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成像系统的质量控制检测与质量管理

来源 :中国医疗设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867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探讨MSCT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以保障各项参数的准确性和CT设备的良好运行。方法 采用Barracuda多功能X射线参数测试仪、Catphan500 CT性能测试体模、CT剂量头模、DCT10 CT长杆电离室及CT设备自带水模对CT设备的检查床运动精度、加权CT剂量指数(Weighted CT Dosimetry Index,CTDIw)、定位光精度、CT值线性、层厚偏差、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CT值(水)、均匀性和噪声进行检测并计算检测结果。结果 检查床运动精度测量的误差为0,CTDIw为45.9 mGy,定位光精度测量误差为0.5mm,CT值线性为-31 HU,层厚偏差为0.409,标准算法和高分辨算法的空间分辨率分别为7和11Lp/cm,低对比度分辨率为3 mm,CT值(水)为2.1 HU,均匀性为1.4 HU,噪声为0.35%。结论 通过对MSCT设备进行定期质量检测,可实时掌握设备工作状态,确保参数科学、准确,保障设备安全有效运行。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在此背景下,英语教育改革逐步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再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能为课堂教学提供真实的情境,使英语课更有英语味;有助于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能优化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以一堂初中英语阅读课为例,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给课堂带来的创新之处及其高效性。
在电子侦察领域中,无源探测由于隐蔽性强、作用距离远等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雷达侦察和通信侦察是无源探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侦察方式。雷达侦察探测距离远、可全天候工作,能较为精确地测定目标方位和识别目标属性,同时通信侦察具备频率覆盖范围宽、侦察区域广等优势。同一平台既可能搭载雷达辐射源,也可能搭载通信辐射源,而雷达和通信侦察能够获得同一平台的不同类别的特征信息,能够探测到的目标信息更加全面
为研究大气传输以及干湿沉降对偏远地区环境中有机磷酸酯(OPEs)含量及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以海螺沟景区为例,采集了海螺沟的植物和积雪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量分析了样品中7种典型有机磷酸酯[磷酸三丁酯(Tn BP)、磷酸三氯乙酯(TCEP)、磷酸三氯丙酯(TCPP)、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TDCPP)、磷酸三苯酯(TPh P)、磷酸三丁氧乙酯(TBEP)和磷酸三异辛酯(T
在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号角下,传承和弘扬墨子教育思想,了解其创立背景和独特性,能够更好地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文章通过对比孔子、墨子教育思想,得出墨子教育思想具有亲民兼爱、知行合一、“不扣必鸣”等独特性。借鉴墨子教育思想,当前职业教育更应该实现教育公平,德行实践两手抓,正确运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传承大国工匠精神贡献力量。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实力越来越强,在新型消费趋势下,他们的购物习惯和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往往会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买回来才发现许多产品并不是自己预期想要买的产品,可是已经使用过了,并不能享受七天无理由退货,因此很多商品都闲置起来,并且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还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如何处理好这些闲置的商品并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是我们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正>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原生技术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得力武器,如何保障容器安全,已成为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为此,亚信安全采用数据驱动安全的创新技术路线,结合信舱云主机安全产品在CWPP上的能力,正式推出了亚信安全信舱容器安全模块,将智能数据分析与云原生特性相结合,从镜像供应链、容器运行、容器加固等多个方面展开主动、持续的风险分析,为用户提供了覆盖容器环境全生命周期的立体化安全防护平台。
期刊
太阳能光伏板受制造、运输、安装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易发生故障和损坏,造成能量损失。通过对电池板进行红外图像检测,可以估计电力生产的损失,降低运行和维护的成本。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Vision Transformer的光伏异常红外图像检测的方法,通过对异常红外图像的检测,达到对不同的故障类型进行分类的目的。Vision Transformer首先将输入进来的图片,每隔一定的区域大小划分图片块,然后
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Ⅴ,梳理1998—2020年CNKI收录的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研究的453篇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文献并绘制知识图谱,计量分析现有研究的演化路径与成长脉络,并对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进行挖掘。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尚未达到应有的深度,总体研究水平较低;随着研究视域的拓展,围绕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主线逐渐延伸到产学研一体、创新驱动战略、全景培育等新角度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长期粗放型增长方式伴随工业化的推进积累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消耗与生态恶化问题,面临结构重组难题和源头治理压力,制约着经济产出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十九大指出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要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和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突破高质量增长的瓶颈,发展兼顾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绿色经济势在必行。绿色金融作为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金融工具,已于