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学进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guog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的教改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对于课堂教学改革追求高效性、实效性的探索,我的思考从未中断。我们的教学过程,本质上应该组织学生去参与,让学生动起来,在快乐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坚持探索式教学
  真正能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教教科书的,他不应当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思想上,而是能看到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并始终按学生的思考节奏来组织教学。
  我们许多老师上课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满脑子想的是我下面教什么内容,课上到了什么环节,还有几个问题没问完,尽想着自己这一头的教,忘了倾听,忘了学生,表面看来一切顺利,学生在听在思考,直到检查才发现,只有几个最有才能的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点似懂非懂的理解,而班上的大多数学生却毫无所得。
  课堂上的变数永远无法预知,在教的过程中,就能找到相应的工作方法,这种高素质的思维素养是我们追求的方向。有的教师认为,将知识性的东西教给学生,让他洗耳恭听记住不就得了?有一个案例是两个小学老师同时教“饱经风霜”这个词。一个老师让学生查字典记下意思,背下来,三四分钟全班99%的会背,可两个月后只有19%的学生会用。另一个老师采用探索法:第一步,回忆你生活中谁“饱经风霜”,第二步,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本中那个“饱经风霜”的人,第三步,猜测他“饱经风霜”的原因,两个月后,94%的学生会运用。可见记忆的前提是体验,是创造,是分析和概括,有了这些探究做铺垫,知识才得到落实。
  二、从快乐出发设计教学
  想让课堂变成流连忘返之地并不现实,但我们必须给予学生快乐,学生才能学进去,学得好,记得久。怎样给学生快乐?我的答案是: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有的教师抱怨学生“知识水平低”、“没有学习积极性”,那是因为这些教师本人就缺乏对教学的热情。就像养育一个快乐积极的孩子一样,父母得做一个快乐积极的人。家长将他们珍爱的孩子交给我们,带着无言的恳求:请教育他们,指导他们,将他们引领到父母所没有达到的高度。这就是我们学校的真正使命,所以我们作为老师不能消极怠工、情绪低落,对教学兴味索然。当教师本人发现生活之美,世界开始由黑白两色变得五彩斑斓时,他鲜活的快乐和激情必然感染学生。可以说,教师在教室之外的生活丰富多彩,教室里的生活也将是千姿百态的,只有你了解什么可以给予你真正的快乐,你才能发现什么能给予他们真正的快乐。
  相对来说,技能就简单多了。在当前这个时代,设计快乐的教学活动,采用一定的技术技巧来调动学生的感官,给予他们快乐,已非难事。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形象动感的画面、悦耳磁性的声音配乐,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不同的科目,如果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配上恰当的音乐,然后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播放给学生欣赏,这样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逍遥游》,这本来是庄子的一篇难读的文章,有语文老师上课时运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漫画,让学生根据漫画叙述故事,理解寓意,枯燥的文字由此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也更乐于参与了。总之,广泛使用多媒体能较好地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能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课堂,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合理运用小组合作
  新课程改革中运用最多的当属小组合作学习,毋庸置疑,这种形式能促进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增进学生之间的友爱,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负责精神,使师生之间的探讨互动多层次、多方位地展开,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人,但我们也注意到许多老师组织的小组学习流入了形式。
  归结起来,合作学习的问题主要有这些方面:合作交流的内容是一些很浅显的问题,不是教学的难点重点;讨论时,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就急于表达;话语权实际上被优秀生或话霸控制;学生各说各的话,缺少真正的交流和倾听;时间分配或长,或短,不合理;教师缺少参与和调控指导。
  必须肯定,为了吸引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应继续坚持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但是,学生活动增多,并不意味着教师变轻松了,而是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更高了,对教师的知识领域和课堂调控技能要求也高了,这就需要教师低下头来,努力学习,不断求知。
  很难想象,教育理论贫乏,不会处理教材,不会按教学规律做事的教师,怎能使课堂活跃。 “知识不能像杯子倒水一样灌进学生头脑中去,相反,知识是学生在求知和探索动机驱动下通过主动选择和发现获得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学进去。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创新,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是以情感调节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能推动教学的健康发展,能在课堂上产生高效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情境教学的开展为语文教学带来新鲜血液,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激情不够  课堂中教师的激情直接影响着课堂愉快轻松氛围的产生,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缺乏激
建国60年的发展实践孕育了发展哲学,战后60年的全球化发展催生了发展哲学,扎根于发展实践的土壤,吸吮着主体发展的实践创造。在中、西、马哲学资源的融会交织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
时下,在商品房买卖中,“银行按揭”“抵押贷款”几乎已成为各发展商推出楼盘销售的一个主要因素。所售楼盘如有按揭或抵押贷款,从相对意义上说,对客户具有一定吸引力,它们从
《祖堂集》中以"次"和"时"煞尾的时间构式具有相似的意义和用法,但它们也有很多差别:"VP(之)次"构式的句法语义结构和适用范围有较多的限制,是书面叙述语;而"VP(之)时"构式的结构兼容性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各级干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责任重大,必须通过加强学习、加强修养、求真务实
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一些落后、边远的农村,虽然没有达到家家户户有电脑的程度,但是周围有网吧。很多学生,小学时就开始接触电脑。在学生的潜意识里,电脑就是用来玩游戏、聊QQ、看电影的,觉得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作用了。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授。一、让学生了解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比如可以发电子邮件,这
一、现实和愿望的距离  笔者是一位音乐教师,几年前在一所县级重点中学任教。排练节目是笔者的工作之一,那时候,笔者组织学生排练节目,全都是采取模仿成品的办法。在那里,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很多,学生们演得都很好,笔者排的节目年年都能拿到全县中小学艺术节的好名次。  2008年3月,笔者来到南宁市三塘中学工作,这所学校已多年没有艺术教师,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很少,孩子们的艺术水平跟城市的孩
九鼎轩公司与我国500家最大型企业位居第14位的山东鲁能集团正联手建设北京西单地区首座精品购物城。 这座购物城名为西单国际大厦商城,它将把产品定位于国际名牌和国内名牌,
美国咨询业的行业和服务体系非常成熟,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部门。其咨询机构数、人员数和产值规模都在世界居于首位,而且还拥有一批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