层的防疫队伍比较薄弱,这给产地检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 活畜禽产地检疫的意义
   近年来,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迅速,畜禽的养殖水平也在不断发展,畜禽饲养周期不断缩短,也正是因为饲养周期不断缩短,一些潜伏期较长的疾病很难在饲养过程中被发现,在出栏时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产地检疫,就容易导致疫情的发生和传播[1]。畜禽疾病的预防效果直接影响养殖业的发展,产地检疫能够很好的促进畜禽疫苗的接种工作,以检促防,防检结合。产地检疫也可以减少在流通环节或屠宰环节中畜禽检疫的漏洞,更早的发现畜禽的疾病,将畜禽疫病的危害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减少伤害,控制畜禽养殖管理人员的损失。开展产地检疫应当以预防为主,促进生产,保障安全流通,从而保护地方畜牧经济的健康发展。
  2 产地检疫的内容
   目前,必须检疫的生猪疾病包括: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炭疽病、猪丹毒、猪肺疫;必须检疫的牛只疾病包括:牛口蹄疫、牛结核病、牛炭疽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布鲁氏杆菌病;必须检疫的羊只疾病有:羊口蹄疫、羊痘病、羊炭疽病、羊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必须检疫的禽类疾病有: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痘、鸡白痢、马立克氏病、鸡球虫病、鸭瘟、小鹅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必须检疫的马属动物疾病有:马传贫、流行性感冒、马鼻疽、马鼻腔肺炎。对于必须要检疫的疾病应当做到“以监促检、以检促防”,对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全面做到产地检疫,进入流通环节畜禽全部持有活畜禽产地检疫证,产地检疫全部规范操作,检出的病死、病害畜禽全进行无害化处理[2]
  3 产地检疫的现状
  3.1 饲养方式落后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辽中区的养殖业成为了农牧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近几年政府给予了一定的产业扶持,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开始选择从事畜禽养殖行业,小型散养户和规模化养殖场的数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多,但由于一些小型散养户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地方动物检疫员很难做到入户进行产地检查。
  3.2 养殖户不重视产地检疫
   按照农业部的相关规定,动物产品、供屠宰或者育肥的动物应提前3d向动物防疫机构报检,种用动物、乳用动物或役用动物应提前15d报检。但由于养殖户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所以在进行相关调运、出售或屠宰时没有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这就导致了漏检情况的发生。
  3.3 相关部门配合较少
   活畜禽的产地检疫是一项关系到全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工程,不能单靠某一个部门的努力,而是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但目前,进行产地检疫需要商务、卫生、工商、公安等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部门都认为产地检疫是畜牧兽医相关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无关,这也就导致畜牧兽医部门势单力薄,工作难度较大。
  3.4 检疫队伍薄弱
   基层的产地检疫存在管辖范围大、待检动物数量多,基层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员的数量相对较少,且存在老龄化现象,依靠这样的队伍很难完成全区的产地检疫工作。基层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很多具备专业化知识的毕业生不从事基层工作,这就导致了从事基层工作的人员技术水平比较有限,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有一定困难。
  4 建议
  4.1 加强宣传
   由于农牧户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畜牧兽医专业培训,不了解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所以有很多农牧户认为产地检疫多此一举。面对这样的现状,应当定期的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积极的宣传《动物防疫法》以及与产地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充分的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结合宣传单、宣传册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确保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清楚的认识到产地检疫的重要作用,都了解产地检疫的主要内容,积极的配合检疫,从而促进畜禽产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建立畜禽防疫档案
   畜禽防疫的档案是每一户在进行动物购入、自繁自养、防疫、出售、检疫、发病、死亡的数量和时间等状况的详细记录[3]。在畜禽出售前应当在指定地点进行检疫,在经过官方兽医的检疫后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养殖户凭借检疫证明进行出售和转运。做好畜禽防疫档案的记录,能够很好的弥补一些地区交通、通讯以及网络不佳的状况,也能够防止检疫人员无法到厂入户进行检疫的现象发生。
  4.3 加强队伍建设
   产地检疫的主体是基层的兽医,尤其是村级的兽医,但由于基层的条件普遍比较艰苦,很多具有高学历的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不愿意服务于基层,这就导致了基层兽医队伍相对薄弱,年龄结构不佳,有较为严重的老龄化现象。所以需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兽医的待遇,能引进人才、能留住人才。同时要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定期的组织基层兽医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让每一位基层兽医都能熟练掌握活畜的检疫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流程,能够独立进行产地检疫、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尤其是对宰后胴体、内脏的检疫。此外,还应当进行检疫人员考试、考核以及任免的规范,选拔出有专业技术、具备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检疫队伍,对于不达标的检疫员应当及时的调岗、培训,待符合后再从事检疫工作。
  4.4 健全产地检疫制度
   应当制定检疫员岗位责任制,充分的调动检疫人员的积极性,实行责任到人、分片包干的制度,也可以视情况进行检疫收费或检疫任务定额制度,鼓励检疫人员主动入户检疫,同时做好产地检疫的监督工作,对于超额完成检疫任务的检疫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检疫工作不细致、漏检率高的检疫人员应当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 思考
   产地检疫是预防畜禽疾病的关键工作,各个部门应当依据动物卫生监督相关的法律、法
  规和政策付起相应的责任,充分的进行相关工作的宣传,让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很好的认识到产地检疫的重要作用,从而配合检疫人员工作,调动检疫人员的积极性,尽量做到入户检疫不漏检,做好畜禽档案的相关记录。
  参考文献:
  [1] 毛航平,苗小娜,道文海.活畜禽产地检疫的作用与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12(2):187-188.
