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强飑线的成因及维持和加强机制分析

来源 :应用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04年7月12日影响上海的一次较长生命史的强飑线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强度以及移动和传播的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从华南沿海稳定地加强西伸,西风槽缓慢东移,导致华东地区850~500 hPa形成深厚西南急流,急流的加强促使低层锋生,配合K指数高能锋区的不稳定层结,大大增强了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性;地面锋生作用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造成的强抬升作用是主要的触发机制;较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雷暴内部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的正反馈作用是飑
其他文献
该文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包括对我国历史气候资料的恢复、重建和整理,气候区划,对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研究,对青藏高原温度和
利用1881~2002年我国东北地区的月、季降水资料,采用历史曲线分析、功率谱分析、小波变换等方法,重点分析了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降水的长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和辽
提出了一种使用平均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VPR)联合雨量计校准估测地面降水的方法.选用2002年、 200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宜昌和合肥新一代S波段多普勒雷达在几次大范围
利用2001年夏季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地区大气边界层实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流动沙丘和临近流动沙丘的玉米地两种典型下垫面的辐射通量特征.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和玉米地地区的总
在复杂地形条件嵌套细网格模式基础上,利用球圈模式与有限区域模式自嵌套,就三维嵌套方法在长时间积分中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嵌套对垂直层次选取较敏感;在长
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遗传算法(GA)和模糊减法聚类(FSC)交叉融合、优势互补思想进行副热带高压影响因子的综合聚类分析和副热带高压指数的诊断预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选
研究雷达回波Z(R)垂直廓线VPR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VPR的生成方法,二是用VPR订正雷达估算降水的技术。在简要比较现有生成方法——参数法、平均法和识别法的主要特点后,认为平均垂
概要介绍最近5年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科技创新研究”框架内所取得的主要成果,重点是卫星等遥感资料在变分同化中的应用,高分辨非静力数值预报模式的发
分析了MODIS卫星资料反演的2001年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该地区硫酸盐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进行了模拟.结果表
采用NOAA/AVHRR资料,利用水体与地物光谱特性的差异,结合通道2方案和通道2/通道1方案,对4月博斯腾湖水体进行判识,而利用通道2、通道2/通道1并结合通道4的方案判识了10月博斯腾湖水体,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混合模式对混合像元做了处理,定量估算了1990—1998年4月和10月博斯腾湖的面积,调研了9年来博斯腾湖面积变化情况,表明9年间博斯腾湖面积呈增加趋势。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博斯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