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重度痛经的前瞻性研究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anj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重度痛经的效果及痛经缓解的预测因素。

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门诊或住院部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重度痛经和(或)经量过多患者共1 100例给予LNG-IUS治疗,在放置前后不同随访时点评估患者的痛经症状、疼痛评分、出血评分、生化指标、体格参数、LNG-IUS带器情况、月经模式以及不良反应,分析疼痛评分及分布的变化趋势、重度痛经缓解的预测因素以及与月经模式、不良反应的关系。

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1 100例,其中重度痛经患者640例(58.18%,640/1 100),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范围1~60个月),在放置LNG-IUS后60个月时的累积续用率为65%。放置LNG-IUS后重度痛经患者的疼痛评分与放置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均<0.01),放置前、放置后3、6、12、24、36、48和60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8.1±0.9)、(5.5±2.4)、(4.6±2.4)、(3.3±2.2)、(2.2±2.1)、(2.2±1.8)、(1.4±1.6)、(1.3±1.3)分。放置LNG-IUS后重度痛经患者的比例与放置前相比显著下降(P均<0.01)。在放置LNG-IUS的36个月内,每个随访时点与前一随访时点比较,疼痛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均<0.01)。未能发现可以统一预测痛经缓解的相关因素。痛经缓解情况与同期患者报告的月经模式变化、总体不良反应、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等因素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

结论

LNG-IUS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重度痛经的有效方案,痛经改善状态与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模式、月经变化或不良反应无关。

其他文献
基于COLORⅡ、COREAN、ACOSOG及ALacaRT等研究结果,《NCCN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2016年第一版)》做出重要更新,首次推荐直肠癌可以考虑选择腹腔镜手术,并明确手术适应证。AJCC的第8版TNM分期系统将于2017年开始启用,其中增加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建立预后评估体系的意见应引起重视。"癌症精准医学"计划的启动,将有助于推动直肠癌宏观诊治理念的进步。以R0切除为原则,提倡外科手
目的探讨单切口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初步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104例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普通外科接受单切口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2例,女性42例,年龄21~87岁,平均年龄(61±12)岁。恶性肿瘤85例,良性疾病19例。全部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团队以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对经腹直肠癌切除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根治性乙
期刊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施行微创Sweet食管切除术治疗早中期Siewert Ⅱ型食管胃交界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接受Sweet食管切除术的122例早中期Siewert Ⅱ型食管胃交界腺癌患者。男性87例,女性35例。年龄48~78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47例接受微创手术,75例接受传统左开胸开放手术。术
期刊
目的运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TC)基因大片段缺失和重复突变。方法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串联质谱检测疑似OTC缺乏症(OTCD)的患儿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进行Sanger测序,23例明确突变。未检测到突变的疑似OTCD患儿行MLPA检测,进行DNA变性、探针与样本DNA的杂交、杂交探针的连接、连接探针的PCR扩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5(ALL-2005)方案对儿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有效性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3年8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初发的T-ALL患儿采用ALL-2005方案进行分层治疗,根据危险度不同给予相应强度的化疗。分析早期治疗反应、微量残留白血病(MRD)与预后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法对患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99例T-ALL患儿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