  [2] 郭有长,洛金德,闫生荣,等.新形势下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探讨[J].中国动物检疫,2014,(9):25-25,36.
  [3] 吴博,杨月风.建立畜禽防疫档案 促进产地检疫发展[J].山西农业:农业科技版,2006(1):36-37.
   作者简介:王彪(1979.8—  ),沈阳人,中级兽医师,大专,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工作。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70  摘要:疾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风险之一,尤其是对于集约化和规模化运营的鸡场,要想降低疾病发生率,需要建立兽医卫生制度,加强场内外环境的消毒,科学对鸡群接种疫苗,谨慎选择开口药物,提升鸡场的管理水平,最大程度降低鸡群的应激反应;对于新建鸡场来讲,要选择一个温湿度波动小,交通便利,水电有保障,环境污染小的适养区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73  摘要: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宽吻海豚由于生活方式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改变,可能引发刻板行为等一些行为的变化,其中就包括玩鱼、吐鱼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海豚缺水、营养不良等问题,出现体重的下降、代谢障碍等病理变化,严重影响动物健康。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分析研究了可能的诱发因素,并通过调整饲料营养配比、投喂方式、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8  摘要: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肉类需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吃饱”“吃好”,到“吃的健康”“吃的养生”,消费理念的变化,促使肉类供应和养殖业的改变。被称为“美容肉”“保健肉”的兔肉逐渐成为时尚消费品,兔肉市场供不应求,养兔场的经济效益连创新高,社会热资在养兔业的投资比例逐年提高,但新建养兔场的技术水平比较低下,现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72  摘要:为了提高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培养滴度,延长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液的保存时间,本研究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增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或不吸附的接毒方式对病毒液的滴度没有明显的差异,而病毒液滴度与接毒前细胞数、病毒液收获时间呈正比;最佳的接毒剂量0.01%,收获病毒液的时间为细胞10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74  摘要:2020年5月8日,衡水市C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检查时,发现当事人李某某经营的45kg羊胴体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要将羊胴体销售到C县D饭店,涉嫌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经过立案调查,该案违法主体认定准确,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根据动物防疫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本文从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76  摘要:江川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積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该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关键词:畜禽无害化处理;防控;动物疫病  1 主要做法  1.1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氛围   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宣讲、刷写标语、张贴挂图、悬挂横幅、印发材料等多种形式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67  摘要:根据羔羊生理特点和不同生长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应提供充足的母乳和均衡的饲料营养,加强护理工作,促使羔羊安全断奶。刚出生的羔羊体质较弱、组织和器官发育不完善,对环境条件和营养成分要求较高,如果环境温度突然变化、湿度较大,羔羊容易受凉发生感冒或呼吸道疾病。饲喂管理不当,青饲料和粗饲料搭配不合理,极易引起消化不良性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77  摘要:近年来,非洲猪瘟、禽流感等各类重大动物疫病在国际国内频发,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而县乡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屏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应在机构改革、体系建设方面强化扶持,切实筑起动物疫病防控的坚实堡垒。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静宁县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进行优化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75  摘要:基层动物的防疫检疫工作对整个畜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疾病的预防控制及阻止病情进一步扩散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修改补检制度,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强化家禽产品监管,加强私屠滥宰打击力度,规范畜禽粪污处理,提高动物防疫管理水平,加强保险联动承保等多方面的发展痛点进行剖析,并提出相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79  摘要:酒糟是一种良好的饲料,但饲喂不当容易引发酒糟中毒,该病是家畜长期采食或一次过量采食新鲜或酸败的酒糟引起的以腹痛、腹泻及神经机能紊乱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本文就以一例猪酒糟中毒的诊断来分析该病的产生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方法,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借鉴。  关键词:酒糟中毒;诊断;防治   酒糟是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