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之思辨力培养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ha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辨力培养是学生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而当下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存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弱、辩证思维能力弱、逻辑思维能力弱、深刻认识问题的能力弱、创造性思维能力弱等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平等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辨兴趣,基于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注重“留白”艺术,让学生敢于思辨、乐于思辨、善于思辨、主动思辨,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关键能力,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思辨力;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500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从顶层设计确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學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点。有国外研究显示,在学生创造性素养形成过程中,需要沟通与合作、批判性思考、学会学习等共同作用,但核心还是在“创造与问题解决”。因此,作为创新思维的必备要素,思辨力的培养应当成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思辨力的内涵
  思辨,顾名思义,指的是思考和辨析。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规律等的辨别分析。思想品德学科强调的思辨力,即从生活实际情况出发,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从理性的角度,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师在教学《让生命之花绽放》一课内容时,出示了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吴达为救落水少年牺牲的案例,请学生谈一谈吴达这样做值不值得。
  生1:这样做很值得,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生2:我认为不值得,他是个研究生,但是挽救的却是一个初中生,研究生对社会的贡献应该远远大于初中生对社会的价值。
  面对这样一个生成性的问题,教师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组织学生就研究生吴达挽救落水初中生牺牲是否值得的问题展开辩论。
  通过辩论,学生得出的不再是“值得”或“不值得”的结论,而是有了自己的见解。从政府和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来说,宣传弘扬见义勇为的行为是合理的,但是更要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应该教大众在危机状态下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营救别人,而不仅仅是宣传救人者是如何奋不顾身的。
  由上述教学案例可知,思辨力的内涵,应该包括:一是信息处理,发现矛盾、观点冲突的能力,即能对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读,发现不同价值判断的能力;二是比较、甄别、证明的能力,即能运用辩证方法,对新的价值观做合理的佐证;三是有效输出、表达的能力,即在对事物判断、推理、归纳的基础上,用严谨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初中生思辨力现状与成因
  当下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学生思辨力的现状是:(1)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很多学生仍然习惯于死记硬背,思维缺乏独立性、批判性,不愿也不会有任何质疑,不主动思考问题,没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即使掌握了一些知识也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欠缺。(2)辩证思维能力弱。思考问题容易走极端,不能运用联系、发展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问题,不会从多方面、多角度以及事物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中把握事物,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3)逻辑思维能力弱。课堂上口头语言表达吞吞吐吐、词不达意、逻辑混乱。(4)深刻认识问题的能力弱。说明问题时往往浮于表面,不能透过事物现象抓住本质,思维没有深度。(5)创造性思维能力弱。思维方式单一,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欠缺,即使有想法也只是“人云亦云”,毫无个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见解。
  造成学生思辨力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教师层面:新课改实施至今天,尽管大多数教师已认识到培养学生思辨力的重要性,也尝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可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启发, 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效果不佳。由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对学习内容没有兴趣,不愿主动去思考和辨析,思辨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方面:多年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已经让学生在思维上养成了惰性,上课时一味地“等、靠、要”,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弱,不愿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不会产生任何质疑,没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尊心强,上课想问又不敢问,怕问得不合适,会被同学和老师耻笑。不愿问、不会问、不敢想、不敢问,更不敢标新立异、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学生的思维没有开启,思辨力自然很弱。
  三、思辨力的培养策略与方法
  1.创设平等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思辨
  课堂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师生交往、对话的过程。师生地位平等,学生才有参与的兴趣和勇气,才会主动思考、讨论、回答,表达自己的见解,思辨力才会得到锻炼。因而教师应创设平等的课堂沟通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敢于思辨。在课堂上教师以“平等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思考、讨论、交流,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敢于质疑教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敢于和他人进行争辩。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不要嘲笑提出错误观点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对于那些平时胆小、很少发言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他们多说,不要担心说错。这样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从“想讲”到“敢讲”到“会讲”最终到 “能讲”,口头表达能力、思辨力都得到提高。
  2.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思辨
  良好的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有兴趣,才有可能带着问题寻找相关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辨力才能得到锻炼。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为了较为生动地呈现教材内容,可借助多媒体。如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教学中,教师将G20会议的时事材料引入课堂教学中,播放了《最忆是杭州》G20晚会视频作为导入,然后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乐于思考,积极讨论提出的问题,思辨力得到了提高。   3.基于生活创设思辨性问题情境,让学生善于思辨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基础。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学生的生活是基础性资源,是师生课堂交流的起点。而现实生活是非线性的,充满了情与理、理与法、法与情不一致的问题,需要教师给予指导,以生活焦点辐射出系列问题,引领学生以思辨的智慧加以应对。
