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基层畜牧兽医站对牛出败病的诊断与防治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h644894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出败病是养牛业中常见的一种牛病,其传播性强,死亡率高,一旦病情得不到合理控制,会给养牛业带来毁灭性灾难,因此,对牛出败病的诊断和防治变得十分重要,是畜牧领域工作人员面临的工作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畜牧业专业人员和养牛户的高度配合,争取在疾病预防与控制方便不断积累经验、积极研发防治措施,争取把牛出败病发病率降到最低,促进畜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牛出败病,医学上称之为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内部器官出血、肺炎等特点,在全身组织体液中均有存在,如果在牛的喂养过程中存在不科学的喂养方法,或者使牛过度劳累、饥饿,都会使牛巴氏杆菌在牛的体内加速生长,从而引发牛出败病。随着我国动物防疫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牛出败病的发病几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好的预防与控制,但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当地养殖户没有对死畜进行无害化处理,致使该病仍在断断续续传播,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需要我们畜牧行业工作者进步一加强对偏远山区养殖户专业专业知识与常识的普及,已达到合理控制与预防病情的目的。
  1. 牛出败病的发病原因及特點
  1.1 牛出败病发病原因--巴氏杆菌。巴氏杆菌一直寄生于牛的口腔里,也是其他动物普遍携带的一种菌群,而牛出败病主要传播渠道是口腔,尤其是在春夏交替时节没有做好防寒抗暑工作,或者过冷过热的饮食都会刺激牛口腔中的巴氏杆菌快速生长,引发牛出败病。此外,如果牛过度劳累,得不到充分休息,或者在长途运输、过度饥饿的状态中,都会引发牛出败病。由此可见,牛出败病的预防主要是从对牛的日常照料及合理饮食开始的。
  1.2 牛出败病的发病特点
  1.2.1 牛出败病传播渠道多样化
  牛出败病除了主要的口腔传播以外,还有病牛的粪便、饮用的水源或者食物,都可成为传播渠道,同时,牛出败病除了对牛的疾病传播以外,还可以传染给其他动物,一旦发病就会出现高热、内部器官出血等症状,病发突然且死亡率高,需要大家及时预防,避免疫情传染加重。
  1.2.2 牛出败病发病迅速
  牛出败病一般会出现突然高热的症状,发病尤其迅速,并传染性极强,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声音变音等现象,只要与病牛自身或者水源食物有过接触,基本都会得到传染,病发时死亡率也是极高的,为避免病情蔓延、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基层畜牧兽医站要对病情做出积极诊断与治疗,避免加重经济损失。
  2. 牛出败病的诊断与临床症状
  2.1 诊断方法。
  首先,使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牛出败病做出详细的分析与了解,例如,在云南某一小镇的畜牧兽医站诊治的79头牛中,有42头为公牛,37头为母牛,平均年龄在1-4岁,并对着79头牛的心血和淋巴结进行血液采集并化验,得出相应数据;然后,结合这79头牛的病例和诊断,对牛的的结核美蓝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经观察发现,显微镜下的结核美蓝染色体上都出现了大量的卵圆形色体,并且卵圆形色体的两端呈现深色,这说明该牛已经感染上了牛出败病。
  2.2
其他文献
利用锂钙硼玻璃在磷酸盐溶液中的原位转化反应制备表面多孔且具有中空层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HA)微球,以溶菌酶为蛋白的药物模型,研究了中空层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微球对溶菌酶的
目的 应用人工真皮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避免或减轻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带来的供区损伤。方法 应用人工真皮修复57例手部外伤性组织缺损及再植术后坏死组织切除后手部缺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解放军第371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6-01—2017-12确诊的PIS并应用盐酸替罗非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大学生学习投入是学业发展的衡量指标。本研究突出问题导向,构建大学生学习投入及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测评工具,开展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特征和自身
结核风湿症又称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或Poncet’s病,因其临床表现与风湿性关节炎相似,极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国内报道误诊率高达73.3%~100%本文通过病例报告,并复
非法集资等类型金融犯罪的专业性以及复杂性特征决定了这类犯罪往往由数个行为人共同完成,虽然《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的内容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