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乙型流感病毒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一例及文献复习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乙型流感病毒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一例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诊断的1例儿童乙型流感病毒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总结。以英文关键词"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influenza B"检索Pubmed数据库,以"乙型流感病毒"、"溶血尿毒综合征"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将检出的文献汇总。

结果

(1)患者,男,9个月,主因"发热3 d、眼睑水肿2 d,少尿1 d"入院。入院后化验结果提示有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肾功能不全,考虑溶血尿毒综合征。流感病毒乙型核酸测定阳性。化验便常规、便培养未见异常。胸部CT未见异常。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遗传代谢筛查及ADAMST13活性未见明显异常。全外显基因检测阴性。患儿Coombs试验阴性。血浆置换前交叉配血无凝集现象,血浆置换治疗无不良反应,且溶血迅速停止,肾功能恢复正常,病情好转。出院随访至今病情稳定。(2)Pubmed数据库检索到2篇文献4例,结合本例,共5例。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检索,未发现报道。

结论

乙型流感病毒含有神经氨酸酶,理论上可导致T抗原暴露,此患儿Coombs试验阴性,可能发病机制为流感病毒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而非T抗原暴露。若Coombs试验阳性,血浆置换需谨慎。乙型流感病毒相关性溶血尿毒综合征报道极少,血浆置换治疗是否有效及安全性还需大样本观察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统计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生后第1周的实际液体摄入量和给药途径。方法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包含了从2005年到2013年在赫尔辛基大学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953例出生胎龄<32周且体重<1 500克的早产儿。我们通过病人信息系统获得所有肠外和肠内给药的液体及其来源。所有早产儿按胎龄分为3组:23~26周、27~29周和30~31周。结果前3 d的液体摄入量超过了欧洲指南。
期刊
肠道微生物作为肠道与神经系统间相互沟通的重要媒介,与肠道、大脑形成了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GBA),该轴主要通过短链脂肪酸、神经递质、迷走神经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方式影响人类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抑郁症、儿童孤独症以及新生儿脑病等。该文基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研究报道,分析肠道微生物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微生物-肠-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猝死。DCM预后差,病死率高,诊断后5年、10年内无移植生存率分别为54%~72%、46%~62%。诊断时左室射血分数较高、病因为心肌炎提示预后较好,诊断时年龄偏大、有心肌病家族史、心律失常、严重二尖瓣反流、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内径越大、心胸比例>0.65提示预后可能较差。儿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儿童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病因复杂,已知有心肌炎、神经肌肉疾病、家族性心肌病、遗传代谢病及先天性畸形等。近年越来越多的基因突变被发现与DCM高度相关,包括肌小节相关基因、细胞骨架相关基因、核膜蛋白相关基因、离子通道相关基因及其他DCM相关基因。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影响基因表达结果,进而导致相关蛋白功能异常,最终导致不同临床表型的D
目的从癫痫患儿的诊疗情况、家庭、教育、免疫接种及社会支持情况多方面了解癫痫患儿的生存现状,分析影响其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利于癫痫患儿的合理管理。方法对2019年1月至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内科门诊就诊的癫痫患儿进行问卷式断面研究,用临床资料调查表了解其生存相关资料,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患儿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调查其生存质量。结果起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203例,40.1%),
目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的常见病,评估肺通气有助于诊断该病,并有助于指导和监测治疗。我们旨在确定和分析可用于评估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通气的工具。方法利用OVID-Medline、PubMed、Embase和Scopus数据库,对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26日期间发表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整合分析。结果共检索到53篇相关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用于评估肺通气的主要手段包括:呼吸功能监测、二氧
期刊
目的分析生长迟缓儿童的骨龄、维生素A、维生素D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水平,探讨其在生长迟缓儿童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生长发育专科门诊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200例生长迟缓儿童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200例正常身高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儿童骨龄发育水平、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达标率及水平差异,同时
胃肠道结核(gastrointestinal tuberculosis,GITB)是指累及胃肠道任何部位的结核,常好发于末端回肠及盲肠。临床特征包括腹痛、发热及回盲部的可触性包块等。我国是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GITB的发病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其诊断仍具有挑战,导致患者误诊、误治。儿童GITB的诊治难度较成人更大,常被误诊为克罗恩病,增加治疗费用,带来有一定的不良
深入了解肺再生的相关细胞类型及其机制对防治肺部疾病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该文综述了已发现的肺上皮干细胞的分类、特点以及它们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机制相关的研究进展。肺上皮干细胞包括基底细胞、club细胞、肺神经内分泌细胞、细支气管肺泡干细胞、远端气道干细胞及肺泡上皮干细胞,机制方面包括Wnt、notch、固有免疫中的信号通路以及其他与生长因子及转录因子相关的影响机制。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以左心室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疾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占儿童心肌病的第二位。目前HCM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新型药物等,其主要作用为延缓症状。由于儿童HCM病因较成人更为复杂,治疗也更具有挑战性。而遗传代谢性缺陷是儿童HCM较常见病因之一,针对此类病因,调整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