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果茶面包制作工艺的研究

来源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yun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咖啡果茶粉制作咖啡果茶面包.以面包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咖啡果茶面包的制作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咖啡果茶粉添加量3%,白砂糖添加量16%,酵母添加量1.5%.按此配方制作的面包体积膨松、松软细腻,具有咖啡果茶的独特风味.
其他文献
草莓是多年生蔷薇科草本植物,其果实色泽鲜艳,口感柔滑多汁、风味浓厚、营养丰富,生育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备受消费者和种植户青睐.我国草莓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栽培方式也由以往的露地栽培转变为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相结合.随着草莓设施栽培产业的发展,草莓连作现象日趋普遍,由于不能定时对土壤及时更换或杀菌,设施草莓根部病害日益严重.草莓根部病害主要包括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和青枯病等.这些病害从根部开始发病,引起草莓地上部生长发育畸形,果实减产,品质下降,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本文介绍4种草莓根部病害的发病
期刊
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为出发点,以培养有专业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线上-慕课和虚拟仿真训练项目与线下-课堂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设计,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获得高阶性知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营养生理学”是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核心课,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该专业的规范大纲和教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旨在找寻最佳的“营养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促进专业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广西兴安县地处桂北地区,是广西粮食生产大县和甜玉米生产大县.当地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主线,探索推广“优质水稻-免耕秋甜玉米-免耕冬白菜薹水旱轮作”绿色高效粮食和经济作物协同发展新模式,取得良好成效.该模式既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农民增收后劲,还延长了产业链,带动了当地食品加工业、青贮饲料加工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该种植模式实行轻简化栽培,水稻全部或部分实行机械化生产,甜玉米和白菜薹采用免耕种植,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特别适合当前农村留守家中的中
期刊
在工程认证持续改进背景下,针对“食品添加剂”课时缩减、知识点众多的现实困境,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改进教学方法3个方面提出“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在持续改进过程中对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以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工程系的专业必修课“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为例,结合粮食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论述了课程目标与特色、课程建设及应用,并结合课程特色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和规划,以期为促进“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在海洋环境监测的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是一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并重的课程,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着重于原理和技术知识的逐一讲解,学生则停留于对知识的识记,重理论而轻实践,缺乏对学生应用技术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训练.OBE教学理念和PBL教学模式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和以主动探索为手段的新型教学方式.以“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为课程载体,通过课程思政内容改进、课程教学策略调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汤种法制作莜麦吐司面包的最佳原料配方及工艺条件,即以莜麦粉、面包粉总质量为基准(100%),莜麦粉与面包粉的质量比15:85,汤种添加量35%,水添加量26%,鸡蛋添加量24%,植物油添加量14%,白砂糖添加量10%,酵母添加量3%,食盐添加量1%,二次发酵时间40 min,烘烤温度180℃,烘烤时间30 min,制得莜麦吐司面包的感官品质最佳.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面包酸度1.6°T,水分35.1%,比容3.83 mL/g,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莜麦吐司面包存放3 d后的硬度低于添
2020年以来全国各个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如何做好线上教学且达到与线下教学同质同效是每个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以“烟草仪器分析”为例,从线上授课前中后3个方面阐述线上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从该课程实践中得出,授课前要选好平台,授课中要做好思政教育和师生互动,授课后要做到有效监督.以上线上教学方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今后将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视频制作模式2个方面持续改进教学效果.
决定红薯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中,除品种自身特性外,最重要的就是施肥管理.红薯施肥应避开以下4个误区.rn误区1:施用含氯肥料.红薯属于典型的忌氯作物.含氯肥料对红薯生长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氯离子影响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向薯块运输与转化,从而降低红薯产量,影响红薯口感品质;二是土壤中氯离子偏高会对红薯根系造成损伤,甚至导致根系死亡,不仅影响根系生理功能,还会造成块根膨大受阻而降低产量.因此,红薯全生育期都应避免使用含氯肥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