  如在教学“权利义务统一”时,创设法律情境:现年 50 岁的王先生日前遇到了一件令自己感到極其不舒服的事情。 他 70 多岁的老母亲在法院起诉他未尽赡养义务。49 年前, 王先生的父母离异。 法院判决他母亲每月给付抚养费5元。可是王先生的母亲一去再没有音信。 49年后,他70 多岁生活贫困仍然孤身一人的母亲找上门来要求王先生尽赡养义务。 邻居们坚决反对他去赡养母亲, 理由是他母亲从他1岁时离家后就没有尽过任何抚养义务。设置问题:你认为王先生有赡养他母亲的义务吗?请说明你的法律依据。有学生认为王先生没有赡养义务,因为他母亲没有尽到抚养的义务,也有学生认为王先生必须尽赡养义务。在思考、争辩中,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思辨的趣味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4.注重“留白”艺术,让学生主动思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相机诱导,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思辨意识,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善于“问学”的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善于留白,给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指导学生敢问、乐问、善问,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凝聚共识,求同存异,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恰当行为选择,提升学生的思辨力和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让生命之花绽放》一课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引用了一个小故事。
  一名长途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然被飞来的长方形刹车片砸中,忍着剧痛完成了以下三件事:第一件,把车缓缓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起手动刹车闸;第二件,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车;第三件,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吴斌,全杭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讲完故事后,教师提问:为什么“全杭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这富有启发性的导入故事和留白,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使学生进入了深深的思考状态。
  又如在教学“保护环境”内容时,教师先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沉默片刻之后,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有学生说:“我很喜欢大自然的动物,如鱼、鸟、老虎等,然而,我们很少瞧见河里有鱼尾在摆动,也很难听见树上鸟的歌声,更谈不上有人在山上看见老虎了,看老虎只能在动物园里。”有学生说:“我比较喜欢植物,偏偏现在的植物种类越来越少。”有学生说:“看看我们周围的环境成什么样子了,水不再清了,空气不再新鲜了,天空不再蓝了,人与自然太不和谐了。”乍看学生的回答似乎天马行空,显得杂乱无章,但这是多么可喜的多元化的感悟。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谈了自己不同的感受,这种多元化解读其实就是学生的智慧火花在闪耀,显得那么鲜活灿烂,富有生命力!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借助各种形式和方法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让他们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使他们的思辨力得到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这样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唐凤林.学生思辨力培养策略[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2]陈祥春.思维课堂的内涵与策略[J].中国教师,2016(2).
  [3]汪仁琼.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Z2) .
  [4]张胜宽.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4(6).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合理的价格化解不良资产是长期以来我国金融界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拍卖已经成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运用拍卖机制处置不良资产的有利之处,并进一步研究了组合拍卖理论在不良资产打包拍卖中的应用。同时,针对目前不良资產的拍卖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不良资产 拍卖 组合拍卖 价格发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
近Et,江西省宜春新龙化工有限公司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获得欧盟2008/889标准有机认证。这是国内病毒杀虫剂的首家欧盟有机认证。新龙化工该病毒杀虫剂“康邦”是一款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西医联合
文章针对升格后的职业技术学院在管理体制上的变化,面对基建和采购数额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工程管理与招标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近期研究了枯草茅孢杆菌NJ-18菌株的茅孢制剂(109CFU/克)与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WP)联合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作用。
柑桔潜叶蛾是危害柑桔新梢的主要害虫,受害最重的夏秋梢,其危害率一般在80%左右,对柑桔生产威胁很大,今年柑桔潜叶蛾发生早、危害重。尤以在无干旱情况下下雨后,秋梢大量抽发,有利于
当前,小麦秋播即将全面展开。近几年,冬小麦生产上盲目换种、非法引种、越区种植的现象有所抬头,北部地区引种南方品种、旱地麦田引种水地品种、贫瘠地块引种耐肥品种以及只注重
为了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英语学习者必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强化语音训练,积极广泛阅读,努力扩大词汇量,拓宽知识面;掌握听力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积累文化背景知识、熟悉英语口语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探究性学习逐步被广大师生所接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适时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教给学生探究方法,不断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使地理课堂教学富有实效,真正达到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地理教学;探究性学习;学习能力  当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就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精心指引
摘 要:商务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入门课程,如何在高校的一个学期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经济学知识,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敏感问题。文章以上海水产大学爱恩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提出应将教学重点放在核心原理上,把学生培养成为经济学自然主义者。  关键词:商务经济学 教学改革 经济学自然主义者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40-01    商务经济学是经济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