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液预处理在球墨铸铁和灰铸铁生产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铸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2004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感应电炉熔炼铁液石墨结晶核心减少的原因,说明石墨结晶核心减少会增大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件的缩孔、缩松倾向,降低铸件的力学性能.指出预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铁液的石墨结晶核心,改善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的效果.叙述了常见预处理剂的特点,详细介绍了SiC预处理的具体操作要点,主要是:炉内铁液成分和温度合适时,扒渣,加入预处理剂,升温至工艺要求温度,尽快出炉和浇注.最后,比较了球墨铸铁和灰铸铁采用预处理前后的石墨形态,指出正确使用预处理对提高球墨铸铁和灰铸铁件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已经在现在的港口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的实际效果也将直接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能够将上部结构所有的静载和动载传递到下方的土层中,凭借便利的施工方法和短暂的施工工期等优势在港口工程中被广泛使用.对这项技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对策.
根据空气压缩机壳体的使用性能要求,研究了N、Nb元素对灰铸铁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和作用,优选出合理的化学成分,应用到空气压缩机壳体铸件上.以N、Nb为微合金化元素,采取复合孕育和增S工艺措施,获得体积分数超过95%的A型石墨,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小,铸件耐热疲劳、抗压和抗渗性能优越,高压腔室承压≥20 MPa、低压腔室承压≥6 MPa,经无损检测,未发现缩松、气孔或夹渣类缺陷,满足空气压缩机壳体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要求.
介绍了汽车轮毂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铸件的生产工艺: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辅助设计铸造工艺,实现了铸件的顺序凝固;通过在轮毂辐板上方隔砂引入热铁液,在轮辐中形成了足够的补缩通道,在轮毂顶板设置一个顶冒口补缩4个孤立热节,提高了工艺出品率;采用冲入法球化处理工艺,Mg5RE2球化剂的加入量为1%,采用SiBa孕育剂进行3次孕育处理,浇注温度控制在1380~1420℃.生产结果显示:铸件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符合技术要求,铸件内部致密无缺陷.
介绍了应用消失模工艺开发球墨铸铁油底壳的工艺过程,针对试制初期出现的碳缺陷、硬度低、漏气等质量问题,通过提高浇注温度和负压、优化浇注系统设计、改进组模工艺、在浇包内加入锡粒合金、调整碳当量及增加外冷铁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铸件质量.最后指出:应用消失模工艺生产球墨铸铁油底壳铸件,与砂铸工艺相比,可实现一次整体成型,铸件尺寸精度高,无砂芯,清理打磨工作量小,是一种比较合适的生产工艺.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保护环境正成为共识.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仅能够使得环境得到改善,还能为交通运输业做出贡献,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传统的汽车不仅会造成大面积的污染,还会对有限的资源造成过度的利用.基于此,初步探讨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点,并根据目前的社会环境,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推广应用策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广大的发展空间,以此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沥青路面是构成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百姓出行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此,进一步探讨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希望给有关单位提供参考与借鉴.
介绍了在开发和生产大众系列汽车发动机缸体过程中,不同铸件出现的水套断芯、铸件表面烧结粘砂、缸孔孔眼打压渗漏等典型缺陷案例,对它们产生的原因进行逐一排查,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和更换新材料,深化操作,严控工序质量,使铸件的各种缺陷得到有效控制,最后指出:影响缸体铸件质量的因素较多,应细心探索难以发现的细节,把工艺改进与工艺管理完美地结合起来,让思路更具有逻辑性,更能溯源到问题的根本,这样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精品铸件.
介绍了QT500-7球墨铸铁高速柴油机主轴承盖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阐述了早期生产的主轴承盖铸态拉伸性能合格,本体硬度小于170 HBW,且硬度值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多次试验研究,采用提高浇注后铸件的冷却速率和熔炼过程中增加合金元素并合理调整化学成分的两种方法,均可提高主轴承盖的本体硬度以达到合格要求.但由于提高冷却速率的方法受实际生产限制较多,经生产论证后,增加合金元素并合理调整化学成分的方法适用性更强.
以酚脲烷树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DMA检测不同温度下的酚脲烷树脂试样,绘制并分析了酚脲烷树脂0~400℃的DMA曲线,发现了酚脲烷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和良好阻尼性能的温度范围.通过对各温度点下数据的处理,分析了从室温至900℃树脂残留抗压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原因.试验结果表明:酚脲烷树脂从300℃开始分解反应,导致强度急剧下降;在600℃左右,树脂焦化,强度变化很小;在600℃以上,树脂样品中碳的结构发生改变,强度小幅上升.
阐述了工业机器人在铸铁分型面毛刺清理领域的智能应用.针对铸铁分型面毛刺状态不一致的特点,首先通过大量工艺试验确定分型面毛刺区域和非毛刺区域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通过引入力矩传感器,根据力传感反馈的数据识别毛刺区域,得到自适应的动态调整工艺参数,完成毛刺区域自适应清理作业.该项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系统从机械式到智能化的升级转型,推动了铸件分型面毛刺清理行业“机器换人”的进程,实现了大规模的产业化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