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学将成为广大教师教学行为追求.复习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复习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构建复习教学模式策略
  教学是有规律的,教学也是有模式可寻的.所谓“模式”,是为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具有规定性的教学策略.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主题、特定的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同时包含了以某种教学策略为主导的多种教学策略.为此,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构建复习教学模式策略.
  1.1 科学定位复习教学功能
  构建复习教学模式,首先需要对复习教学功能进行科学定位.笔者认为,科学定位复习教学功能,应基于物理课程目标、符合复习教学特点、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在多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对复习教学功能做了如下定位:复习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应引导学生串联、整合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认知结构重新组合;复习教学还要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更应为学生训练思维、发展能力和形成科学方法积极创造条件,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1.2 探索实践情境复习模式
  在情境复习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反思与否定、探索与实践、应用与推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传统模式”的反思与否定.在“传统模式”中,教师按教材顺序把复习内容分成若干部分;然后,逐一进行梳理,每完成一步通常就以例题形式进行强化;最后,辅以巩固练习和作业布置.“传统模式”被教师一直沿用至今,究其原因是教师操作简单、轻松应对.反思“传统模式”,我们认为很难全面实现新课程所要求的三维目标,知识梳理基本是新授课的简单重复,学生很难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知识本身多,联系实际少.同时,由于知识梳理耗时较多,学生在自主分析、交流协作等方面明显不足,牺牲了学生科学方法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反思基础上,我们对“传统模式”予以否定.第二阶段,是“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复习教学功能定位,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学习,在多年复习教学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如下“情境复习模式”:
  物理情境再现 归纳联系 运用知识与方法应用 迁移丰富 重建解决新问题
  “情境复习模式”的主要环节:(1)根据复习教学目标,创设能激化学生思维活动的物理情境;(2)学生联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分析与探究、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完成对物理情境的探究;(3)引导学生再现知识要点,并归纳渗透其中的科学方法;(4)将知识要点和科学方法融入新问题中,引导学生以“应用、变通、迁移”等方式来探究新问题,丰富、重建学生的原认知.
  第三阶段,是“情境复习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在本区域内,我们组织教师举行多轮次的“情境复习模式”的教学观摩、专题讲座,倡导教师感悟、实践“情境复习模式”,并深入课堂进行了大量的教师个案指导.目前,“情境复习模式”已得到本区域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实践,区域物理教学质量连年攀升、优势彰显、成效显著.
  2 明晰复习教学目标策略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任何类型的课堂教学,都必须明晰与其相应的、合理的教学目标.为此,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明晰复习教学目标策略.
  2.1 强调教学目标的“三维性”
  任何认知目标的达成,必须有它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为此,明晰复习教学目标,首先要强调目标的“三维性”,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目标设计时,应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将其充分体现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与方法”之中.只有这样,确立的教学目标才可能做到明晰具体,才可能突出学生主体.
  2.2 关注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教学目标是否合理,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衡量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主要考察教学目标能否发挥其应有作用.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指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教学目标的指向作用,是通过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而实现的.有了明晰的目标,学生在活动中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标有关的事件上.教学目标的激励作用,指的是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特定对象的积极性.一个难度适中的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引起持久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该目标而不懈努力.教学目标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学目标确立之后,用可靠的数据检测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而体现教学目标的标准作用.
  3 探索复习教学方法策略
  不同课型,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教学阶段,也应体现教学目标的阶段性.然而,教学目标的不同,就决定了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为此,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还必须探索复习教学方法策略.
