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姿态是迷恋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k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如果能把她热爱的事情当作终身的职业,那一定是非常幸福的。而能够由热爱到迷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痴心不改,乐在其中,那是幸之又幸!
  迷恋职业——感谢母亲给我一个教师梦
  记得上师范的时候,姐妹们曾经围绕“为什么考师范”这个话题“夜谈”,我的答案就是“因为喜欢”!是的,从小到大,在我的无数次“谈理想”的作文里,除了想当老师再没有其他的职业选择。
  母亲指引着我走上了这条路,最令我敬佩的是她对自己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敬重与照顾。母亲的老师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大家称他“郭老”,我叫他“郭爷爷”。
  每年郭爷爷过生日的时候,母亲都要带我去给他祝寿。有一次,我看到郭爷爷坐在沙发上,周围站着好多他的学生,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叔叔紧紧握着郭爷爷的手,一边说话,一边流泪,哭得像个孩子似的……即使多年以后,我的脑海里仍然有这样一幅令人感动的画面——一大群学生围在老师身边回忆过往,有心酸,有欢喜,有泪水,有抱怨,有感恩……
  当我上小学以后,第一次写有关理想的作文时,第一次思考“长大要做什么”的时候,这些美好的画面不停地浮现在眼前,我坚定地告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老师。
  源于童年那份美好的回忆,怀揣着最初的梦想,我的心从未改变。不知不觉,我已为人师近20年,每天见证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也在成长,这种幸福如栀子花开般恬淡悠长。
  迷恋课堂——让每一节课都酣畅
  第一天踏上班主任岗位时,师傅就告诉我:“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好的任课教师。”于是,我一头扎进课堂,但我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用的都是蛮力。结果,第二年教务处进行质量抽测时,我班的成绩在十几个班级中名列倒数第三。得知成绩的那一刻,我满是愧疚,不敢正视领导,随时做好挨批的准备,可一切都很平静。过了很久以后,我在职工小家(学校特意为单身教师建的活动室)吃饭的时候,老校长笑呵呵地对我说了一句话:“怎么样,这段时间是不是不好受啊?”没有批评,没有否定,没有责怪,就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询问,让我忍了好久的眼泪夺眶而出。我没有回答,更没用豪言壮语去承诺什么,只是暗下决心:多看、多学、多悟!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我决定从写教学反思开始改变。
  一个月后,我发现自己的课堂有了很大变化。我开始习惯对课堂进行思考。每次写反思时,我都会认真审视自己课堂上的得失,也督促我为下一节课做好充分准备。这种课前的准备让我在课堂上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使我跟学生的“对话”更自如,更有深度。
  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喜欢图画的特点,我发挥自己的绘画功底,给每篇课文配上图画,一边跟同学们交流,一边随手作画,当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呈现在黑板上的时候,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惊讶和羡慕,这激起他们学习的斗志……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我的课堂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上公开课、引路课、汇报课……众多“露脸”的机会让我得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荣誉。
  我感谢当年老校长的那句话,正是那句话让我真正理解了反思的意义,让我知道课堂是一种有生命的思考,也让我在思考中拥有了更充实的教育生活。好的课堂不是老师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生出许多“触角”来,老师最大的作用是当学生的“触角”伸出来的时候,能够给他们一个正确的方向,让他们用自己的“触角”去触摸广阔的未知世界。如今,三年早已过去,那一本本反思笔记,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
  迷恋课程——让每一次活动都有生命
  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喜欢跟孩子们一起学着、玩着、成长着、收获着。后来,有人告诉我这就是课程,这些活动就是课程研究。原来,课程研究这么简单,这么好玩,但又不能仅限于玩玩而已,要玩就要玩出名堂。
  我跟孩子们一起种白菜。我们研究种子怎么发芽,研究白菜的生长过程,研究白菜的营养价值,研究白菜能做成什么美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还学会了写观察日记。在磕磕绊绊中,我们经历了翻地的辛苦,忍受了肥料难闻的气味,克服了拔草时划伤手臂的疼痛,品味到了劳动的艰辛,认识到一饭一菜来之不易。当然,我们也收获了白菜,包了美味的饺子,品尝美味的同时也感受了成功的喜悦。
  我跟孩子们一起剪纸。我们不仅学习剪纸的技法,还沿着美丽的剪纸图案去探寻文化渊源。从传统的“福”“禄”“寿”“喜”“财”中探寻吉祥文化的内涵。从每一幅剪纸图案的谐音中发现祖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用剪纸作品装点班级,在每个节日里增添许多喜庆;我们把剪纸作品送到同学们家中,给过大寿的老人,给刚出生的宝宝,给喜结良缘的新人,用行动把孝道亲情装在每个孩子心里,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活动是有生命的,有的孩子即使畢业很久,还会在某个日子里给我送来自己的剪纸作品,不知不觉中,一个活动变成一个爱好,一个爱好可能会带给人一生的美好。
  我和孩子们一起发现古文字的奥秘。我们不仅仅认识汉字,还从每一个汉字的每一次演变中发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我和孩子们一起发现“三国”的故事、“西游”的地图、“童话世界”的秘密……我和孩子们每天都沉浸其中,乐在其中!
