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un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主要转移部位。然而,目前中央区清扫的范围与完整性仍存在问题和争议。绝大多数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在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过程中,忽略了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LN-prRLN),严格上讲并未做到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完整、彻底地清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LN-prRLN的临床解剖范围、LN-prRLN转移的发生率、LN-prRLN清扫对并发症的发生率、复发率、病死率和生存率等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总结了LN-prRLN清扫的指征、临床意义及其重要性。

其他文献
按照目前国内外指南的推荐,在临床上诊断慢性鼻-鼻窦炎(CRS)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做出诊断后如何进行治疗的问题。由于CRS致病因素复杂,严重程度不一,个体差异较大,因此治疗方法也相当复杂。如何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就需要针对每个CRS患者做出正确的病情评估,因此病情评估是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前提。例如:决定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健康成年人腰椎终板形态学数据,为设计更加合适的腰椎间盘假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0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行腰椎终板矢状位形态学测量,所有受试者均行腰椎正侧位及腰椎MRI、CT影像学检查,测量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腰椎各节段Cobb角,腰椎终板最凹点深度及最凹点位置。对腰椎前凸角与终板最凹点位置、最凹点深度值分别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0名志愿者的年龄为20~50岁,平均
诸多文献和多种版本的诊疗指南都在循证依据的基础上提出,包括鼻用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在内的药物治疗是治疗CRS(合并鼻息肉或无鼻息肉,CRSwNP或CRSsNP)的第一选择。糖皮质激素是治疗CRS的主要药物,这种重要地位的确定是由鼻一鼻窦炎的病理性质和糖皮质激素的药理机制决定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鼻腔及鼻窦的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与许多因素有关,病理机制复杂,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其诊断和治疗对临床医师具有挑战性。我国鼻科学者在1995年曾制订了针对内镜鼻窦手术的“广州标准”,是我国CRS诊疗的首个临床指南,尽管当时对CRS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远不及今天,但应该说“广州标准”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制订的“海口标准”(1997)对起步不久的我国CRS规范化诊疗具有重要的引导
目的分析人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启动子区(GT)n微卫星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患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及相关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联性,探讨(GT)n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年龄为40~79岁的12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男性83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61±8)岁;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34名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液标本应用PCR技术扩增(GT)n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