  3.1 提出有效问题策略
  提出问题是重要的教学方法策略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满足好奇心的当然方式.笔者认为,衡量问题有效性的关键是,要体现指向性、新颖性、系统性和启发性.一要体现指向性,提出的问题必须清晰地指向教学目标,能帮助教师最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二要体现新颖性,提出的问题必须构思新颖,既要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更要增强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究欲望.三要体现系统性,提出的问题必须从宏观角度将所要复习的知识有机整合、串联,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四要体现启发性,提出的问题必须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指导学生归纳解决一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欧姆定律》单元复习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如下四个问题:(1)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和导线(实物图略),请你自制一个调光灯,并满足滑片向右移动时灯变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等知识.(2)运用你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该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方案.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求灯丝电阻平均值是毫无意义的.(3)能否用该电路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规律?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与欧姆定律探究过程相关的两个问题(问题略).(4)你能用欧姆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引导学生分析欧姆定律与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结合的两个问题(问题略).
  上述四个问题,不仅具有清晰的指向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而且具有情境的新颖性和思维的启发性;不仅全面覆盖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而且突出了科学思維方法的建构(控制变量法、数据分析法、图像分析法等).
  3.2 突出学生主体策略
  从素质教育核心特征角度看,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笔者认为,强调学生在复习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是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策略.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能动性是学生认知的动力因素,需要教师创设诱导学生主体意识的复习教学情境,以教师的情感性来激发学生主体地位的能动性.二要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独立性表现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动脑、动眼、动口、动手,绝不能由别人代替,需要教师在复习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学生充分“动脑、动眼、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以教师的启发性来启动学生主体地位的独立性.三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创造性表现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探究新知、追求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活动成果的内在意向,需要教师善于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设置有效问题,以教师的促进性来调动学生主体地位的创造性.四要实现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基础性体现在学生作为能动的自我,应具备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内在需求,着眼未来打好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需要教师的评价和鼓励来唤醒学生自我成长意识,以教师的反馈性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性.
其他文献
在我国,英语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语言测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的测试理论和教学实践促使语言测试更加注重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考查,由此带来的变化使人们对
一、基本情况rn安徽省霍山县家庭教育与家长学校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在中小学校内建成家长学校117所.已经被评为“六安市家教名校”的就有12
期刊
课堂提问是教师落实教学计划和进行课堂活动的纽带,也是向学生输入语言信息的一种途径.它兼有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双重功能.
中学物理经常提到汽车、火车等各种车辆的牵引力,一些教师中存在很多误区或模糊的理解,如:①牵引力就是地面对驱动轮施加的静摩擦力;②牵引力就是指传动系统对驱动动轮施加的力;③启动过程的加速度是由牵引力与车轮受到摩擦力的合力产生的;④启动过程动能的增加是因为地面对驱动轮的静摩擦力去克服地面对车轮的滚动摩擦力做了功;
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话一点也不假.因为校长管理着学校的人和事,财和物,是学校全盘的掌舵者,是师生的领路人.所以,校长要慎重处理好人、事、钱、物这些
期刊
当前,小学英语课堂异彩纷呈.但是,由于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小学英语教学低效或无效的现象十分普遍.对此,笔者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组织活动和指导学
1 什么是“费米问题”  在科学研究中,“费米问题”或“费米估算”是以量纲分析为基础,猜想并清晰地验证某一假设的估算问题,命名来自美国科学家恩里科?费米.费米从非常少量或不精确的数据出发,得到了比较好的估算结果.这种估算方法被大家广泛熟知,并被世人称道. 本
在音乐教学中创造相应的气氛,使学生在说、唱、听时置身其中,物我所及,情景交融,从而加深对音乐情趣的体验,展开丰富的联想,进入崇高的艺术境界,是非常必要的.
1 引言  宇宙年龄有多大?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约140亿年,误差 30亿年.那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何时形成的?研究宇宙的进化历史,预测宇宙未来的变化趋势.这些问题激起很多学生的兴趣,显然地球年龄一定远小于太阳年龄,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太阳系是宇宙大爆炸后若干时间后才逐渐形成的.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这是一个很漫长的时期.同样这个问题也考验过许多科科技工作者的智慧.本文对此作一综述.首先要界定地
Unit 7 Living with diseasesrnⅠ.Speaking rnTask 1 A HIV/AIDS quiz rnDirections:Work in pairs.Read the questions and choices to your partner and work out how m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