  迷恋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做最好的自己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我从不在班级里举行选拔式的“精英活动”,而是让每个孩子都担任主角,让每个孩子有机会听到掌声,也有机会为别人鼓掌。
  如何帮助孩子找到那个最好的自己?我策划了一个学期为一周期的活动——我为自己颁奖,让同学们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找到自己最与众不同或最优秀的一个方面,自己确定一个奖项,给自己颁奖。
  每个学期从开始申请时的冥思苦想,到找到目标后认真准备,同学们总是积极投入:有抓紧时间写阅读笔记的,有在班级角落里朗诵诗歌的,有到操场上练习篮球的,还有课间操上认真做操的……这才是一个班级应该有的样子——每个人都有喜欢做的事情。当然,也有孩子找不到奋斗目标。   记得上一届的小彤,活动开始的时候,她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特长,也不知道该申请什么奖项。我积极帮助她寻找特长,我希望当她登上领奖台的时候,能够真正自信地介绍自己,能够得到一个让她自己认可的奖项。终于,有一天早晨值日的时候,我看到她浇花用的矿泉水瓶子像小喷壶一样,瓶子盖上有几个圆圆的小孔。我看了觉得做得挺好的,就随口问她:“谁帮你做的?”她说:“我自己做的。”她看到我很惊讶,就兴致勃勃地讲了起来,原来她把锥子烧热后,在瓶盖上烫出一个一个小孔来。她还告诉我她还会做纸花。听到这,我眼前突然一亮,这不就是她的特长吗?于是,我鼓励她做手工,参加美术老师的“废物利用”研究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小彤学会了很多手工制作,还专门做了一束花送给我。
  经过一个学期的准备,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申请了一个奖项,如“读书能手奖”“小小钢琴家”“手工制作明星”“小雷锋”“劳动之星”“爱心天使”等。展示现场,有的拿出自己的证书,有的拿出科技作品,有的拿出拍摄的照片,还有的制作了精彩的课件……每个学生都为自己准备了丰富的“证明材料”,展示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当一次“颁奖”结束后,孩子们又寻找下一个目标,或是让自己的特长更突出,或在别人展示的启发下又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于是,下一个学期又将是一个丰富而忙碌的学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是在“瞎胡闹”,当他们投入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更大的潜力。
  没有哪个孩子是差的,所谓的“差”是因为我们拿了一把并不适合他们的尺子去衡量他们。因此,作为班主任,我总是在各种活动中把孩子们带进有生命、有温情的“场”里,让孩子们可以在他们擅长的领域里成为最好的那一个!
  迷恋阅读——让师生都幸福成长
  老师和学生到底是什么关系?很多人认为是导师,因为老师要引领学生成长,关键的时候还要给他们指引一下正确的方向。而我却认为最好的关系是伙伴——生活伙伴和学习伙伴。当学生在成长时,老师一样也在成长;当老师跟不上学生成长时,工作一定是吃力的。因此,我让自己一直处于学习的状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有崭新的模样。
  我喜欢读书,喜欢闻油墨的清香,喜欢手捧书本的厚重感,因为读书能让我保持对文字的敏感,和学生一起去探寻更精彩的未知世界。很多人对我说,你教小学快二十年了,教材都讲了好些遍,还读这么多书干嘛?我说,每一节课都充满无限可能,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成长,也是为了让自己站在讲台上更有底气!
  我喜欢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窦桂梅……从这些名师身上看到成长的力量,然后好好做我自己。
  我喜欢读《说文解字》,也喜歡和孩子们一起研究汉字源渊。不要认为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太难,事实上我们从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做了。
  我喜欢读古诗文,尤其喜欢诗词中的押韵,我给孩子们整理了一本“对韵歌”,每天晨读的时候大声朗读,孩子们很喜欢。
  因为阅读,让我有足够的储备做“主题阅读”,一方面可以在教学中、言谈中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读书方法的影响,这些方法可能是随机的、无意识的,但是它对一个人的影响却很大;另一方面,可以让我有能力和足够的阅历去指导学生看书,为学生推荐更适合他们的书籍。
  几年来,我在进行“主题阅读”的实践中,被孩子们“催促”着阅读了好多书。当我们学习《草船借箭》之后,我们开始共读《三国演义》。我原本不喜欢读《三国演义》,可为了跟孩子们交流的时候更有底气,不得不多读几遍,直到能跟他们“无障碍”交流。每到课间,我们一起谈论人物,讲人物故事,看到围在身边的小家伙们跟我会意的眼神,那种感觉真不错。
  为师二十年,我迷恋我所拥有的生活。我愿用迷恋的姿态,活出多姿多彩的人生!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市通钢一小)
  (责任编辑 陈 殷)
  吉林省通化市通钢一小语文教师、班主任、教务主任,“吉林省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第四届中国李镇西式好教师。荣获吉林省德育先进个人、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次被评为通化市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德育先进个人。坚持每天阅读至少一万字,创办了“通钢一小教师读书社”。
  任秀波
其他文献
应对和驾驭危机的能力是现代政府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处于特殊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国政府,更应重视应急机制的研究。尽快建设和完善应急机制,是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也是全面建
“老师,你现在有时间吗?我想和你谈谈。”晚上,正在吃晚饭的我接到了一个家长的电话。  “您说,有什么事吗?”我感受到家长压抑着的愤怒情绪。  “我是高生的家长,我听说我儿子的课桌被挪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而且还是一个人独桌,请问这是为什么?”家长连珠炮似的質问让我瞬间懵掉了。  “孩子如果犯了错误,您可以先跟我们说,我们再和孩子沟通,但不能随便就让孩子坐在后面,这样做多伤害孩子的自尊啊……”他根本不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一大早,我匆匆吃完早饭,便往教室赶去,心想:此刻,孩子们应该做完卫生,开始早读了吧?  还没到教室,我老远就看到我们班的几个孩子在走廊上向远处张望。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我心里一阵惊慌,急忙加快了脚步。有两个孩子看到我,立马兴高采烈地迎了过来:“老师,有冰凌了,好长的冰凌啊,就在那!”我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只见南一楼处围了好多学生,正仰头欣赏着屋檐下的冰凌。我再仔细一看,
目的:观察通腑泻实推拿法治疗小儿实证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实秘患儿采取通腑泻实推拿法治疗,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39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教育是一项爱的活动,但当言语说教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时,就有必要运用适度的惩罚教育来对学生起到约束、引导作用,正所谓“罚之有道”。对此,我的做法是遵循五“不”原则。  不体罚  面对犯错的孩子,体罚看起来是一种最快速、有效的处理方式——孩子的违纪行为会因暴力的威慑而得到“有效”纠正。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简单粗暴的体罚行为带给孩子的伤害——它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给孩子心灵蒙上一层阴影,甚
周末我去电影院看电影,找到座位刚坐下,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孩子走过来,他们一手拿着饮料,一手拿着爆米花,一边找座位一边叽叽喳喳议论着什么。电影开始放映了,可那几个孩子还是安静不下来,时而窃窃私语。看到这些,我想起澳大利亚的教育状况:幼儿园里的孩子知道公交车上不能吃食物,不允许大声喧哗,因为这是公共场所,而不是个人空间。而我们的孩子呢?初中生还不懂得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这确实有点让人汗颜。我不由得想:在
“和谐”一词是对地方政府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微妙关系的全面概括。本文结合中部崛起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地方政府间和谐关系构建的必要性,并从形成强烈的协调意识、建立跨行政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